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陶短房
-
2 # 幀眼看天下
“脫歐”已成爛尾,不論梅姐辭職與否,都是死結!
“擔任首相是我一生的榮耀。”榮耀和現實之間,梅首相選擇了辭職,她的確已無牌可打了, 自己費盡心力設計的脫歐方案一再被否,換成誰,心就算不死也碎得差不多了!
英國決定脫歐是2016年的事,這是透過民眾公投定下的國策,自己選的路,含淚都要走下去。本來脫歐這事如果政府層面強硬些,是可以避免的,但前首相卡梅倫卻選擇了最不靠譜的搞法,把國家的大政方針,交給那時還義憤填膺而又稀裡糊塗、對脫歐利弊嚴重缺乏認知的民眾手裡,結果還真玩“脫”了。
爛攤子就這樣交棒給了梅首相,公投脫歐已成現實,梅首相只好硬著頭皮去跟歐盟磕,去弊,留利,而且還要保留與歐盟國家自由貿易。歐盟也不傻,好事都讓你佔盡了,讓我自己玩蛋去啊!歐盟這邊也不消停,爛事一堆,剛開始談判時也不想真的跟英國徹底搞僵,但是磕著磕著吧,這勢頭真不對了,英國這是在死磕啊,不是鬧脾氣啊!歐盟的態度也硬起來了,有利你一樣都不落,責任義務你是一樣都不幹,可這世上沒有白吃的乾飯啊!衝著歐盟這張冷臉,梅首相自然也不能答應,因為國內的民意不可違啊!雖然明知民眾的要求太傻太天真,她也必須遷國民,一來二去,就成了現在這解不開的一團麻。
民眾感性,梅姐雖然感性,也總得勉力而為,脫歐這事把英國國民也折騰得夠嗆,任誰上位,這事依然無法圓滿,而且現在國內的民意也開撕了。梅姐把一手爛牌打到今天這個份上,已經算是鞠躬盡瘁了,脫歐在英國本身具有巨大的爭議性,起碼在目前或者今後很長一個時期是難以找到穩妥的解決辦法,除非大限將至,直到硬脫歐成真!
脫歐未成,英國已先後送走了卡梅倫和梅這兩位首相。3年前,脫歐公投結果剛公佈時,英國媒體哀嘆“英國正駛向未知海域”。
如今,“脫歐”打成了糊塗亂仗,社會分裂依舊。梅首相的冤和苦都化作了辭職演說時的一把辛酸淚,她的確已無牌可打,你說她悲情,倒也不見得,她只是在這樣微妙的節點成為了英國這個特殊時期的看門人,換做任何人,都將是悲情收場!
下一位入主唐寧街10號的英華人,命運又將如何?我想只要脫歐的路還在腳下,這位接棒者的跑道上註定荊棘密佈!英國脫歐的前景依然陰霾厚重!
