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生是少年
-
2 # 中州耕牛堂主
我的觀點是 :學書法,應先入古。中性筆寫正楷,可臨摹楷書鼻祖鍾繇的 《宣示表》、衛夫人的《筆陣圖》、王羲之的 《黃庭經》。以上都有傳世的經典之作,可學之。另外,歐陽詢的小楷《心經》亦可學。
題主亦可臨摹漢隸,如《曹全碑》、《禮器碑》、《乙瑛碑》和《史晨碑》。以上都適合中性筆書寫。
認識一個學硬筆書法的,她就喜歡用中性筆臨摹字帖和創作,她臨摹的《曹全碑》在省級書法比賽中曾獲一等獎,得獎金100000元,還有獲獎證書。她學硬筆書法已有五六年了,沒有別的竅門,就是堅持臨摹古人的碑帖,臨摹了五年之後才開始嘗試創作,首次參展就獲了大獎。我非常佩服她的學書精神!
用中性臨摹正楷,首先要臨出形似,爾後再臨出神韻。臨帖時,用1.0的中性筆較好。當然,這只是我的建議,如果題主喜歡用0.5的也是可以的。
-
3 # 蘭因硬筆書法
首先選一個自己看起來喜歡的帖。
如果是毫無基礎的可以先嚐試一下臨現代帖,
如果是有基礎了想更進一步了就可以臨古帖。
硬筆字相對較小,可以首選小楷。
文徵明的《千字文》,《草堂十志》,
姜夔的《保姆貼》,
王羲之的《樂毅論》,
靈飛經也可以說是小楷巔峰之作,但是要求很高,很難。
歐體也不錯,瘦長的符合現代人審美,但是注意不要“把字寫死了”。
顏體個人以為比較適合寫大字,才能突出其特點。
-
4 # 潘茂生書法文化研究
首先要看你的學習目的是什麼?硬筆書法分實用、藝術兩種型別。
如果僅僅只是想練一手漂亮的、快捷實用的硬筆字型,為了滿足日常應用所需,屬於書寫技能訓練範疇,最好選擇毛筆小楷字帖作範本,例如: 王羲之《黃庭經》,如圖:
隋人書《大般涅槃經》,如圖:
鍾紹京《靈飛經》,如圖:
趙孟頫《龍興寺》,如圖:
文徵明《老子列傳》,如圖:
成親王《赤壁賦》,如圖:
毛筆小楷字型大小一釐米左右,其書寫姿勢和執筆法、運筆法、結字法等方面與現代硬筆字書寫技法基本上是一樣的,只是筆不同罷了。從技術層面上講,毛筆小楷書寫技藝非常接近現代人日常使用硬筆書寫狀態,對於提高實際應用書寫技藝水平大有裨益。
尤其是初學者,處於起步入門階段,如果不是專門為了研究硬筆書法藝術,千萬不要臨摹歐楷之類的碑帖,因為它是刀刻的碑文體中楷字,是特殊環境下專門製作的工藝字型,筆法動作、字形結構等書寫技法與毛筆小楷屬性特色差別甚大,如果沒有很好的書法基本功,碑帖字型當中許多筆法細節讀不懂,容易學成近似於美術字的寫法。
所以說,單純從實用角度看,用硬筆臨寫碑帖還是要慎重選擇範本,否則,事與願違。
-
5 # 有道書法
中性筆的使用不僅書寫便捷,最為可圈可點的當屬其提按之間能輸寫出筆鋒效果,具有一定的視覺衝擊力。
如何才能書寫出和書法相媲美的字呢?中性筆臨摹什麼帖子比較好呢?
我從兩個方面來回答您的問題可能更容易理解吧!第一我們先來回答如何使用中性筆寫出具有書法意味的字?
