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中國人民2256

    賈誼的《過秦論》提出秦朝滅亡是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過秦論》主旨在於分析“秦之過”,舊分上中下三篇,其實本是一篇,最廣為流傳的《過秦論》是文章的前三分之一,它透過對秦國興盛歷史的回顧,指出秦國變法圖強而得天下,“仁義不施”而不能守天下。而在中篇和下篇,作者則具體地論述了秦統一之後的種種過失。中篇指出秦統一天下,結束了多年的戰亂,本來處在很好的形勢中,但秦始皇並沒有制定出正確的政策,反而焚書坑儒,以暴虐治天下;到了二世時,也不能改正原先的過失,終致國家傾覆。《過秦論》的下篇後部分,作者承接前文,指出在“諸侯並起,豪俊相立”的時候,如果子嬰能改變原來錯誤的政策,“閉關據厄”,“荷戟而守之”,是可以守住三秦之地的,以後“安土息民”,徐圖發展,甚至也可以重新恢復國家的統一,但是遺憾的是,秦朝鉗口閉言的一貫政策,導致上下“雍閉”,子嬰孤立無親,終於不免滅亡的命運。還有《阿房宮賦》。

  • 2 # 冇沵狠緈諨438

    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或曰:“六國互喪,率賂秦耶?”曰:“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故曰弊在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則獲邑,大則得城。較秦之所得,與戰勝而得者,其實百倍;諸侯之所亡,與戰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則秦之所大欲,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戰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如棄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後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慾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急,故不戰而強弱勝負已判矣。至於顛覆,理固直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此言得之。

    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與嬴而不助五國也。五國既喪,齊亦不免矣。

    燕、趙之君,始有遠略,能守其土,義不賂秦。是故燕雖小國而後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趙嘗五戰於秦,二敗而三勝。

    後秦擊趙者再,李牧連卻之。洎牧以讒誅,邯鄲為,邵惜其用武而不終也。

    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可謂智力孤危,戰敗而亡,誠不得已。向使三國各愛其地,齊人勿附於秦,刺客不行,良將猶在,則勝負之數,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嗚呼!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併力西向,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嚥也。悲夫!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趨於亡。

    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 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其勢弱於秦,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苟以天下之大,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

    嗚呼!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併力西向,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嚥也。 利用人才奮發圖強,也不失為一計。

  • 3 # 使用者2699598024590

    賈誼的《過秦論》提出秦朝滅亡是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 4 # 愛吃紅素帶魚的王沐

    可以讀讀漢朝賈誼的《過秦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銀河系有公轉麼?它圍繞哪個中心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