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saybyesala

    武則天的乾陵為何到現在都挖不動?這可是一塊風水寶地!

    古往今來,知名度高的皇帝,多是生前自己折騰,死後被人折騰。自己折騰,也就是生前做了不少和別的皇帝不一樣的事,謎團太多,蓋得了棺,定不了論。於是後人跟隨,破解謎團。不客氣地說,就是接著折騰他們,讓他們死後都不得安寧。

    乾陵修建的時候,正值盛唐,國力充盈,陵園規模宏大,建築雄偉富麗,堪稱“歷代諸皇陵之冠”。唐初,太宗李世民汲取從古至今沒有不亡之國亦無不掘之墓的歷史教訓,從他與長孫皇后的昭陵起,開創了“因山為陵”的葬制,由當時著名的藝術大師閻立德、閻立本兄弟主持設計,陵墓由建築群與雕刻群相結合,參差佈置於有“龍盤鳳翥”之勢的山巒之上。

    乾陵是唐代帝王陵墓中唯一沒有被盜的一座。所以幽宮重啟之日,必有珍貴文物重放異彩,使世人以飽眼福。乾陵地宮的隧道(即斜坡道)口位於陵園某處,鑿在自然石層之間。在棺撐放進之後,用大小不同的約l一2噸的石塊疊砌閉塞,石塊上面再用夯土填實。隧道剖面呈斜坡形,南面寬,北面窄,實側全長為63.10米,一般寬3.9米。由隧道南部向北21米處,寬4米。由隧道北端向南13.1米處,寬僅為2.8米。隧道除用石條砌成外,其上部全部用土夯實,十分堅硬。

    唐朝末年,黃巢揭竿而起,反抗唐朝統治。為了籌措戰爭經費,黃巢打起了乾陵的主意。據稱,黃巢一度動用40萬大軍盜掘乾陵,幾乎把乾陵挖了個底朝天,在梁山主峰西側挖出了一條40餘米深的大溝,也沒找到墓道的入口,只好悻然作罷。這一條深溝保留至今,被稱為“黃巢溝”。溫韜,也就是大家在動漫《不良人》中看到的那個身手敏捷的盜墓賊。他是歷史上五代時期節度使。他也打過武則天乾陵的主意,但是挖掘的途中遇到了暴風雨,這是不祥之兆,他不得不停止了這項工程。

    史書記載,歷次盜乾陵,皆有怪異發生,匪夷所思。民國時,蔣氏下屬,孫氏連仲者,不信傳言,效仿本家殿英,欲發橫財。連仲遣工兵,炸開墓道三層石。忽刮龍捲風,霎時天昏地暗,飛沙走石,驟雨瓢潑……官兵六神無主,紛紛退後,就此罷手。待天晴,修復墓道。從此,乾陵風平浪靜。

    搶首贊

    相關問題全部

  • 2 # 小小太史公

    乾陵位於陝西省乾縣梁山主峰上,是歷史上唯一女皇武則天和丈夫唐高宗李治的合葬陵,修建於大唐盛世,陵園規模宏大,地面建築富麗堂皇,懸宮陪葬珍寶無數,更是有傳言,天下第一書法,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就陪葬在乾陵。

    所以,乾陵就成了摸金校尉,發丘中郎將們垂涎的地方,官盜私盜絡繹不絕,但說來也奇怪,關中唐十八陵,唯有乾陵沒有被盜,其它十七陵悉數被挖掘殆盡。我們先來看看有史書記載的幾起大規模盜掘乾陵的事件。

    第一個光顧乾陵的盜墓賊是黃巢,動用四十萬大軍挖掘乾陵,也沒找到墓道口,只好悻然作罷,至今在梁山主峰西側仍有一條深溝被稱為“黃巢溝”。

    第二個打算盜陵的是後梁崇州節度使溫韜,溫韜此人,組織軍隊挖掘了其它所有唐代帝陵,但當挖掘乾陵時,一上山便風雨大作,下山便風停雨歇,反反覆覆,竟被嚇跑了,《後唐書》記載,唐諸陵在其境內者,悉發掘之,取之所藏金寶。……惟乾陵風雨不可發。”

    民國初年,軍閥混戰,盜掘古墓成風,前有孫殿英挖清東陵,後有孫連仲用真槍真炮演習的辦法掩護一個師的兵力盜掘乾陵,士兵們用炸藥炸了許多處地方,卻沒能找到墓道口,乾陵倖免於難。

    歷史總是這樣,充滿了偶然性,1958年,當地幾個農民放炮炸石,無意間炸出墓道口。

    ............

