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八卦最勁爆
-
2 # 人民娛樂
李安導演的《雙子殺手》正在上映,這部電影的口碑質量有著較大的爭議。
同時,這部電影最大的看點,莫過於李安用電影技術創造了兩個威爾史密斯。除此之外,自然便是120幀的高幀技術了。
那麼,這個120幀的技術到底厲害在哪裡呢?
李安《雙子殺手》120幀的技術革命
有些人可能覺得兩個威爾斯密斯,既然從前就能夠實現,現在更逼真也沒有太大意義。而且一名演員年老和年輕時期的同框,還不如大量好萊塢特效大片的“銀幕奇觀”,在影片上帶來的震撼更強。
李安《雙子殺手》探索的120幀技術,不但解決了這個問題,同時代表了未來電影科技方向。
那就是VR電影的沉浸感和觀眾的參與感。
2016年,李安導演的《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就已經嘗試過120幀技術。有些觀眾可能不太理解120幀技術為何。
影視劇畫面通常是24幀(24張圖一秒)技術,120幀提高近10倍,帶來的效果則是。電影畫面幾乎近乎完美,演員進入電影場景,和別的演員開始互動。都會讓觀眾有著一種纖毫畢現,置身其中的感覺。
這便是120高幀率,所帶來最大的一個特點,真實感!
李安的《雙子殺手》畫面和場景相當的真實,觀眾觀影大部分時間的過程,似乎進入了螢幕看著演員“真實的演出”。
它看得見、聽得到,甚至是摸得著!
24幀的攝影機高速運動的電影,自《諜影重重》後近十年好萊塢的特工動作片,同樣還用到大量超級英雄電影上。
這種電影在畫面小的顯示器上還好,一旦在電影大銀幕上觀看,觀眾只會感到兩種效果。
一是因為鏡頭晃動得太快,但電影幀數跟不上,觀眾眼前只剩下模糊一片,根本什麼東西都看不清楚。一是是畫面間隔太大,由於鏡頭快速晃動,有些畫面亮度制式不同。結果會像一臺照相機在不停拍照,但閃光燈一直在閃——
大多數觀眾看這種電影都會感到頭昏腦脹,身體很不舒服。
李安導演的《雙子殺手》是120幀,天然克服了模糊和閃爍的問題。
它給觀眾最直觀的體驗是真實感,每一個鏡頭運動,每一個鏡頭切換,每一場演員們的互動,都會讓觀眾產生一種“我在電影裡”的感覺。
這便是觀影過程產生一種參與的“沉浸感”!
這種技術在當下的影視劇中非常非常的前衛,同樣技術目前最熱門的是遊戲領域的“VR遊戲”。
觀眾佩戴特別有的“VR裝置”,透過視覺和聽覺和手柄的震動。當玩家在玩遊戲的時候,整個人都有種進入遊戲世界的感覺,這便是“VR遊戲”的沉浸感。
大家都知道,現在“VR遊戲”都沒有完全普及化和市場化,尤其沒有在大型遊戲裡實現。大多數都是主打恐怖類和情色擦邊球的小遊戲。但遊戲迷都知道“VR遊戲”是遊戲的未來,如同通訊的“5g技術”。
《雙子殺手》的數字造人和120高幀技術,何嘗不是電影技術的未來!
伯光認為最重要的一點,以前這類“影視技術革新”的工作,一直都是美國為首的歐美大導演在嘗試。
如《指環王》系列裡的彼得傑克遜,如《駭客帝國》的導演沃卓斯基兄弟(現為姐妹)。
比如全世界都非常知名的“技術派”詹姆斯.卡梅隆。從80年代的《異形2》,到90年代《終結者》。從《泰坦尼克號》,最後到《阿凡達》和《阿麗塔》,卡梅隆一次次引領電影技術革新。
這一次,華人李安用《雙子殺手》,真的搶了美華人詹姆斯.卡梅隆的活兒!
-
3 # 鯨魚電影
電影不上映,哪裡知道會不會賠錢?不過就目前《雙子殺手》的市場表現來看,2.27億的票房肯定是遠遠低於預期的。儘管跟《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1.64億的票房前進了一些,但要知道,《雙子殺手》可是有威爾·史密斯的好萊塢一線大牌明星的,所以票房的確是過低了。
這主要是因為這部電影的賣點在於技術,而不是故事。《雙子殺手》從問世之初就打著“120幀”的旗號,意味著電影的重心是更加清晰的畫面,更加接近人眼所能看到的真實事物的效果,電影的技術進步大大增加了電影的吸引力。
只可惜,去看了這部電影的觀眾發現,除了亮度更高、畫質更清晰、動作更加沒有虛化痕跡之外,電影劇情本身實在是乏善可陳。李安作為一個國際級大導演,選擇如此一個平庸的劇本來拍,實在是令人大跌眼鏡,除了片中三場動作打鬥戲之外,其它的部分都很難讓人提起興趣。
在宣傳《雙子殺手》的時候,就曾有記者向李安提問,問他是否以後還要繼續拍攝120幀的電影。當時李安回答要看有沒有人願意繼續投資,意思就是技術的革新是需要金錢的積累的。然而目前的情況來看,電影若只有技術沒有講好一個吸引人的故事,恐怕是很難可持續發展下去的。但我相信,以李安的品牌號召力和他的探索精神,再拍攝更高技術的電影並不成問題。
回覆列表
由李安執導的電影《雙子殺手》上映已15天,票房才2.27億,可以說是票房慘淡,就連世界級導演李安,好萊塢著名影星威爾史密斯都無法挽救日漸下滑的票房趨勢。
沒想到“華人之光”李安導演有天也會遭遇事業滑鐵盧。
這部電影《雙子殺手》李安導演使用了遠比一般電影高得多的幀數進行拍攝,使得電影中的人物十分真實,尤其是近景鏡頭的時候,彷彿演員就在你身邊。
這種境遇讓我想起了《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同樣都是“120幀”,同樣票房慘淡,為何李安就算賠錢也要執著於“120幀”呢?
也許我們可以從李安的採訪中獲得答案,他坦誠地分享了自己為什麼使用高幀技術的原因,“它讓我體驗到了一種屬於數碼電影的新鮮美感,跟我過去的感受完全不一樣。好像給我開拓了一個新的世界,我看到了電影的更多新可能,這讓我不能不去嘗試,哪怕前面的路再辛苦。”
對電影的熱愛,讓李安逼著自己邁出了許多人想都不敢想的一大步,但這一大步也讓李安感慨“真的很難”,當然也很孤獨,“有時候會想為什麼現在就我一個人這麼拍,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問題。”
那為什麼頂著巨大壓力還要去嘗試?李安的答案很簡單,雖然壓力很大,李安相信自己現在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我看到了這種技術帶給影像的美感,即使知道走下去會很辛苦,還是忍不住去做。而且我也有義務,為年輕電影人創造更多新的可能。“更表示,“如果有機會,我只想還能繼續用高幀拍下去,繼續實驗下去,我相信它還有很大的潛力沒有被發現。”
不論是少年派,比利林恩,李安導演的每部片子都伴隨著技術的革新。
在許多人心中,李安是當代最偉大的導演之一,這不僅是因為他帶來的一部部優秀作品,更多的是他一直身體力行地推動電影產業的發展。“探索電影的下一步,讓我覺得非常謙卑、非常無知,有的時候非常無奈,可我又是興奮的”,正是這種興奮感,讓李安一次次跳出安全區,探索電影的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