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鐵打的左各莊
-
2 # 宜昌老畢
具體是什麼時候開始不知道,但是可以肯定是我們曲協主席的鞭策下,用了一個最好的方式回答了什麼是相生,並且做了一箇中國文化的傳播者,而且還是自己掏銀子,並不相我們一些官員化著國家的錢去演出。
-
3 # 娛樂座談會
德雲社全球巡演,開始於2011年10月。地點在澳洲的墨爾本。
話說2005年,郭德綱把瀕臨消失的相聲給弄火了。他的德雲社600多人的劇場座無虛席,外面還有200多人在等著呢。各地更多的人們,從網上下載聽他的相聲,這成了年輕人的時尚。他不但帶火了相聲,更培育了強大的相聲市場。這就意味著,好的相聲節目,就是緊俏的商品。而郭德綱,就是這種緊俏商品的製造者。
商品世界。分工不同。有的精明人從中看出了門道,他們一眼看中了郭德綱相聲巨大的價值,分明就是一棵搖錢樹。就動員郭德綱去海外說相聲。與德雲社一起開拓海外市場,這是雙贏的合作計劃。
一開始,郭德綱心中猶豫。他的懷疑是,到海外能不能得到認可?外華人不懂就不說了。華裔人群能有幾個人喜歡相聲?要是遭到冷遇,海外演出受挫怎麼辦?
郭德綱畢竟是縱橫商海的弄潮兒。他既有穩紮穩打的作風,也有對全盤業務的整體把握和長遠的眼光。更有創業者必備的冒險精神。他認為大不了,海外演出失敗,還有國內強大的根據地,以後好好經營就是了!
於是,2011年10月,郭德綱于謙攜岳雲鵬孫越高峰欒雲平謝金,等一眾精兵強將,開赴澳洲墨爾本。準備一試鋒芒!
正所謂不來不知道,一來真奇妙。心中忐忑的郭德綱怎麼也想不到,外國演出居然比國內還要火爆!
這又是為什麼?這就回到問題中,海外華人是怎麼知道郭德綱的?這些人大部分原來跟郭德綱竟然是老熟人!怎麼回事呀?只因為網路發達,好些人都是郭德綱和岳雲鵬的粉絲,聽說兩人要來,能親自見到心中的愛豆,他們早已心中巴不得了!尤其是岳雲鵬,女粉絲多。他在上面唱,她們在下面和,互動熱烈,渾如一體,效果特別好。其火爆真可謂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最後郭德綱還返場了幾次。但時間有限。演出結束,郭德綱要走,戀戀不捨的觀眾們哇哇大哭,其景其情,令人動容……
這次演出成功,郭德綱信心大增。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幾年來,先後到澳洲,紐西蘭,美國,加拿大,日本,英國,新加坡等國的幾十個城市(許多城市都是重複多次)。所到之地,滿坑滿谷,場面壯觀。既傳播了祖國的傳統文化。更賺得缽滿盆滿!
這,正如郭德綱所言,海外相聲演出的成功,是史無前例的!
-
4 # 於小小
德雲社第一次海外商演是2011年10月15日澳洲墨爾本的專場演出,三天後的10月18日悉尼專場更是盛況空前,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從此郭德綱和澳洲便結下了不解之緣!如今德雲社不僅年年都會去澳洲巡演,更是在墨爾本成立了德雲社的第一個海外分社——德雲社墨爾本分社。
自從2011年第一次海外演出後,德雲社便一發不可收拾,先後去了美國、加拿大、英國、日本、新加坡、阿聯酋迪拜等國家和地區,並且每到一處都受到當地政府和華人華僑的熱烈歡迎,可以說是德雲社使相聲走出了國門,郭德綱在海外商演所取得的成績是前無古人的!
