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知行史話
-
2 # 發而為聲聲可聽見088
《國榷》是明末一位清貧秀才談遷,用畢生心血獨立自主完成的一部明代的斷代編年史書。
談遷(1593一一1657)年,原名以訓,字觀若,浙江省海寧縣棗林人。明亡清立,改名遷,字孺木。
《國榷》始編創於公元1621年,時年二十九歲,初步完稿於1626年。在1645明亡後,又續寫了明崇禎和弘光兩朝史實,書即將問世了,萬般沒有料到,1647年,遷年五十五歲,完成的書稿,竟一夜之間,被盜賊蹊蹺地悉數捲走,片紙不存,數十年燈下辛勤寫作成果損失殆盡。
他在《北遊錄》一書中題為《紀詠·夢中作》詩中說“往業傾頹盡,難難涕淚餘。殘編催白髮,猶事數行書“。1653年,談遷六十歲了,受聘義烏朱之錫之邀到北京作幕友,繼續蒐集明代史事,訂正《國榷》。從1647年起,艱辛奮戰十年,一部內容更加翔實,體例更為完善的《國榷》大功告成。
《國榷》這部史書,知道和閱讀人的不是很多,主要是此書從未有印本通行,只有少而又少的傳抄本。直到新中國成立後的1958年才由中華書局第一次排印出版。
《國榷》全書一百零八卷,卷首四卷。據談遷《國榷》義例,原稿分編百卷,現在我們看到的這部書是海寧張宗祥先生根據蔣氏衍芬草堂抄本、四明盧氏抱經樓藏抄本互相校補後重新編定的。
這部私著明朝編年史,按年按月按日記載作者認為應記的重要史事,起始元天曆元年(1328年)止束於明弘光元年1645年)。卷首四卷分作大統,天儷,元潢,各藩,輿屬,勳封,恤畹,直閣,部院,甲科,朝貢等門,是綜合性記述。為什麼取名《國榷》呢?清代著名學者黃宗義撰文的《談君墓表》有這樣一段敘述“……國滅而史亦隨滅,普天心痛。於是汰十五朝之實錄,正其是非,訪崇禎十五年之邸報,補其闕之,成書名曰《國榷》”。清代詩人朱彝尊所著《靜志居詩話》卷二十二記載談遷短文中也說他:”留心國史,考證皇朝實錄寶訓,博稽諸家撰述,於萬曆後尤詳,號為《國榷》”。道出了他就是為了糾正明代實錄中有幾朝實錄中有失實、謬誤,歪曲,偽陋,浮泛缺點,才立志發憤編撰的。
有人問:他有哪些精神和品質值得我們學習呢?
試答:一,談遷以一介布衣之力,孜孜不倦,發憤埋頭著書二十多年,即將完稿,卻不料被人盜走,心血化為泡影。但是,談遷面對如此巨大挫折,意志更加堅強,他不氣餒,又發憤重新編寫,從1647年起,又經過十年更加艱辛頑強的奮戰,一部更加翔實完備的《國榷》又重新誕生了。這種熱誠學術研究,努力儲存歷史史事,忠於國家民族的崇高精神,永遠激勵後來的人們。
二,《國榷》的整個編撰過程,是在官府之外,完全憑一已之力,節衣縮食,靠給人當慕僚,代寫應酬文字,以換取月俸錢,照現在說法是臨時打短工為生。談遷雖貧而有志,他鑑於《明實錄》多避諱失真,有的幾經刪節,竄改致使是非混淆。尤其是1644年明朝亡後,他更感到國亡史不可費,以愛國遺民的心願,編修明朝國史,寄託亡國的悲憤和為後來的人們提供歷史鑑鏡。他忠實地繼承和發揚了中國正直古代史
學家固有的”不虛美,不隱惡”,”好是正直,善惡必書“的優良傳統與凜然正氣。
三,談遷對歷史史事嚴肅求真的態度。
