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針式
-
2 # 胡兄財觀
說起了,我也算是沿著中國智慧手機發展的軌跡前行,中國智慧手機,從中華酷聯,到小米,華為,VIVO、OPPO四強混戰;而我的智慧手機,也是先從酷派,到魅族,後來又換成華為。
魅族,作為當年行業內,唯一能與蘋果打對臺的國內智慧手機品牌,從開始拿著一手好牌,到現在淪落小品牌,泯與眾人,讓人唏噓,從宏觀層次分析,原因如下:
一、忽視資本的力量,傳統的商業思維做手機
魅族從2007年轉型做手機起,在2014年之前,一直是拒絕資本的,而2010-2014年,這段時間,正是智慧手機百舸爭流的黃金時期。魅族沒有利用自己在行業領先優勢,構築護城河,提高行業的進入門檻,最終只能被反超。
而小米呢,從一開始,就是藉助資本的力量,在玩手機。據其招股書顯示,小米從2010年9月,獲得A輪融資1025萬美元起,到2014年12月最後一輪逾15億美元融資,共經歷9輪融資,截止到2018年5月份,估值達到1000-1200億美元,是成立初期的400-480倍。
這方面,後來滴滴與快的、摩拜與OFO,就是很好例子,如若彼此沒有背後資本支援,早就被競爭對手吃得連殘渣都沒剩下。
魅族最大不幸,是別人都這麼玩,自己卻自恃清高,最終只能吞下惡果。
二、領導者急流勇退,錯過最佳時機
黃章選擇2010年急流勇退,雖然不知道其具體原因,但這段時間,卻是國內智慧手機爆發式增長時期,正所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企業更是如此。魅族的靈魂人物,在這個時候退居幕後,確實讓人惋惜。
企業再好的打法,如果沒有在正確的時間,用於擴大自己競爭優勢,不斷提高行業進入的門檻,一旦競爭對手,跨界而來,將會面臨一場曠日持久、艱苦的戰爭。
中國企業,最不缺的就是模仿能力,後來小米,華為,VIVO、OPPO就是很好的例子。魅族早期網際網路手機的玩法,如高性價比和粉絲經濟、飢餓營銷等,就是被雷軍發揚光大,乃至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到今天已成為智慧手機普遍模式。
如今,隨著智慧手機市場趨向飽和,行業的商業模式廣為人知,各品牌也都圈下各自陣地,魅族要想再度逆襲,雖然不說絕對不可能,但正所謂一步錯、步步錯,也確實沒有有想象中的那麼容易了。
-
3 # 這位同學叫曉雨
魅族最早的一家做智慧手機的廠商,在魅族M8的時候魅族享有非常不錯的口碑。隨後小米也進入了智慧手機行列,在智慧手機中小米掀起來一陣價效比跑分以及網際網路銷售的浪潮,那幾年小米幾乎可以說瘋狂的佔據著手機市場。
在當時黃章和雷軍的私人恩怨使得魅族和小米,成為了對比的物件。特別是在2016年魅族和小米的競爭其實已經到了白熱化,幾乎所有的魅族和小米大多數產品定位是相同,但是魅族所面經的問題是沒有處理器可用,使得產品的差異化很小,那一年的失誤也成了魅族的衰敗的原因之一。
魅族衰敗的開始其實就是在魅族Pro7系列釋出之後,魅族Pro7可以說沒有撐起魅族旗艦的稱號,而且由於定價過高,處理器用的過差,導致了口碑的崩盤。再加上魅族內部的問題,使得魅族在17年沒有一款可以拿的出手的產品。
還有就是魅族15的釋出並沒有想象中那麼給力,並且在營銷上出現了很多問題。
我覺得魅族復興其實很有希望畢竟魅族有一群忠實的粉絲,還有就是黃章以後將正式接管設計,如果再能有好的營銷,那麼魅族復興還是有希望的。
-
4 # 我來我見我在
