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Allan的逗媽
-
2 # 膽汁質談育兒
孩子不聽話怎麼辦
(1)鼓勵自主性 在父母允許的空間內,鼓勵孩子自己做決定,自己動手。比如自己選擇穿什麼衣服,自己來穿衣服。
(2)有限選擇 將給孩子自主的空間以有限選擇的方式呈現出來。比如將不合季節,不合場合的衣服收起來,只把自己能接受的衣服留給孩子自己挑選。
(3)真誠的尊重 很多家長,在自己並沒有真心想徵求孩子意見時,習慣用疑問句向孩子表達尊重。 比如已經該睡覺了,家長卻問孩子「要不要睡覺啦」。實際上,家長並沒有想給孩子選擇,但孩子會誤以為自己有選擇,於是互相耗費精力糾纏起來,產生不必要的挫敗感。 真誠的尊重孩子意味著家長只在自己真心能接受的範圍內給孩子發揮自主性的空間。
(4)溫柔而堅定 在孩子出現對抗行為時,父母要像子宮壁一樣溫柔地堅持設好的邊界,並幫孩子處理產生的負面情緒。
-
3 # 寬厚在長大
在道理講不通的時候其實已經有點晚了,但2歲還來得及,3歲前是培養孩子性格的關鍵時期,我覺得家裡一定要有個黑臉,先用權威改變他的做法,再進一步教育。
-
4 # 雲朵媽媽育兒
我也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平時也特別注重科學育兒,關注孩子每個時期的身心健康發育。
作為新手媽媽,孩子成長時期出現的的每個問題都會讓媽媽頭疼。建議媽媽平時多看一些育兒方面的書籍,特別是可以學習一些兒童心理學。
育兒其實就像打仗一樣,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瞭解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為什麼會有不同的行為習慣,才能對症下藥的教育。
今天就結合我自己的育兒經驗,說說孩子在兩歲這個關鍵年齡期該怎麼教育。
首先孩子在兩歲左右就會開始顯示出各種"叛逆"來,當然我們家長不用盲目批判孩子的叛逆行為。
我認為孩子自我意識不斷成長的過程,就是從叛逆開始的,孩子會開始說"不"。而且是各種"不""不要"
你說這個鞋子好穿,孩子偏不。不要不要大哭
你說不能搶小朋友的玩具,孩子偏不。不然就大哭
你說零食,糖果不能吃太多,孩子偏不,不然大哭
。。。。
各種不要,各種哭鬧。
很多父母可能都不理解,但是我們如果認識了孩子的行為心理學,就會明白為什麼會這樣。
兒童行為心理學認為孩子在學會走路開始,其實就是要脫離束縛的第一步。孩子的心理自我意識也會開始快速的發育,發展,開始有了自己的喜好。開始有了自己的主見。所以孩子會在兩歲左右開始對各種事情說不,這不要,那個不要,稍不滿意就會大哭。
所以在孩子兩歲階段出現這種種行為,首先我們父母要理解孩子,這是每個孩子成長階段的正常行為。
除了理解,還要尊重孩子,只要孩子說的 "不" 是合理的,即使是有違家長心意,也要支援孩子,鼓勵孩子。
當然除了支援孩子的合理要求,也要對孩子不合理的要求說不。這個階段的孩子是沒有規則,對錯意識的,所以我們的家長要幫孩子逐漸建立規則,規矩意識。
比如對孩子不合理的要求,要口氣溫和,但是行為堅決的說不行。剛開始孩子一定會撒潑打滾,但是記住一定不要妥協。
反正我教育的辦法就是既不生氣,更不會打孩子,你哭你的,但我始終就一句,寶寶你的要求是不合理的,不行。你要哭就好好哭。有時候一哭半個小時,但是我一定不會妥協,。等孩子哭完,哭不動了,在安慰抱抱孩子,告訴他這樣是不好的行為。
一般來說,孩子哭鬧幾次以後,就會有建立起這種規則意識,知道再哭也是不行的。
所以綜上,教育孩子的各種叛逆行為,我的原則就是,合理的一定鼓勵支援,不合理的一定要堅持原則。長此以往,孩子就能樹立正確的行為觀念。
-
5 # 今夜的星辰ymc
孩子才兩歲,是剛剛牙牙學語的時候,頑皮和任性是在所難免的。此時孩子心智尚未成熟,大人說的道理他肯定無法理解呀!你其實可以這樣做。
一、以身作則、潛移默化
孩子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大多是模仿家長的表現的。特別是兩歲左右的孩子,模仿能力特別強。所以,家長對幼兒的教育不能停留在嘴上,而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做給孩子看。比如,尊老愛幼、說話文明、勤勞刻苦等,父母都要在孩子面前踏踏實實地去做,這樣孩子耳濡目染之下,就能變得乖巧聽話了!
二、冷靜對待孩子的無理取鬧
當孩子由於無禮要求沒有得到滿足而哭鬧打滾時,父母既不要謾罵呵斥,也不要又哄又騙,可以採取冷處理的方法。就是任憑孩子哭鬧,不去理睬,從小就要讓孩子知道無理取鬧是得不到別人的同情和幫助的。
三、換個環境,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如果不忍心孩子長時間的哭鬧,也可以默默抱起孩子,到一個新的環境中去。比如,孩子要玩危險的遊戲,父母就可以迅速抱起孩子,到一個相對安全美好的環境裡,向孩子介紹鳥語花香是多麼令人心曠神怡、小草和樹木是多麼鬱鬱蔥蔥,和孩子一起學鳥叫,一起聞花香,一起在草地上奔跑……
綜上所述,面對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家長不能採取簡單粗暴的方法,而要採取積極有效的方法去引導孩子、感化孩子,從而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
6 # 歆歆媽媽
首先作為家長應該知道並且瞭解,孩子每個階段的發育特點。
2歲左右的寶寶,自我意識開始變得強烈,寶寶已經有豐富的內心世界,他有想要的東西,會開心,會生氣,會害羞,但是因為語言表達的能力有限,他難以讓別人明白自己的所想所需。常常表現出發脾氣,執拗。會進入人生的第一個叛逆期,作為父母,首先要接受孩子現在的狀態,並且肯定孩子現在的行為是一種正常的生長階段。才兩歲,眼前的世界對於這麼大的孩子來說,還有太多需要探索學習的東西,作為父母一定要耐心對待。
反過來說,孩子是家長的一面鏡子,父母的行為方式,會反射到孩子那裡去。所以改變孩子從改變自己開始。
如何管教呢?
1⃣、不可以太過民主,凡事給孩子侷限性的選擇,比如兩種選擇“你吃米飯還是麵條?”如果孩子給出額外回答,告訴他,這不在選擇的範圍內。並且嚴肅的重複給出的選項。
這樣一方面可以引導孩子,另一方面給了孩子選擇的權利,他會感覺得到了尊重。
2⃣、給孩子示範正確的積極的表達方式,多用肯定的語言和孩子交流,比如“好啊……但是……”,避免說出,“不要,不行”的詞語。當孩子有不合理要求的時候,家長可以直接把話題轉開,分散他的注意力,用其他事情吸引他。如果孩子依舊不依不饒,那就溫柔且堅定的告訴孩子不可以這樣做的原因和後果。
回覆列表
先明白孩子想幹什麼?如果是好意,那就告訴他正確的表達方法。如果是不安全或者無理取鬧,就用態度明確表示“不行”,再哭再鬧都別妥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