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理氪科普

    事件視界望遠鏡(以下簡稱EHT)是由位於美國、墨西哥、智利、法國、格陵蘭島和南極等地的8臺射電望遠鏡(陣列),利用甚長基線干涉測量技術(VLBI)組成的一個口徑與地球直徑相當的虛擬望遠鏡,其角解析度為15微角秒,相當於看清40萬千米外一個直徑不到5釐米的物體。

    EHT對銀河系中心以及6000萬光年外M87星系中心的兩個超大質量黑洞的事件視界在毫米波段(觀測波段:1.33毫米)進行觀測。

  • 2 # 科普大世界

    人類歷史上關於黑洞的第1張照片即將亮相,這是天文研究史上劃時代的大事件。2019年4月10日晚上9:00(臺北時間),比利時布魯塞爾、智利聖地亞哥、中國上海和臺北、日本東京和美國華盛頓六個地方將召開新聞釋出會,宣佈一項與超大質量黑洞照片有關的重大成果,人類首張黑洞照片將展現在人們眼前,傳說中極難被觀測的黑洞就要露真容了,因為每一位天文愛好者都無比興奮。

    這次要揭曉的兩個黑洞是銀河系中心黑洞人馬座a*和M87星系中心黑洞,人馬座a*黑洞的質量大約相當於太陽的431萬倍,M87星系中心黑洞質量約為太陽的30億倍(一說為64億倍),這兩個黑洞雖然質量巨大,但是由於距離我們非常遙遠,想看清它們的真面目可並不容易,人馬座a*距離我們約2.6萬光年,M87中心黑洞距離我們約5700萬光年,一般的天文望遠鏡都是辦不到的,所以科學家們想了一個辦法,組建了一個被稱為“事件視界望遠鏡(EHT)”的專門觀測黑洞的系統,那麼它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事物呢?

    其實事件視界望遠鏡並不是一個傳統觀念的觀測平臺,而是由位於美國、墨西哥、智利、法國、格陵蘭島和南極的天線組成觀測陣列,包括8處獨立的大型天文望遠鏡陣列。

    這些望遠鏡分別是:1.南極望遠鏡(South Pole Telescope);

    2.位於智利的阿塔卡馬大型毫米波陣(Atacama Large Millimeter Array,ALMA);

    3.位於智利的阿塔卡馬探路者實驗望遠鏡(Atacama Pathfinder Experiment);

    4.墨西哥的大型毫米波望遠鏡(Large Millimeter Telescope);

    5.位於美國亞利桑那州的多鏡面望遠鏡(Submillimeter Telescope);

    6.位於夏威夷的麥克斯韋望遠鏡(James Clerk Maxwell Telescope,JCMT);

    7.位於夏威夷的亞毫米波望遠鏡(Submillimeter Array);

    8.位於西班牙的毫米波射電天文所的30米毫米波望遠鏡。

    這些望遠鏡從南到北橫跨7000公里左右,從東到西跨越的距離也差不多,就是如果將它們彼此連線串聯起來,它們組成的面積將和地球的視直徑差不多,這些望遠鏡透過甚長基線干涉測量技術(VLBI)同時觀測某個黑洞,基本上可以看作以地球的視面積範圍上觀察,因此事件視界望遠鏡(EHT)也被稱為“地球一樣大的望遠鏡”。

    組成事件視界望遠鏡的8處觀測臺多數都是單一望遠鏡,比如夏威夷的JCMT和南極望遠鏡;但也有望遠鏡陣列,比如ALMA望遠鏡是由70多個小望遠鏡構成,對黑洞的觀測將宏大而細緻,可以較好的得出黑洞的具體樣貌。

    黑洞是宇宙間最神秘最奇特的天體,自從它被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預言存在以來(愛因斯坦本人並不認為黑洞存在),科學家們從沒有看過它的真正樣貌,2017年的4月5日到14日之間,來自全球30多個研究所的科學家們決定利用這8個分佈於全球不同地區的射電望遠鏡陣列組成的“事件視界望遠鏡”來觀察黑洞的視介面,他們選擇的物件就是銀河系中心黑洞人馬座a*和M87中心黑洞。之所以選定這兩個黑洞作為觀測目標,是因為它們的視介面在地球上看起來是最大的,其它黑洞要麼質量較小,要麼位置不太合適,總之都不如這兩個黑洞的觀測條件。

    雖然如此,要想看到這兩個黑洞也是異常困難的,離較近的銀河系中心黑洞人馬座a*也有26,000光年,它的視界直徑大約為4500萬公里,然而由於距離太遠,這需要望遠鏡的解析度特別高才行,據說解析度要相當於從美國紐約看到德國柏林一枚錢幣上的日期,好在事件視界望遠鏡的解析度也足夠強,由於跨度巨大以及甚長基線干涉測量技術的運用,它的解析度比哈勃望遠鏡強了1000倍,相當於可看清40萬千米外一個直徑不到5釐米的物體,基本可以滿足對銀河系中心黑洞和M87中心黑洞視介面的觀測要求。經過事件視界望遠鏡的長期觀測以及科學家們的通力合作,歷史上第1張真正的黑洞照片即將展現於世人面前。

  • 3 # 花熊老師

    事件視界望遠鏡(EHT)的口徑為什麼會跟地球直徑一樣大?

    人類歷史上首張黑洞照片的拍攝之所以成功,其主要原因就是:透過“甚長基線干涉技術”(VLBI)和全球多個射電天文臺的協作,構建一個口徑等同於地球直徑的“虛擬”望遠鏡——事件視界望遠鏡(EHT)。

    因為黑洞視界很小,並且離我們實在太遠,如果望遠鏡的空間分辨本領不是特別高,就不可能看清楚它,實現對黑洞的拍照。通俗一點就是:我們在牆上用筆畫兩個黑點,隨著我們離牆越來越遠,這兩個點和我們眼睛之間的張角會越來越小,我們越來越難知道牆上到底是兩個點還是一個點。同樣對望遠鏡對黑洞拍照也是如此,我們要求望遠鏡有很高的空間解析度要小於黑洞視界大小,否則我們拍出來的也只能是一個亮點而已,根本看不清。

    而望遠鏡解析度是和望遠鏡口徑直接相關,望遠鏡口徑越大,望遠鏡的分辨本領就越強,就越能看清遙遠天體的結構。當然,望遠鏡的口徑並不能無限增大。對於單口徑射電望遠鏡來說,FAST“天眼”的500米口徑已經是工程實現上極限。用武向平院士的話講,“FAST將成為單口徑射電望遠鏡的終結者。”。但是人們還需要更高的解析度,該怎麼辦呢?

    其實在70多年前的上個世紀四十年代,Martin Ryle就提出了射電干涉的方法,能夠克服望遠鏡口徑對解析度的限制,實現高空間分率的精確測量,也就是對遙遠天體看清楚。建設大口徑太難,那就建一堆小的鏡子一起用,組成射電干涉陣列。每個鏡子都接受無線電波,所有接受到訊號疊加在一起,靈敏度就提高了。把這些小鏡子間的距離拉開放遠一些(基線更遠),就相當於建了一個大鏡子(只不過這個鏡面有些地方沒填滿而已),就實現了高空間分辨。從毫米波射電望遠鏡EHT站點分佈來看,這8臺射電望遠鏡分隔極遠,幾乎達到了地球直徑大小,透過射電干涉技術,也就構建一個口徑等同於地球直徑的“虛擬”望遠鏡。

    干涉陣列思想示意圖

    毫米波射電望遠鏡EHT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元氣騎士15000藍幣買什麼角色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