在海外的華人有很多人是郭德綱的鐵桿粉絲,他們有的透過報紙網路等媒體聽到過郭德綱的相聲,然後就開始痴迷,有的是因為朋友們喜歡郭德綱,然後也開始跟著喜歡聽老郭說相聲。他們在陌生的語言環境裡聽相聲,比我們聽除了同樣的可樂外,又多了一份情懷!
所以,德雲社的每次海外演出,都是當地華人華僑翹首以盼的盛事呢!
回覆列表
老郭,1996年,創辦北京德雲社。
2005年起,郭德綱及其德雲社異軍突起,使公眾重新關注相聲這一藝術門類,實現了相聲的二次復興。
2006年於解放軍歌劇院舉辦德雲社相聲專場,同年於天津人民體育館舉行德雲社省親相聲專場,創下連續25次返場紀錄。
2008年於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辦相聲專場,成為第一個在人民大會堂舉辦個人專場演出的相聲演員。
2009年,參演電影《建國大業》。
2010年主持《今夜有戲》。
2011年榮登美國《紐約時報》。同年赴澳洲舉辦相聲專場,成為中國相聲界第一次非文化交流性質的海外商演。
2012年出演電影《車在囧途》,同年獲“亞洲最傑出藝人獎”與第七屆華鼎獎中國最佳曲藝男演員獎
2013年首次登上中國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主持江蘇衛視《郭的秀》。
2014年出演喜劇電影《大話天仙》;同年參演懸疑電影《秘術》。擔任湖北衛視《我為喜劇狂》導師並留任第二季。
2015年郭德綱自導自演電影《我要幸福》。同年主持《綱到你身邊》。
2016年舉行“德雲社成立二十週年”開幕式慶典,並展開全球相聲巡演,一直持續到今年。
郭德綱的全球巡演既是相聲這門傳統藝術的依然活力四射的表現,更是相聲市場化、商業化運作的成功,或者更直白的說是郭德綱的相聲理念的成功。更加說明了一點,作為中國的傳統藝術,要想繼續傳承和發展下去,只能依靠市場化、商業化的運作。依靠某些機構扶持的藝術並不是適合相聲發展的道路。一個依靠著某些機構扶持的藝術那不是藝術,只能說是圈養的寵物而已。圈養的寵物身份再怎麼高貴,再怎麼厲害,如果沒有了自己生存的能力,早晚會被社會所淘汰。
回首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期到九十年代,相聲逐漸的沒落。相聲從業人員雖然多,但是充其量只能在各地春晚上亮個相而已,作品質量更不敢恭維,雖然各類大賽層出不窮,但是卻沒有誕生一個能帶領相聲行業走出困境的人,一些老藝人對此現狀雖然感到憂心忡忡,但是苦於勢單力孤,並不能改變已經相聲沒落的局面。
聯想到相聲的沒落,在看看今天的郭德綱,為什麼那麼多前輩藝術家未完成的壯舉,會在這樣一個“小黑胖子”身上實現,這裡面固然有現在社會發展的原因,但是深層原因郭德綱曾經說過,德雲社現在能商演能賣票的那些相聲,並不是完全靠的新作品,大部分還是一些老的段子,其中的很大一部分都是觀眾耳熟能詳的作品,經過演員的加工改進還是能在舞臺上表演賣票,並獲得觀眾的喜歡。這很能說明一個問題就是傳統相聲本身沒有問題,作品也沒問題,造成上世紀相聲沒落的原因完全就是相聲從業人員的固步自封,自恃清高造成,整天躺在老祖宗留下的那點成績上沾沾自喜,才是相聲走向沒落的真正原因。
當一些相聲界的領導們還在研究相聲走出國門要分幾步走的時候,郭德綱馬上做出了表率,歷時33天四國七城市,英國倫敦百年首次,光這些成績就已經將現在的那些所謂的藝術家領導們拋在了身後,滿坑滿谷,座無虛席,這樣的壯舉別說前無古人了,就是後來者能有這樣的成績們恐怕也不是短時間能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