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金粉世家七少爺

    最喜歡倚天屠龍記了,最喜歡裡面的張三丰,仙風道骨,思想開明,不像有的老年人思想迂腐。很開明,很明事理,放在古代是一代宗師,放到現在肯定也是一個交不起的人物

  • 2 # 徽狼2012

    最喜歡《笑傲江湖》,尤其令狐沖和祖千秋一起喝酒,祖千秋論杯那段。【笑傲江湖裡論杯片段,輪逼格我只服祖千秋】https://mr.baidu.com/kfmdxmz?f=cp,可見金庸對於中國的酒文化是有很深的品鑑功底的

  • 3 # 娛樂江湖百曉生9

    其實《連城訣》寫的不錯,多個利益集團和一群小人的互相算計,互相利用,最後分髒不均,互相殘殺,誰沒有得到善終,還是最不起眼的小小人物,歷經磨難變故,才真正參透人生:平平淡淡才是真啊!現在社會,物慾橫流,人心浮躁,何嘗不是如此呢!

  • 4 # 五月龍門陣

    瀉藥

    金庸大師的作品部部都是經典,個人最喜歡倚天屠龍記,和這部作品中的趙敏。

    趙敏這個郡主,很率真,這個人既有女孩的嬌羞和細膩的心思,還有男人一般的堅強。很特別的一個人物,最愛她。也特別喜歡張敏版的趙敏,特別英氣。

  • 5 # 小菲聊球

    要說金庸老先生的小說裡面我最喜歡的是這部!

    射鵰英雄傳是在很小的時候就看了的!肯定許多人都看過!從郭靖師從江南七怪學武,到桃花島和老頑童鬥智鬥勇,最後大戰金輪法王。我都看的十分熱血!從而產生對英雄主義幻想,直到現在我偶爾也會翻看小說和影視劇集!

    願金老先生江湖再見!

    經典臺詞:亢龍有悔,盈不可久。

  • 6 # 萬卷縱橫眼欲枯

    我和金庸武俠小說的故事

    我出生在上世紀七十年代的農村。在那個物質和娛樂相對貧乏的時代,青少年時期的我最大的愛好就是讀書。可是,那時能讀到書非常少,大多是父親不知從哪兒借來的武俠小說或評書故事之類,在父親看過之後,我匆匆地翻一遍,因為要還,所以看的很快。

    至今還記得我讀的第一部大部頭的書籍叫做《梁山後代小八義》,大約是單田芳的評書,故事情節已經很模糊了,只記得有厚厚的兩大本。

    上中學後,男孩子們最熱衷的就是武俠小說了,我也不例外。當然了,在那時候,農村孩子能看到的課外書是極為罕見的,好不容易哪個同學從家裡拿來一本武俠小說,往往是要經過十幾個甚至幾十個同學的傳看的。所以,最要緊的就是和同學約定好,什麼時候輪到我看。等輪到的時候,便爭分奪秒,甚至是課堂上,趁著老師講課的空餘也要偷瞄兩眼。

    就這樣,幾年下來,雜七雜八的武俠小說看了不少。其中對我影響最大,也最受同學們歡迎的就是金庸的作品。有人說過,凡是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武俠小說,這話大約是不錯的。還記得那時在同學間流傳最廣的有《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天龍八部》等幾部,但早已被翻得缺皮少頁,所以無法得窺全貌,許多故事也是直到很久以後才得以補全。

    沒有開頭,不知道結局,就全靠腦補了。我們常常聚在一起猜測故事的結局,記得當時《神鵰俠侶》只看到“小龍女”在終南山受了重傷一段,我就斷言,“小龍女”一定是傷重而死了,楊過最後會和郭芙成婚,理由是前面的一個情節有過暗示。好多年後,終於看到了故事的結局,我很高興,我猜的不對。

    那時唯一從頭到尾完整讀完的是《笑傲江湖》。父親買回這套嶄新的小說時,我極其興奮,終於有了一套隨時可以看的小說了,不用和同學們搶,而且還可以帶去學校炫耀一番。此後的幾年裡,這部小說不知道被我看了多少遍,幾乎每個細節都爛熟於心了。時至今日,那套書早已不知道丟到哪裡了,但令狐沖的灑脫,任盈盈的慧黠,左冷禪的陰險,嶽不群的虛偽,還是如在眼前。