回覆列表
特蕾莎.梅是格林尼治事件5月24日辭職的,但她正式卸任要等到6月7日,因此現在她仍然是英國首相和保守黨黨領。
她辭職的原因是脫歐協議難產:本身是反脫歐派的她因為前任卡梅倫錯估民意,輕率發動脫歐公投失敗後辭職,充當“背鍋俠”的她不得不硬著頭皮和歐盟周旋,好不容易達成一個在她看來可以避免“硬脫歐”衝擊的脫歐協議,結果這份協議卻在英國議會遭到來自四面八方的反對:“脫歐派”認為協議“拖泥帶水”,英國應該快刀斬亂麻,不惜無協議脫歐也要早日了局,對協議嘖有煩言;“反脫歐派”則認為根本就不該脫歐,而應該“吃後悔藥”重搞一次脫歐公投。這兩派儘管立場迥異,卻在一個問題上達成了詭異的共識——跟“脫歐協議”搗亂到底。
正是在這種氛圍裡,脫歐協議連續3次(1月15日、3月12日和3月29日)在英國議會表決中“闖關”失敗,第三次表決前梅首相孤注一擲地喊出“只要協議透過我立即辭職”的承諾(這也是她首次公開喊辭職),卻也無濟於事。
5月23日,“5.26”歐洲議會選舉(可能是英國脫歐前最後一次參加的歐洲議會選舉)選前最後一次Telegraph polling analysis民調結果出爐,由“脫歐派”干將法拉奇(Nigel Farage)新組建僅一個月的“英國脫歐黨”意外獲得32%的支援率高居第一,工黨和自由黨兩個“反脫歐”政黨分別獲得26%和15%的支援率(都較前有一定滑落),列第二和第三位,身為英國執政黨的保守黨竟只獲得9%的支援率,恥辱地列第四位,僅比列第五位的綠黨(7%)略高(在另一些口徑的民調中保守黨支援率甚至比綠黨還低,列第五位)。
這一恥辱性結果摧毀了保守黨內殘存的最後一點共識,和梅首相僅有的一點信心和執政基礎,當晚,一貫支援她的議會關係大臣裡德森(Andrea Leadsom)宣佈辭職,這成了壓垮特蕾莎.梅的最後一根稻草——第二天她就宣佈辭職了。
5月26日舉行的歐洲議會選舉結果表明,選前民調的結果並非“布朗運動”所致,而是大抵準確反應了當前英國選民對脫歐問題的態度:
選舉中得票率最高的仍是英國脫歐黨,高達33%,自由黨21%列第二,工黨15%列第三,綠黨12%列第四,保守黨又獲得了一個醒目的9%,忝列第五。議席方面,保守黨僅當選3人,還不到脫歐黨當選人數(28人)的1/9,與之相比,自民黨贏得15個(增加14席),工黨10個(減少20席),綠黨7個(增加3席)。
這一切表明英國選民對保守黨-工黨圍繞脫歐協議在下院演出的長篇肥皂劇已十分厭倦,希望脫歐問題早日有個了斷,也表明“留歐”並非如工黨或“留歐派”所形容的那樣眾望所歸。
由於特蕾莎梅是在任期中段辭職,本屆英國下院的任期要到2022年5月5日才截止,因此除非執政黨主動解散議會提前選舉,新首相將仍然從保守黨在任下議員中產生,5月24日,保守黨臨時召集人、後座議員領袖劉易斯(Brandon Lewis)證實,保守黨將自6月10日起開始黨領提名,為期一週,保守黨將透過黨代會或黨員全體投票的形式選出新黨領,保守黨高層表示,鑑於“情況特殊”,此次黨領報名對黨外人士開放——當然,他必須首先是現任下議員。保守黨方面表示,如不出意外,新首相將在7月中旬夏季議會開始時產生。
目前呼聲最高的兩個人選,一個是前外交大臣、前倫敦市長約翰遜( Boris Johnson),另一個是現任外交大臣亨特(Jeremy Hunt)。約翰遜是“硬脫歐”派,他目前民調領先,如果他成為新首相,脫歐程序將加快,因為他認為“公投結果必須得到尊重”,即便脫歐協議繼續在議會難產,哪怕沒有協議,時間到了也要“硬脫歐”,而亨特則是“不脫歐派”,位元蕾莎梅更堅決反對脫歐,認為根本不應該為脫歐協議做努力,而應該發動第二次公投,爭取推翻脫歐結果,如果他當選,保守黨可能發生嚴重分裂,約翰遜和現任環境、食品及鄉村事務部長戈夫(Michael Gove)等可能另起爐灶,甚至和英國脫歐黨攜手,屆時局勢將更加複雜。
脫歐不光是英國的事。特蕾莎梅辭職後,歐盟各國領導人紛紛表示“英華人事更迭不應影響脫歐程序”,對於英國方面在脫歐協議問題上的一拖再拖,歐盟多數成員國的耐心早已消磨殆盡,在歐洲議會選舉善後大體完成後,它們會向英國方面施加更大壓力,讓後者早做了斷。
總體上看,英國脫歐的程序恐已不可逆,未來無非是早脫遲脫、軟脫硬脫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