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商務新觀察
-
2 # 夜雨綿綿不止
傳統的銀行理財,一個高階客戶創造的利潤,可以超過很多普通客戶的很多倍,如果把銀行的理財門檻降的太低,則會有大量的小客戶,他們也服務不過來。
而網際網路理財改變的渠道,理財產品藉助於網際網路的便捷性,則可服務性較大。
網際網路理財的基本理念就是,當投資次數為無窮大時,哪怕每次只投資很小的數額,也可以形成巨大的投資額。
網際網路理財的誕生,打破了幾百年傳統的理財模式,讓錢生錢不在是有錢人的特權,理財走向了大眾化。
-
3 # 財來不會晚
去年7月份銀保監會發布的“理財新規”中對銀行理財做了一些改變,其中把銀行理財起投金額從5萬元降低到1萬元,所以題主說的銀行理財要5萬元起購是不確切的。
為什麼銀行理財要1萬元起購呢?監管規定的,銀行按照執行就行了。降低銀行理財門檻對大部分工作不久的年輕人影響比較大,還有對低收入人群也比較意義,讓他們能夠參與到銀行理財產品中來,減少購買非正規金融機構理財產品的機會。
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比較低,好在風險不高,以往使用者購買銀行理財產品只看預期收益率,到期就要拿到這麼多利息。現在資管新規要求打破剛兌,理財產品也要淨值化,以後買的理財每天淨值上下波動,相比較固定收益率,投資人能更直觀的感受到理財產品風險。
網際網路理財產品1000元起購,有些甚至零門檻起購支付寶定期理財產品基本上都是1000元起購,支付寶只負責銷售,提供理財產品的是各家金融機構,如下圖的產品是國壽養老保險提供。
P2P理財門檻更低,基本上50元就可以投,各家平臺規定不同,沒有統一標準,另外同一個平臺的不同產品起投金額不同也很常見。
-
4 # 立馬財經
網際網路理財產品1000元即可購買,為何銀行理財卻5萬元起購呢?
不同產品有不同的起購門檻,很正常的。這個是產品要求也是監管要求。
貨幣基金的話,是0.01元起。
銀行理財的話,有1萬起的,也有5萬起的,更高的也有20萬起的。
私募,信託等等需要100萬起,同時需要透過合格投資者評估。合格投資者:私募性質的資管產品合格投資者需要500萬家庭金融資產證明(注意是證明,而不是宣告)+300萬家庭金融淨資產證明,或者個人年收入連續3年40萬。
公募基金的話,很多都是1000元起的。公募基金的基金淨值每天公佈,參與方式簡單便捷,參與的門檻低,退出也沒有鉅額的違約損失。
智慧存款產品,從起存金額來看,單筆最低50元起。且在利率方面比普通定期存款更有優勢,有些民營銀行提前支取的收益都能達到4.5%,連續持有滿5年最高可獲得4.9%的利率。
-
5 # 睿思天下
一般來說,網際網路理財產品確實購買門檻較低一些,而銀行理財好多購買門檻較高,這是一個產品定位的問題。下面來分析一下。
銀行理財門檻定位較高銀行理財在銀行裡面定位門檻就比較高。一般銀行系統金融理財產品非常多,因此,銀行必須把所有產品的年利率調整好,每個產品都要做到準確定位,這樣才能夠促進銀行的良性發展。大型銀行系統裡面擁有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大額存單,通知存款,還有銀行理財產品。這麼多的產品,銀行肯定會根據產品定位設計好不同的年利率,也會設定不同的購買條件的。
理財產品在銀行裡面屬於比較高階的產品,因此都會有一定的門檻限制,一般來說,,門檻越高,收益率也就越高。比如下表是建設銀行最新發行的理財產品利率表,從中可以看出來,一款357天的理財產品,10萬起購,預期收益率達到了4.3%。有一款,1萬起購的364天的理財產品,年利率為3.25%,起購金額為1萬元。
網際網路理財產品門檻較低網際網路理財產品門檻低,才會有人買。網際網路理財產品作為銀行理財產品的競爭者,本來就是面臨著銀行的強大實力的競爭。網際網路理財產品要想跟銀行理財產品競爭,必須提高利率,降低起購金額,這是毫無疑問的。否則,投資者為什麼不買大型銀行的理財產品,而買你的呢。
比如下表是民營銀行新型存款產品利率表,從中可以看出,一款5年期限的存款產品,持有滿5年,年利率可以達到5.8%,起存金額為1000元,起購金額較低。還有兩款五年期的定期存款,存滿5年年利率為5.3%,這兩款產品的起存金額僅為50元。
綜上所述,銀行理財產品一般定位較高,因此起購金額一般高一點。而網際網路理財產品想要拉住客戶,必須提升年利率,降低購買門檻,這樣才能夠更好的跟銀行競爭,吸引客戶購買。
感謝閱讀!
回覆列表
網際網路理財產品和傳統銀行理財產品之間的區別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低門檻。比如您說到的1000元和5萬元的巨大差異化。而投資門檻較低甚至零門檻也正是網際網路理財的優勢之一,否則也無法從傳統銀行手中“搶食”。
比如說,2013年6月餘額寶的上市,經過短短几年時間的發展,已經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單隻貨幣市場基金,截止2018年年底,餘額寶系總規模突破1.94萬億元。其中天弘餘額寶基金一家獨大,達到了1.13萬億元。
而在餘額寶壯大的過程中,恰恰是吸納了很多原本就屬於銀行的存款部分。由於餘額寶等網際網路“寶寶類”產品的不斷湧現,給銀行造成了不小的攬儲壓力。近年來,銀行存款餘額儘管還在保持高位,但增速已有所放緩。就在今年的年報報告會上,建行首席財務官(CFO)許一鳴曾說,“現在第三方金融科技公司拼命讓銀行客戶不再接觸銀行,給銀行的攬儲帶來很大的壓力”。
如果餘額寶等網際網路理財產品,也同樣與銀行傳統理財產品的投資門檻一樣保持5萬元,那肯定不會現如今的規模,也難以取得這麼飛速的發展和影響力。我們知道餘額寶的轉入資金通常只有0.1元起,幾乎就是零門檻了。另外,餘額寶在業務上也同樣進行了創新,推出貨幣市場基金的T+0模式,在2018年6月6日前,餘額寶單賬戶當日快速贖回額度為5萬元,後來調整為1萬元。這就給普通投資者的流動性需求帶來了極大便利。不像銀行的傳統定期理財產品都有一定的封閉期,在產品存續期內不能提前兌取。
總之,作為後起之秀的網際網路理財產品,除了零門檻、流動性高之外,還特別注重提高客戶的體驗服務。這與銀行過去的低效率、低品質服務和不重視使用者體驗截然相反。銀行之所以設定5萬元以上的投資門檻,主要還是從門檻上將普通儲戶與投資者劃分開來,這確實是不便於更廣大普通老百姓的投資。而網際網路金融服務則是踐行普惠金融的理念,讓全民理財成為可能。餘額寶就是這樣做到的。不過根據理財新規的相關規定,部分銀行的傳統理財產品門檻已經從5萬降至1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