為了《國榷》撰寫符合歷史事實,不惜一改再改。例如記明末張春被建州俘虜事就改了多次。如對明太祖晚年猜忌功臣,殺戮功臣予以大膽直錄。當他寫明成祖殘殺方孝孺等人時深情地說“齊(泰),黃(子澄)方(孝孺),練(子寧)之慘,千載下為之魄悸”。談遷對明朝史事的蒐集,是竭盡全力的,除了曹溶,吳偉業,霍達以外,他訪問了故公侯的門客,降臣,宦官,皇親等等,把所聽到的所看到所走到的都記錄下來,和文獻一一核對。參考了二百數十家明代學者的著述,先後改了六次,歷時三十六年之久慘淡經營編成了四百多萬字的史書。因此《國榷》是一部信史。
-
3 # 文謙書院
關於您的問題,談遷著《國榷》,有哪些品質和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首先,就治《國榷》的治學態度上來說,談遷在著書過程中廣採溥引,遍覽私家著述,擇善而從,取捨嚴謹,秉筆公正,不以個人愛憎為務。他參閱“諸家之書凡百餘種,苟有足述,靡不兼收。
這充分體現了他嚴謹的治學態度,史學家秉筆直書的品質、勤奮刻苦的精神,以及求實務實的作風。
其次,就《國榷》一書成書時代背景而言,時大明滅亡,清軍入關。談遷提道:“男兒墮地,止此血性。為君父用,則有忠孝;為古人用,則有措舌;為二氏用,則有名理;為千秋百世用,則有青簡丹筆。”他放棄了科考,放棄了從政路線。走學術研究路線。其氣節是可貴的。沒有因亡國而沉淪隱居,轉而著書立說,相比消極避世而言,既能以所學報國,又不失氣節。在一點上的平衡上是指的學習的。
回覆列表
明代史學家談遷著《國榷》,有哪些品質和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談遷是個牛人!
如果我們現在用電腦打一篇文章,電腦突然宕機了,等我們把電腦折騰好重新開機發現原來打的檔案沒有了,你會怎麼辦?
一般情況下,我們只好重新打是不是?但如果你已經打了50萬字呢?相信大部分人一定是想方設法找技術人員去恢復。還有一小部分人不知道資料可以恢復的就只好坐在那裡哭了。無論是哪部分人,要他再重新敲50萬字,基本沒有這樣的勇氣。
談遷那個年代,沒有資料恢復公司。那個時候的資料都寫在紙上而不在電子裝置裡。
但他偏偏就遇上了這種“資料丟失”的事情,而且一丟就是50萬字。
至於丟失的原因,說起來就是因為一個字:窮。
因為窮,所以家徒四壁。那個放在架子最好的位置上的匣子就顯得特別顯眼。當小偷進來環顧四周發現沒有什麼可以拿的時候,順手就把那個匣子抱走了。
等談遷發現的時候,氣得那口老痰差點就噎住吐不出來了。
要知道,那匣子裡的可是他花了二十多年研究明史的成果。整整50萬字!
當時不像現在,可以坐在家裡在網際網路上查資料。否則,寫50萬字為什麼要花二十多年?他的資料都是靠走訪和借別人的書、家譜、族譜以及各種《志》收集起來的。要重新來一遍,談何容易?
但牛人就是不一樣。
在簡單尋找未果之後。談遷明白,唯一的辦法就是重寫,但必須要快,因為那些資料還在自己腦海裡,不需要再來一個二十年。
於是,他說:沒關係,我還有手。鋪開紙,馬上動手默寫。四年後,中國歷史上研究明代最完善最權威的《國榷》終於與世人見面了。
深深的折服!
要說談遷有哪些值得我們學習的品質,我覺得除了心懷天下,治史嚴謹之外。這種頑強的精神,遇到挫折直面的勇敢,更值得我們學習。(PS:司馬遷的父親叫司馬談,談遷的名讓我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