    那乾陵為什麼沒有被盜呢?除了有上天護佑之外,還有其它原因嗎?

    1.盜墓都在亂世,無法大規模長時間挖掘

    中國是一個信奉儒釋道的禮儀之邦,禮儀和孝道深入人心。因此在社會大治穩定時,中央政府都會對前朝歷代皇陵加以保護,地方上也會安排專人祭祀和定期巡查保護。盜掘皇陵是嚴重的犯罪行為,會受到嚴厲懲處,所以在和平時期,大規模盜掘皇陵的事情不可能發生。

    回看史書記載的歷次大規模盜掘皇陵,都發生在天下大亂之時,亂軍挖掘皇陵,也都是為了發一筆橫財,充實軍餉。但亂世時局風雲變幻,也許今天還剛剛稱王,明天就成為別人的刀下冤魂,所以盜掘皇陵也都是慌亂緊張中衝忙進行的,一旦不能很快得手,也許就不得不放棄了。

    像黃巢就是這樣,佔領長安城還沒幾天,鎮壓起義的官軍就追到屁股後面了,再不跑,命都沒了,那還顧得上繼續盜掘乾陵呢!

    2.乾陵依山為陵,難以挖掘

    當初,唐太宗李世民決定不沿用秦漢以來皇陵“壘土為陵”的制度,一是為了勤儉節約的考慮。修建地宮和地面陵園工程浩大,需要動用大量勞動力和建築材料,勞民傷財,而依山為陵,懸宮建在山腹中,需要動用的勞力和材料相對較少,常常幾年就可以完工。

    但最重要的其實是為了防盜考慮。從來都沒有什麼萬世的江山,秦始皇想傳帝位於萬世,僅僅二世就亡國了,近在咸陽原上的漢代帝陵,全部被盜,為了吸取教訓,防止人亡政息后皇陵被盜,從唐代宗昭陵開始,唐代帝陵“依山為陵”就成為了制度。

    依山為陵,墓室建在山腹中,只有一條墓道和外界相連,如果不能找到墓道口,想挖開皇陵,簡直比登天還難,而且乾陵所在的梁山還是一座石頭山,黃巢動用四十萬軍隊也沒有挖開乾陵,至今在梁山主峰西側還留下了一條“黃巢溝”。

    3.乾陵修在大唐盛世,堅固無比

    乾陵修建於公元684年,經過23年修建才基本完工,《舊唐書.嚴善思傳》記載“乾陵玄闕,其門以石閉塞,其石縫隙,鑄鐵以固其中”。

    乾陵墓道呈斜坡形,墓道長63.1米,寬3.9米,全用石條填砌,每個石條重約兩噸,層層疊放在墓道口至墓門的甬道上,共39層,估算石條約四千多塊。石條之間用鐵栓板栓拉,每3層上下用鐵棍穿聯,再用錫鐵熔化灌縫,和整個梁山渾然一體。

    修建乾陵的時間正是處於大唐國力強盛的階段,才能修建如此固若金湯的皇陵,所以就是找到墓道入口,想要進入懸宮,也是比登天還難呀!

  • 3 # 堅直聯絡我

    早先漢唐時期的帝陵都是封土的,雖然封土比較堅硬,但還是可以挖開的

    然而乾陵是在山裡面開鑿的,除非找到墓道口,否則根本進不去

    而且乾陵在建造的時候,開鑿出來碎石都是運了很遠才丟棄的,所以沒有墓道口的蛛絲馬跡

    不管是黃巢還是後來,來過好幾撥人,都沒找到墓道口,尤其是黃巢比較厲害,搞了好多人挖,乾陵山體上許多溝都是他挖出來的,但還是沒找到

    解放後,當地農民無意挖到一個開鑿出來的石壁的樣子,後來考古人員確認應當是墓道口,當時正好國家發掘了萬曆的定陵,發掘出來的東西,沒有保護措施,瞬間就壞了,於是決定不理郭沫若的要求,堅決不開挖,就回填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18年電影票房難破600億,電影市場究竟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