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竹帛流芳
-
2 # 廚房小丹
我來翻譯一下這個問題:你愛吃啥?
我愛吃:紅燒肉,糖醋排骨,西紅柿炒雞蛋,鐵鍋燉豆角,生鮮三文魚,四川牛油火鍋,奶油菠蘿包,潮汕牛肉火鍋,烤乳鴿,牛排,披薩,燒烤,陽澄湖大閘蟹,喝喜茶,飲早茶 腸粉,羊肉泡饃......
如果用列舉法,我能給你寫一個2019版報菜名,在我心目中,美食太多了,多到不分南北,多到不分國界,多到不分高低。有些人吃東西愛逼格,有些人吃東西愛味道,有些人吃東西愛文化。而我就是有些人。
正因為如此,我就去拍影片,去學習,去記錄我認為好吃的東西。這些年我走南闖北,接受了很多南方飲食,吃上癮了腸粉配辣椒醬,愛上了新鮮的潮汕牛肉,粉了海鮮大排檔。但也仍然愛家鄉的鐵鍋燉大鵝,啤酒和燒烤。漸漸的我對美食的認識也不再侷限在味道何如。它承載的文化,在當地飲食的地位,和吃它的環境,都會在讓我愛上它的同時增加一份好奇和求知。
哦對了
我愛吃:紅燒肉,糖醋排骨,西紅柿炒雞蛋,鐵鍋燉豆角,生鮮三文魚,四川牛油火鍋,奶油菠蘿包,潮汕牛肉火鍋,烤乳鴿,牛排,披薩,燒烤,陽澄湖大閘蟹,喝喜茶,飲早茶 腸粉,羊肉泡饃......
他們,都是美食。
-
3 # 內蒙臨河姜三哥
古往今來,吃一直是我們華人心中的第一大事,老祖宗留下來的許多話都把吃放在第一位,所謂“民以食為天”,“食色性也”,由此可見吃我們來說多麼重要,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吃越來越講究了。大家已經不再滿足於吃飽,而是要吃好。於是對食物的色、香、味兒的追求提高了,食物也隨之改稱為美食了,那麼到底什麼才能稱為美食呢?
什麼樣的食物才算得上美食?之於不同的人,答案應該是不同的。清朝皇帝的一餐,隨從僕人幾十人前前後後侍候著,一百二十道菜鋪將開來。為了體現帝王的無上尊貴和皇家風儀(也有說是為了防被毒害的),每道菜也只嘗一兩口,絕不能超過三口,甚至有的菜只是擺上來看看充數的,叫做“看盤”,一口不吃看也未必看就被端下去了。單從這件事上,我一點也不羨慕做皇帝。不管多好吃的東西,一大堆人看著你吃,你能安心享受食物帶來的美好嗎?為了保持威儀,即使再愛吃的東西,也不能隨便吃,這有多可憐!
所以,縱使皇上吃的那些食物選用了多麼上乘的食材,經過了多少道工序的精雕細琢,味道有多麼的妙不可言,因在它們最美好的時段與之相遇的第一人——皇上無法細細品味,那這些珍饈美味也算不得真正意義上的美食。道理正如王陽明所說的賞花:“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我以為,食物,只有遇到吃得酣暢享受之人,才真正成其為“美食”。
我做的牛肉麵,各位看官看到有沒有想吃的衝動,我自己認為美食可以是花了好多心思好多時間炮製出來的,也可以是簡單到不能再簡單的。比如為了了得到了一碗湯汁濃稠、味道鮮美的牛肉麵,我用了三天的時間來做準備。將牛肉24小時浸泡,以期徹底去除血水;再用各種料喂制24小時;第三天,再用上半天的時間小火慢燉,燉出一鍋香噴噴入口酥爛的牛肉來;第四天,終於可以將這大塊的帶筋牛肉和著鮮香的原湯來做好吃的牛肉麵了!
有心情有時間的時候,製作美食是一種享受。但在很多時候,美味卻並不需要多麼複雜。一個熱乎乎的大饅頭就著一根大蔥,或是一塊紅方,嚼在嘴裡面香四溢,因為配菜簡單,饅頭的面香更容易突顯出來;或者又如一碗清粥配一碟鹹菜,簡單到不能再簡單,但也覺得是人間美味,無比滿足與享受。這也正應了蘇軾的詩句: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記得小時候看過一個電視劇——《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張大民說:“餓了的時候,一碗熱湯麵,再拍幾瓣蒜,嘿!沒有比這更幸福的事了!”
什麼樣的食物算是美食?關鍵還在於一顆美食的心。
-
4 # 吃遍鄭州
上中學後就離開家鄉,住寄宿制學校,每個月回家一次。那時候最喜歡的就是學校外面賣的裹涼皮,覺得真是美味,任何美食都比不上。所以宿舍的窗戶系一根繩子,小攤老闆裹好涼皮,裝個袋子,綁好拉一下繩子,我們提上來,一宿舍人天天樂此不疲,無論颳風下雨。
後來外出求學,每個月爸媽寄過來的生活費,都是在月初就花的七七八八,各種護膚品,花裙子,日子過得緊巴巴的,所以學校大食堂的油潑辣子面,白菜豆腐蓋澆飯就成了我的一日三餐。偶爾開開葷,跟同學去吃一份大盤雞,6個人,要6份面,拌到沒一點湯汁,那叫一個香啊。
後來工作了,生活也寬裕很多。那時候特喜歡帶爸媽出去吃飯,什麼牛排披薩,日料壽司,龍蝦燒烤,川菜湘菜,現在想想也才理解,為什麼每次爸媽都不想出去,一是怕花錢,二是吃不慣啊。
大魚大肉的,應酬多了,聚會多了,腰也圓了粗了,才開始講究起來粗茶淡飯,喜歡在不忙的時候煮個茶,整個瓜果蔬菜。卻越發的想念老家早上的玉米湯,中午的燉菜,晚上的清粥小菜,以及應季的野菜,還有過節時候才做的臘腸臘肉......越想越香啊!