要想用中性筆寫出筆鋒呢?只有先解決了這個問題,我們才能進行下一步,“中性筆臨帖”。如果忽略了控筆能力訓練這一環節,而直接臨帖是很難看到效果的,並且會越寫越感覺心裡沒底,因為什麼呢?線條體現出來的筆鋒來源於控筆能力。控筆能力的訓練方法其實並不難,透過筆接觸紙感受輕重變化,透過輕重變化觀察線條粗細。為了讓大家看得清楚,我來用毛筆表現一下,見圖解
這些提按動作包括書寫各種圖形的訓練,都可以。
透過對用筆的理解,再去臨帖才能對帖上的字,看了之後有個準確的把握,這樣臨出來才像。
第二個問題就是中性筆臨什麼帖比較好的問題。
經典法帖數不勝數,作為中性筆臨帖我推薦先從歐體楷書臨習打下基礎,然後從趙孟頫取法。
我這個推薦是有其理由的,我們都知道“歐底趙面”這個說法,因為有了歐體楷書的功底,無論用筆的精到還是結體的收放等方面來墊底兒。加上趙體字在繼承二王和其它經典的基礎上結體寬綽秀美,點畫呼應緊密而不失勁挺,字型外貌圓潤且筋骨內涵。
最值得學習的當屬趙體用筆果斷不含混,沒有故弄姿態,入筆、行筆、收筆動作清晰可見,使學習者易懂易循,尤其對於中性筆的書寫,更能表達其書體之美。
-
6 # 愚羊學字
學習硬筆書法,我一直在用中性筆,特別是1.O和O.7的用得多。用順了,習慣了,或者說手熟了,臨帖或習作都感到得心應手。
在選擇帖本時,我一直心無旁騖地堅持《九成宮》,總認為《九成宮》無論點劃還是結體,都是練習硬筆書法的典範。當然還兼習深得《九成宮》精髓的盧中南、田英章等。
-
7 # 楊軍108398491
中性筆正楷臨摹什麼好?或者說臨摹哪個正楷字帖好。
首先,書寫工具(中性筆)的條件所限,顯然在選擇臨摹字帖時應選擇古代優秀的小楷字帖,因為更接近中性筆所寫字的大小。如鍾繇的宣示表,薦季直表,力命表,賀捷表;王羲之的黃庭經,樂毅論;王獻之的洛神賦;歐陽詢的九成宮;唐楷靈飛經;顏真卿的多寶塔;趙孟頫的汲黯傳,道德經;文徵明的草堂十志,琴賦,離騷經;王寵的南華真經等這些經典,優秀的字帖。我們可以根據自己對某個字帖的喜好來選練,一旦選中某個字帖,短期內,在沒有將帖子上的字練到形似,抓住主要特徵,精髓時,最好不要換帖。也別受別人左右,見異思遷,這山望著那山高。初涉書法學習忌朝三慕四!
像鍾繇這樣較高古的字帖,建議在有一定的硬筆書法基礎上再選練。當然,從以經過一段的練習,使自已的硬筆書法能滿足日常工作生活的需要出發的朋友,選擇一些個當代硬筆書法家規範字字帖來練,也不失一種好的選擇。像田英章,吳玉生,顧仲安,荊霄鵬等。等透過正確,不懈地大量練習正楷硬筆書法之後,使自已對正楷硬筆書法有了更深入地瞭解,對自己目前的書法水平已經不能滿足自己的追求,還想更上一個臺階時,這就需要我們從古代的傳統書法藝術寶庫中汲取營養,使我們的硬筆正楷書法更上一個層次,這就需要選擇上面所說的高古的字帖來臨習了!
學習正楷硬筆書法,要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下去。只有靜下心,認真臨帖,細心體會,善於總結,每天保證一定的量。這隨著練習時間的積累,書法藝術的大門必會為你開啟……
回覆列表
中性筆是當下最多人用,也最實用的筆。如何用中性筆練字,有三點經驗:一是選好適合自己審美的古貼。本人非常喜歡《靈飛經》,《佛遺教經》,《蘭亭序》,《宣示表》等。二是持之以恆堅持臨貼學習,吸收古貼養份。這點非常重要,沒有哪項技能是可以不長期訓練而輕易獲得的。三是活學活用,學以致用。練習寫字技法後,要在平時中多加以應用,慢慢形成自己的習慣。附本人用中性筆臨寫《靈飛經》,與諸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