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章顯棉導演
-
2 # 從一般到卓越
希望港片增加一些創新感,一種再好的模式都有脫離時代的命運,只有不斷增加新鮮血液,才能不被淘汰。祝賀華仔取得好成績!
-
3 # 陌生胖觀者
香港現在故事情節老套,而且出現了青黃不接的尷尬,如果沒有創新,沒有後來人,絕對不看好,只會越來越差,並不被看好
-
4 # 最是人間留不住
首先票房並不代表影片質量,關於掃毒2我著重寫了影評,豆瓣我6.3的點評,弱邏輯劇情,怎麼能誇港影巔峰,倒是和內地合拍後,在風控上,偷票房上有樣學樣,看看我置頂文章的水軍評論,如果說今年初無雙代表一下,還是有那個跡象,港片在80年代到達巔峰,又以武俠片,賭片,殭屍片三足鼎立,香港迴歸一來,一部分導演外逃,一部分內歸,合流之後,像什麼情癲大聖,月光寶盒各種爛片層出,港臺導演輝煌不在,2000年無間道雖然把聲望推到巔峰,也只是曇花一現,今年來,鬼片唯有殭屍達到一定程度,警匪片今年的無雙,寒站略有高光,而內地,這些年導演人才經過國家的大力培育,湧出了一大部分的新生代壯年導演,而在本人心目中。以烈日灼心,我不是藥神,這種具有社會意義的電影才是佳作。
-
5 # 檳榔富哥
看兩位主演飆戲還是挺過癮的,我的眼球始終被他們倆所吸引著,那可真的是每一個眼神都有戲。動作戲看得也很過癮,情節特別緊湊,特別是開車開進地鐵站的那段,讓人的心一下提到嗓子眼裡,就是剪輯得稍微有點凌亂,不夠集中。
影片中有一些關聯性不強的鏡頭,比如兩個青年男女警察的愛情小分線,就像我們小時候寫作文,老師說我們是記流水賬一樣,有些贅餘。感覺編劇的想法很多,想講又不想講,吊胃口呀!
能夠引起社會反思的就是一部成功的影片。這部影片關懷到了一些人文精神及人權主義。法律社會是文明社會的必經階段,沒有法律是沒有人權可言的。只能說順天的做法真的偏激了。“以毒攻毒”“天地對決”這些字眼,從人物的複雜性來思量,確實是這麼回事,挺有意思。
影片的受眾也轉向了青少年這一群體。這部影片的某些片段可以讓青少年群體看一看,因為現在的青少年對毒品的好奇心很強,他們還不太懂得毒品的危害性。所以這部影片可以作為一種禁毒教育。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應為禁毒做出一點貢獻,至少自己不去碰,也要主動去宣傳毒品的危害性。如果自己能抵住誘惑,百毒不侵,那麼那些毒販也就沒有市場了。
整部影片下來讓人既看得過癮,又心生感慨。暑期強檔,就它了!
-
6 # 小年華日記
最近的《掃毒2》可謂是掙了滿堂紅,從上映到現在票房一直都是高歌猛進的。目前《掃毒2》上映十六天累計票房已經突破了十一億。這對於香港的一部掃毒題材的電影來看,這個票房成績已經是非常之不錯的了。
《掃毒2》講述的是警官餘順天出一億懸賞毒梟地藏的故事。這個故事在香港電影界來說並不算得上新鮮甚至可以說這個題材已經平凡到不得了。那為什麼這麼平凡的電影還能取得這麼好的票房呢?原因就是這部電影有著兩個德藝雙馨的影帝加入,劉德華對待粉絲那是沒的說的了。而古天樂因為建學校在大陸也是深入人心的。兩位如此深得觀眾喜愛的影帝一起拍電影自然是引爆眼球的了。
而且這是劉德華和古天樂十多年後的又一次合作,他們上一次的合作是在2007年爾冬升導演的《門徒》電影。這次再次合作肯定是很期待的。
再一個《掃毒2》之所以能取得這麼好得電影票,不是因為它香港的電影已經復甦了。而是他的上映時間算得剛剛好,可以說天時地利人和都讓《掃毒2》佔了,《掃毒2》的上映剛好是暑假的開始,再加上那時影院沒有大對手,西方沒有大片引進,而國內電影在他們影帝面前又是不堪一擊的。所以《掃毒2》的票房並不能證明香港電影的復甦。
-
7 # 影視跳動
關於香港電影,有狹義和廣義之分,分清楚這兩個概念,才能更好的談題主的這個問題。
香港電影的黃金時期,臺灣是其大市場,隨著臺灣市場的崩潰,香港電影跟著崩潰,這點王晶在參加《圓桌派》的時候有明確提到過:
而在這段時間,香港電影又因為“進口片”身份的限制,進入內地市場困難重重。2003年,《內地與港澳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簽訂,香港電影摘掉了“進口片”的帽子,開始大規模北上。
北上初期,因為對自身電影工業的自信、對內地市場和觀眾的陌生、特別是內地市場特有規則的不適應,幾乎所有的作品無一例外遭到口碑和票房的雙低迷,比如《大上海》、《七劍》、《十月圍城》等。
“香港電影已死”、“港片已沒落”就是在這種背景下誕生的,香港電影在北上後至2012年是真的低迷-僅是低迷,不是已死。
之所以以2012年為界,是因為2012年後,香港電影在漫長的歲月中逐漸適應了內地規則、市場和觀眾,而其產出的電影也能較好地和內地共鳴,比如徐克的《狄仁傑》系列、《智取威虎山》、陳可辛的《親愛的》、《中國合夥人》、周星馳的《美人魚》、王晶的《澳門風雲》系列等。
由上面的作品就可以看出香港電影開始“分叉”,一部分作品是大家印象中那種傳統和原汁原味的港片-以警匪、犯罪型別為極致,另一部分作品幾乎抹掉了港片的印記-除了核心創作人和製作保留了香港班底和特色外。於是,大家稱前者為港片,而前者因為型別和製作的限制,票房很難有突破性表現,迄今為止,票房最高的是2018年《無雙》的12.73億。從這個角度上來說,香港電影的復甦真的顯得尤其漫長,包括《掃毒2》的票房節節高攀引起的“港片復甦”論調也有其土壤。
後者的成就就要高很多了,除了眾所周知的周星馳作品外,最典型的就是林超賢,其早期作品如《線人》、《逆戰》等,就是傳統的那種港片,到了2016年,林超賢用一部《湄公河行動》華麗轉身,成為當年國慶檔的大黑馬。
2018年更進一部,《紅海行動》逆襲成為春節檔的票房冠軍,並在那年躋身中國影史票房排行榜第二(僅次於《戰狼2》)。
在我看來,後者代表的是香港電影北上人才在跟內地磨合後、有了內地人間煙火味後,真正能跟內地共鳴的作品,這是廣義上的港片。包括徐克、成龍等在內的很多香港電影人都表述過同一個意思:只有一個電影,叫中國電影。
從這個角度上來說,香港電影早就已經復甦了。
-
8 # 俊哥娛樂亂談
復甦是不可能復甦的,嚴格來說無間道系列就是港片最後的巔峰了,現在的港片格局都太小了,滿足不了華人越來越苛刻的觀影需求。未來的電影成就表現,還是看國內和美片。
-
9 # 愛於愁
這部電影跟以往的香港電影一樣缺少真實人性意義,比起香港大導演的作品還是差點意思,能得到大部分人共勉共呡的電影才是好電影,這個電影只能是一個商業現象,承載不了香港電影的復甦之風。
-
10 # 鬼谷子解盤
如今好的電影太少,文藝片沒人看,商業片被好萊塢統治,近兩年也就吳京給大陸電影撐了面子。現在國內小鮮肉流量明星紅利期已經過去,大部分人都更傾向有實力有名氣的演員,而具備這兩點的其實還是香港的藝人,古天樂樂善好施大家都知道,劉德華業內好口碑正能量,又有號召力,票房成績好是有理由的。
縱觀國內優秀的中生代演員其實很多,但在號召力方面始終差了點,這個時候香港的老牌明星恰好又回到一個翻紅的時機,與其說香港電影復甦,不如說香港明星有再度翻紅的機遇。電影劇本如果能夠主旋律一點,如掃毒,完全與國家政策一致,不管影院也好,廣電總局也好都會大力支援。更如戰狼2,紅海行動。
總之,接下來香港明星演員出演的電影,再加上跟著祖國政策的主旋律走,票房不會差。
回覆列表
香港電影在80年代以及90年代,還能銷往周邊國家和地區,當時周邊國家電影市場還未發展成型,對外來影片的引進也較為寬鬆,可是90年代後期隨著周邊電影市場的快速發展,以及同質化電影的增多,香港電影銷往周邊的數量明顯下滑。後期香港電影人也認識到了問題,想辦法拯救香港電影,並拍攝了“無間道”,當時確實帶動了香港電影的一定的起色,可是本質上也未能改變香港電影的下滑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