    金庸作品中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還有一部《白馬嘯西風》,雖然這只是一個短篇,沒有特別曲折的故事,搶奪藏寶圖的情節設定也非常老套,但是,小說中的大漠飛雪,古老的哈薩克部落,天鈴鳥的歌聲,到現在都讓我難以忘懷。還有古高昌人的倔強,他們不接受唐朝送來的東西,“這些都是很好的,可我就是不喜歡”。還有善良少女李文秀的無奈,“你深愛的人,卻深深地愛上了別人”。雖然這是故事,可現實生活不也是這樣的嗎?

    成年後,我對歷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回頭想想,這也和少年時閱讀武俠小說有很大的關係。金庸武俠小說裡的那些歷史人物、歷史故事,是我對歷史的最初接觸。成吉思汗、忽必烈、常遇春、袁崇煥、康熙等等,在金庸的小說裡第一次活生生地出現在我面前;朱元璋是藉助明教取得的天下,皇太極死於多爾袞的手中,李自成的死亡之謎,乾隆皇帝的身世之謎,……許多這樣的歷史事件,在金庸筆下都是那樣生動,讓我著迷並深信不疑。當然,後來我終於明白,小說就是小說,金庸所寫的並不一定和歷史相符,但正是這些鮮活的人物和曲折的故事第一次激發了我對歷史的興趣。

    金庸吸引我的還有他的古典文化氣息。不必說那些貫穿許多小說的琴棋書畫、詩詞歌賦,單是人物的武功招式,就讓我目不暇接了。全真教的“天罡北斗陣”,“降龍十八掌”裡“亢龍有悔”“見龍在田”的名目都來自於《易經》;段譽的“凌波微步”出自於曹植的《洛神賦》,“北冥神功”出自於莊子的《逍遙遊》;“九陰真經”來自於北宋的“道藏”;“少林寺”的“拈花指”“無相劫指”等七十二絕藝大多來自佛典……可以說是儒道釋三家思想無所不包。

    金庸的武俠小說,在許多人眼裡,是“下里巴人”,難以登上純文學的高雅殿堂。但它們給我帶來了快樂,讓我的少年時光不再單調。而且,對我的性格也有很大的影響。

    小說中那些英雄們“千金一諾”的豪氣感染了我,少年時,我曾發誓說要做一個重然諾的人,說了話就要算數,對朋友們不說謊話。

    長大之後才明白,要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是多麼地難。有好多時候,我們總是無法避免地要說這一些言不由衷的謊言,做著許多違心的事情,這更像古龍在小說裡經常說的那句“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這也更讓我更加羨慕小說中的那些俠士們,羨慕他們可以放飛自我,追求本真;羨慕他們可以自由自在,笑傲江湖;羨慕他們可以放下虛偽的面具,活出真實的自己。

    或許這就是成年人也愛看金庸的原因吧,我們在現實裡缺乏的許多東西,在這裡可以得到心理補償,所以,金庸的武俠小說被稱為“成人童話”。

    小說裡俠士們的堅韌頑強也時常在激勵著我。生活總是那樣瑣碎平淡,工作裡總會遭受許多艱難挫折,但在內心深處,我總還保持著一點希望,堅信自己不會永遠平庸下去。

    金庸武俠小說對我影響還有很多,許多東西其實已經融入了我的思想深處,自己也很難清楚地說出來。去年,金庸先生去世了,我曾寫過一篇懷念文章,回憶了少年時閱讀武俠小說的情形,重溫了一遍少年時對於“英雄俠義”的夢想。

    還記得,寫出一部屬於自己的武俠小說是當年的我的最大的夢想。當然,至今也未能如願。才華和想象力的欠缺,工作、生活的不如意,還有逐漸消磨的志氣和毅力,讓我似乎早已把它忘記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從商朝到戰國時期出現的5種文字分別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