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注視這視界

    為什麼不喜歡徐崢呢?要知道山爭哥哥連頭髮都沒了,只剩下我們這些不到九億的“蒸飯”了啊。

    雖然徐崢沒有頭髮,但他能昇華啊。

    雖然徐崢現在大腹便便了,但他也曾經“貌美如花”過啊。

    你說說看,這樣上得廳堂,下得廚房的徐崢,有什麼理由不喜歡呢?

    更重要的是,他為我們奉獻了多少精彩啊:《春光燦爛豬八戒》、《李衛當官》、《人在囧途》、《無人區》、《幕後玩家》......當然還有少不了的《我不是藥神》。

    對於同行,他能保持一種客觀的心態,能發掘別人的優勢與長處,今年的春節檔電影,徐崢力贊《紅海行動》、《唐人街探案2》,謙虛的態度,才能讓他保持一貫的水準,當你以為他江郎才盡時,他總能重新整理你的認知。

    所以,喜歡徐崢還需要理由嗎?不需要吧。

  • 2 # 阿蘇侃娛樂

    我喜歡徐崢,最重要的一點是因為他帶給了我們很多的快樂和歡笑。他是一個既有才華又不失幽默感的導演、演員。

    阿蘇記得小時候看的最多遍的電影就是《人在囧途》系列了,感覺徐崢和王寶強簡直是天作之合,一個負責傻里傻氣的表演,一個負責正經人的形象。王寶強經常用一般人不能理解的思維行動帶給徐崢各種災難,逗得我們前仰後合。他親自執導的《泰囧》與《港囧》更是延續了這種風格,黃渤的加入也讓他的電影更具吸引力。三個臭皮匠,能頂諸葛亮,何況這還是三個演技派呢?

    不要以為徐崢的才華就僅限於出演這些幽默電影了,除了類似《人在囧途》的喜劇片,徐崢還是非常擅長參演懸疑劇的演員。為了更加符合《無人區》中律師的形象,他放棄了那“聰明絕頂”的光頭,留起了飄逸俊朗的長髮,這一點非常值得敬佩。徐崢這種演員,好像專門為演習而生,無論是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小人物,還是事業有成的企業家,亦或是心裡邪惡、貪婪的小人物,他都可以輕鬆出演,毫不費力。

    最初認識他是透過電視劇《春光燦爛豬八戒》,那個時候還小,總覺得他演的豬八戒沒有肥頭大耳,反而是消瘦中帶著可愛,第一次顛覆了豬八戒這個形象。但正因此,他的豬八戒也成了一代經典。轉型大熒幕之後,他也沒有忘記老本行,經常出演一些電視劇。《大男當婚》、《生逢燦爛的日子》也受到某些年齡段的觀眾喜愛。

    近期,由他主演的電影《我不是藥神》口碑爆棚,點映票房房就已過億,豆瓣評分更是達到了可怕的9.1分。2018春節檔是三足鼎立,這次的暑期檔就完全是一家獨大了,《我不是藥神》目前有希望最接近《霸王別姬》和《活著》的唯一影片。徐崢加油!

  • 3 # 韓松落

    在《我不是藥神》上映後,木遙在微博上寫了一段話:

    想到一個關於徐崢的事。 我沒看過豬八戒也沒看過X囧。我真正看過的他的戲其實只有一部:十幾年前上海話劇藝術中心排的法國話劇《藝術》,一部只有三個人的純靠對白的戲。 怎麼說呢,我看的話劇不少,人藝的國話的小劇場的都看過,但還是被震住了。 太好了!當然原劇本也真的好,同臺的演員也很好(我記得有林棟甫,典型的海派演員)。但徐崢確實給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十幾年過去了,這場戲仍然可以排在我記憶裡的舞臺表演的前三名。 所以後來看他在另一種意義上功成名就,只覺得這才是真·人生偶像:這麼有才華了還這麼會賺錢,賺這麼多錢了才華還沒丟,上哪說理去。

    在很多人心目中,徐崢是電影大亨,是浮華的偶像,這段話卻讓我們回到起點去認識他,一個有才華的演員,一個有生活底色的演員。

    2

    徐崢生在上海,長在上海,中學讀的是上海市第二中學,這是一所有文藝特色的中學,市二影視團和市二文學社,在上海都很有名氣,胡歌和左溢,也是這所學校出來的。

    徐崢說:“這一帶太熟了。”“我完全是在上海長大的。小時候,就住在那邊……”徐崢手斜著一指,“常熟路。”“小學是安福路第一小學。”手又往正前方一指,“靠近安福路。初中在市二中學,永康路。高中在黎明中學,人藝對面。然後上海戲劇學院。畢業了,單位在話劇藝術中心。”

    上海市第二中學,距離上海人民藝術劇院不遠,所以徐崢經常去人藝看話劇,後來大學上的是上海戲劇學院,畢業後也是在上海話劇藝術中心當演員。《藝術》就是他在2001年參演的,當時連演15場,也是個挺好的成績。

    而上海,是中國電影的發祥地,上世紀初的電影思潮、電影運動,都和上海文化界有著密切關係,有明星、天一、聯華、藝華、新華、國泰、崑崙、文華等等著名電影公司,1949年前的3000部中國產片,有80%出自上海,我們今天還記得的優秀電影和電影人,多半來自上海。1950年代以後的香港,其實也是上海的影子,繼承了上海文藝傳統,尤其是電影傳統。1980年代以後,中國電影再度復興,上海電影在其中佔了非常大的權重。

    上海電影的氣質,歸根到底,是市民文化,就像張愛玲說的那樣,“文理清順、世故練達”,“上海人是傳統的華人加上近代高壓生活的磨練,新舊文化種種畸形產物的交流,結果也許是不甚健康的,但是這裡有一種奇異的智慧。”

    徐崢一直以來塑造的人物形象,就有著濃濃的上海風骨。他扮演的通常都是小人物,有自己的精明算計,同時也有大都市人的開闊寬容,既有利弊權衡,但是在關鍵時刻又能做出大局為重的選擇。

    他牢牢地把握住了上海文化的這根脈搏,參照了日常生活中所見的很多人物,他所塑造的一系列形象,於是真實可信,有血有肉,有非常濃厚的生活底子。

    但所謂上海氣質,在此刻,又何嘗不是一種中國氣質。經過多年的運動之後,華人重新返回世俗生活,努力在世俗生活裡找到美,在市民文化裡找到安慰,那種世俗氣質,成了多數人的追求。所以,人們並不認為徐崢是個上海演員,而是順理成章地把他當做“國民演員”,在他出演的角色裡,找到共鳴。

  • 4 # 影視口碑榜

    《我不是藥神》之所以引起如此大的反響,還是和它本身所詮釋的主題有關,這部電影是很典型的“小人物逆襲”的作品,因為他的主角更貼近現實生活中的你我,所以才會更容易引起大眾的共鳴。

    《心花怒放》是2014年國慶檔的一部影片,雖然4年過去了,但這部電影還是能經得住時間的推敲的,即使現在回頭翻看這部電影,也還是會心生感嘆!

    《心花怒放》是由黃渤、徐崢領銜主演,講述的是兩個中年男子,在經歷了生活的挫折後,一路南下開啟了一場“獵豔”之旅。

    《心花怒放》定位的是一部喜劇,但觀眾卻可以在看劇的過程中收穫震撼人心的觸感,而黃渤和徐崢詮釋的小人物形象也是深入人心,他們所經歷的生活雖然有些匪夷所思,但最終他們對待愛情、生活的態度還是會獲得大眾的認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那些經歷過生死的人,看透了哪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