原來,時間最美味就是你擁有時候不覺得珍貴,一旦難得手就異常想念,就像想回而不得回的故鄉,那裡的一粥一飯,一葉一草都變得可愛而美好。
所以啊,美味佳餚啊,就是那些你念念不忘的味道,還有想追追不回的過去。
-
5 # 大美美逛吃記
離開家了覺著父母做的飯是做美味的
畢業了覺著學校食堂的菜是最美味的
結婚了覺著老公給做的菜是最美味的
-
6 # 家客同城
這個其實一直都有答案的,就是色,香,味,意,形,都滿足就是絕對每食了,它與人體的五官和慾望相對應。
這也不是死的,而是靈活的,就像喝茶一樣,有人愛某種色味的茶,和不同的茶具,這種個人的偏好,就更容易把握他對美食的認可。
所以,在大範圍的色香味意形的基礎上,對高階的人可以,投其所好。與他的喜好追求想對應,口感像應,這就是他平生最愛。當追求達到後追求會有變,色香味不變,但在意形上要做相應調整,有大道至簡的趨勢。
對於層面低的,色香味就足以稱美食了,略加好的環境,精美的餐具,就可能是平生僅見的美食,所以,有大方向的色香味意形的包含,又有因人而異,因地制宜,因時勢而異的對應,基本能以一藝滿足所有人。而且都能達到他認可的美,眾口難調,就用一口一調想應。
-
7 # 諸葛不孔明
古往今來,吃一直是我們華人心中的第一大事,老祖宗留下來的許多話都把吃放在第一位,所謂“民以食為天”,“食色性也”,由此可見吃我們來說多麼重要,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吃越來越講究了。大家已經不再滿足於吃飽,而是要吃好。於是對食物的色、香、味兒的追求提高了,食物也隨之改稱為美食了,那麼到底什麼才能稱為美食呢?
什麼樣的食物才算得上美食?之於不同的人,答案應該是不同的。清朝皇帝的一餐,隨從僕人幾十人前前後後侍候著,一百二十道菜鋪將開來。為了體現帝王的無上尊貴和皇家風儀(也有說是為了防被毒害的),每道菜也只嘗一兩口,絕不能超過三口,甚至有的菜只是擺上來看看充數的,叫做“看盤”,一口不吃看也未必看就被端下去了。單從這件事上,我一點也不羨慕做皇帝。不管多好吃的東西,一大堆人看著你吃,你能安心享受食物帶來的美好嗎?為了保持威儀,即使再愛吃的東西,也不能隨便吃,這有多可憐!
所以,縱使皇上吃的那些食物選用了多麼上乘的食材,經過了多少道工序的精雕細琢,味道有多麼的妙不可言,因在它們最美好的時段與之相遇的第一人——皇上無法細細品味,那這些珍饈美味也算不得真正意義上的美食。道理正如王陽明所說的賞花:“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我以為,食物,只有遇到吃得酣暢享受之人,才真正成其為“美食”。
美食家級別的人,見多識廣,自對吃食格外挑剔。蔡瀾出門常會自備一瓶日本醬油,遇到不可口的飯食,他寧可滴幾滴醬油,也絕不將就。
平民百姓又自是不同,他們不懂得所謂的“精緻”,卻一樣可以做出令人驚豔的美食。看《舌尖上的中國》,好象只有經由那些黑乎乎的擦不出來的鍋子和一雙雙黑乎乎的指甲、皺紋都洗不淨的手,才做得出最地道最正宗的民間美味。
-
8 # 頂級美食評測師
眾口難調,要具體看在哪個區域,比如雲貴川湘,夠麻夠辣算美味,同樣的標準放在兩廣你再試試呢?所以沒有絕對的美味,如果誰敢說一樣菜南北中西都賣得好,那這道菜只能代表了一個詞,就是“平庸”
回覆列表
謝邀。美食者,美好的食物,美味的食物,所以必須體現出"美",美的菜式,美的花色,美的味道,最主要的要有美的文化,我們幾千年留傳下來的美食文化,己不單單口腹之慾,而更有高層次的文化享受。遠古詩經中即有"十五為君婦,洗手做羹湯"的美妙詩句!時至今日,八大菜系,四方風味,宮廷大菜,地方小吃,南甜北鹹,東辣西酸,各領風騷!
就我們日常生活而言,我對美食的理解,只要是自己用心盡力了,親歷親為,用愛為家人做的飯菜,皆可稱為美食,一家人團聚一桌,三五小菜,米飯麵食,自己一杯小酒,看兒孫吃得高興,喜形於面上,美味於眼中,其樂融融,是最好的生活之趣!
於我而言,由於比較喜歡文學作品,常常對名著中的飲食描寫,多多留意,如紅樓夢中寫的各種美食的精細奢華,一個茄饗說的像一部傳奇!水鴻傳中則是又一種粗曠的美,大碗吃酒,吃肉則要"大快切十斤來"!豪邁 之氣立生!近代小說如《野火春風斗古城》也有描寫小吃:街邊上,骨頭湯海米煮混飩⋯一陣陣的香味好象漂出了書外!
退休了,也有時間了,閒來無事看看網上介紹的美食,時不時的動手試一試,為孩子們做一桌子豐盛的晚餐,看著小孫女吃的滿頭大汗,真是幸福滿滿!附上兩圖,是春節時我為家人做的年夜飯,是孩子心中最好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