已經不可能了。現在手機市場競爭非常激烈,沒有那麼多的市場空間給你佔領。你出貨量少,進貨量就少,是享受不到好的價格的,你的成本會升高的。所以像之前小米翻身的人很驚訝一樣。現在已經沒有這個市場空間了。
-
5 # 科客
魅族的沒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從輝煌到落魄,此前的魅族甚至一度是中國產手機的代表,是品質跟精緻的代名詞。然而有一段時間的膨脹期,比如說在2016年每月一場釋出會,也就是大家調侃的一年13場演唱會,各種造勢,各種炒作。一度迷失了自我,差點把自己起家的本身都丟了,所以才落到如今的田地。不過,魅族並沒有徹底的失敗,只是節奏稍微落後了一點點。
不管是內部管理混亂,還是高層戰略決策失誤。現今最重要的是找回自己的節奏。不過值得慶幸的是,在去年年底,魅族的精神支柱,創始人黃章已經宣佈迴歸,並且表示親自打造魅族15、以及魅族16週年系列。雖然現在的魅族15還是不盡人意,銷量遠遠不達預期,但是魅族的信心已經回來了,魅族16系列正在不遠的路上。可以說魅族16就是他們全族的希望。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要回到正軌的確是只能靠魅族16的成績,而魅族16也被曝光的差不多了,就產品而言,這系列的確有能力挽救一波魅族。除非魅族自己作死,不如就憑魅族16系列帶回來,還是相當有戲,不過以後的路還是很艱難,畢竟一款魅族16不足以撐起未來。
36氪獨家獲悉,魅族首席戰略官楊柘已於近日離職。一位魅族員工告訴36氪:“楊柘確實已經離職,整個楊柘系一夜之間全走了”。該員工還表示,楊柘的嫡系員工或被檢舉貪汙,或被收回權力,楊柘實際已被架空。此外,楊柘已經半個月沒出現在公司。昔日與小米齊名的魅族,現今為何如此衰退?
回覆列表
楊拓沒有離職,黃章7月6日(也就是今天)在魅族論壇上發信息說楊拓沒有離職,現在擔任魅族的cso。(圖36Kr)魅族的衰退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魅族銷量下滑和它的手機產品沒有跟上手機行業的發展有關。從小米16年底釋出MIX全面屏開始,手機行業進入了全面屏時代。所有的手機廠商都推出了自己的全面屏旗艦手機和全面屏千元機,雖說全面屏外形不太令人滿意,但是他們都跟上了行業前進的節奏。
魅族到今天都沒有釋出自己的全面屏旗艦手機,即使跟隨蘋果iPhone x的劉海屏也沒有釋出。你都沒有釋出手機怎麼可能有銷量?手機這樣的電子產品總不能讓使用者買一兩年前釋出的手機吧!電子產品的購買原則就是買新不買舊。魅族和高通的關係也影響魅族的銷量。魅族在高通的晶片專利費上一直不願意接受妥協,認為高通在專利費的定價上貴了,不願意付專利費給高通。你不付專利費,高通自然不賣給你驍龍處理器。高通的處理器又是在市場上能買到的最好的處理器。
沒有高通的處理器,魅族自己又不能設計,只有買聯發科和三星的,三星的處理器效能雖然不錯,但是數量供應不太足,魅族能買到的很少。聯發科沒有市場號召力,用了聯發科處理器的手機,消費者不太願意買單。
幾件事的重合造成了魅族今天的局面。這個局面的根源在黃章那裡,黃章是一個比較有個性的人,正因為自己的“任性”,沒有能處理好和高通的關係,又在全面屏來臨的時候自己又不願意妥協,認為小米mix的下巴和iPhone x的劉海都不能讓自己滿意,魅族又沒能力像OPPO、vivo一樣推出真正的全面屏手機。到今天還是有很多人喜歡魅族的,魅族在手機行業裡也帶來了很多創新。讓我們期待魅族能從新開始,用更多的創新重回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