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是胖晴呀

    諾蘭是一名國際大導演,1970年出生於倫敦,是好萊塢導演界中著名的年輕導演。電影《記憶碎片》是諾蘭的成名作,獲獎無數,真正讓觀眾認識到諾蘭的是系列電影《蝙蝠俠》,諾蘭塑造的充滿黑暗氣息的《蝙蝠俠》系列電影成為迄今為止最具深度的超級英雄電影。《盜夢空間》、《星際穿越》等都證明了諾蘭是一個極具創新精神的導演。

    李安出生於中國臺灣,大學聯考(高考)第一年落榜,後來去了伊利諾伊大學,他的畢業作品《分界線》獲得了紐約大學最佳導演獎和最佳影片獎。可以說是個天生的導演。

    早在1995年,李安的《理智與情感》就為他贏得了奧斯卡金像獎的7個提名,最終獲得了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柏林“金熊”等多個獎項。之後,1999年拍攝的《藏龍臥虎》更是讓他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之後,他就像開了掛一樣,《斷背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分別給他帶來了奧斯卡金像獎和最佳導演獎。他也是亞洲首位獲得兩個金像獎最佳導演獎的人。2001年,宇宙中多了一顆叫李安的小行星。

    2006年,被《時代週刊》評為“影響世界的一百人”。2009年,美國《娛樂週刊》將其列為“當代最偉大的50位導演。”

    一直到2013年,他一共獲得兩座威尼斯電影節金獅將、兩座柏林電影節金熊獎、三座奧斯卡金像獎、四座金球獎和五座英國電影學院獎。能有這麼多的榮譽的華人導演,他是第一位。

    近期他又獲得了一項榮譽。美國導演工會終身成就獎,工會主席稱之為傳奇導演。

    不管怎麼樣,作為一位華人希望中國能多一些這樣的好導演,能夠排出更多優秀的影視作品

  • 2 # 嘮嗑侃電影

    首先說明一點,無論李安還是諾蘭,都是國際知名的頂尖導演,而且是兩個風格完全不同的導演。

    如果硬要分個高下,那麼我就從藝術成就和商業成就兩個方面來講吧。

    先來說說藝術成就,我武斷的以獎項來作為評判標準。

    在電影圈,有3個最具影響力的國際電影節,都在歐洲,分別是戛納國際電影節、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和柏林國際電影節。

    此外,還有好萊塢一年一度的奧斯卡頒獎典禮。

    咱們來看看兩位導演在獎項方面分別取得的成績,在這裡我要提前說明一下,兩位導演都是具有編寫劇本的能力的,所以獎項還要包括編劇這個獎項。

    首先來看諾蘭:

    在歐洲三大電影節方面:

    諾蘭從未獲得夠一次獎項,也從沒有拿過一次提名。

    當然,這也跟他拍攝的影片風格有關,歐洲電影節比較注看重電影的藝術性,但諾蘭拍攝的更多都是型別片,更注重商業性。

    再來說說李安:

    歐洲三大電影節方面:

    李安憑藉《喜宴》和《理智與情感》兩次獲得過柏林國際電影節的最佳影片,憑藉《斷背山》和《色,戒》獲得過兩次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的最佳影片。

    此外,他還憑藉《冰風暴》和《製造伍德斯托克音樂節》兩次入圍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奧斯卡方面:

    李安憑藉《斷背山》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兩次獲得最佳導演,憑藉《臥虎藏龍》獲得最佳外語片(華語片唯一),並提名最佳導演和最佳影片,並因《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提名最佳影片。

    綜上,可以說在獎項方面即藝術成就上,李安遠勝過諾蘭。

    那麼在商業城就上,即票房方面呢?

    諾蘭:

    從出道至今,諾蘭一共指導過10部電影長片,其中包括《蝙蝠俠三部曲》、《盜夢空間》、《星際穿越》、《敦刻爾克》等多部商業大片。 其中《蝙蝠俠:黑暗騎士》與《蝙蝠俠:黑暗騎士歸來》兩部影片的全球票房均突破了10億美元大關。 《盜夢空間》、《星際穿越》和《敦刻爾克》的票房成績也十分出眾。

    李安:

    相比之下,李安電影的票房成績就遜色很多。 在他執導過的影片中,票房最高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全球票房也僅有6億美元出頭,更不要提早期拍攝的華語片了。 所以,在商業成就方面,可以說諾蘭完勝李安。

    最後,嘮嗑再強調一次,李安和諾蘭都是十分出色的國際大導演,而且兩人的風格也十分不同,一個注重商業,一個注重表達。從目前來看,李安最近的兩部影片《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和《雙子殺手》無論在獎項還是票房上的表現都很差,而李安今年已經65歲了,他的精力還能不能拍出更好的作品猶未可知。而諾蘭,他上一部作品《敦刻爾克》全球票房超過5億美元,讓投資方華納狠狠的賺了一筆,並且還在奧斯卡收穫良多。另外,1970年生人的諾蘭才49歲,他的時代還在繼續,但是在藝術成就上,恐怕也很難超過李安了。

  • 3 # 音樂碗

    我們可以從三個方面來判斷:

    一:諾蘭的黑點主要在於沒有李安的兩次奧斯卡最佳導演獎。我覺得IMDB和豆瓣的評分比奧斯卡更能說明問題,而諾蘭這麼年輕,卻在IMDB前250名足足佔了7席,他總共拍了9部電影!

    主要論點如下:

    1、奧斯卡的主調就是藝術片,我的看法就是趨向於文學性,這就背離了電影這種藝術的基本特點。

    2、奧斯卡每年評選一次,在歷史長河之中就註定會有失公允,因為好的片子不會每年定期一部,比如94年的《阿甘正傳》和《肖申克的救贖》,再比如近幾年的《一次離別》和《金陵十三釵》,遺珠《肖申克的救贖》和《金陵十三釵》難道不夠優秀?和某些年份的最佳對比是綽綽有餘了吧。於是在好片扎堆的時候奧斯卡要忍痛割愛,在爛片成群的時候又要矮子選高,如此它們會顯得越來越雞肋。

    3、imdb前250名和豆瓣前250排名是目前國內通用的最權威的兩個維度,這是大眾評分,有理有據,有偏見有極言,但綜合起來之後會形成一種強烈的、一致的聲音。而且它不分年份,不分電影型別,彌補了科幻片在獎項中的弱勢。

    二:劇本對於一部電影的意義。劇本是一部電影的靈魂,拍攝手法是調味料。

    1、李安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的兩部電影分別是《斷背山》和《少年派》,而這兩個均是來自於改編。反觀諾蘭,《盜夢空間》、《星際穿越》、《致命魔術》、《記憶碎片》、《追隨》均是自己編劇,這個成就其他導演只能望其項背。

    2、拍攝手法諸如剪輯和懸念運用、想象力、臺詞等,對於李安來說其實是毫無優勢可言,李安的內斂使得他的某些思想顯得無力。

    三:對於電影的貢獻。

    李安是我們的驕傲,這點無可厚非,但是他現在的對手是諾蘭,那個獲得無數讚歎,掀起無數頭腦風暴的偏執導演。他拓寬了電影的廣度,使電影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多線敘述,倒敘,疊敘,他的電影有很強的實驗性。李安更像一個很溫和的長者,對故事娓娓道來,電影沒有特別的標籤,不參雜明顯的個人風格,始終在服務於劇本和特效,不具備辨別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對於柯潔來說,應該怎樣看待網上的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