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魏巍喂味
-
2 # 真空妙有無量壽
天地之間,眾生共存。天下為公是正道,世界大同是方向。隨心所欲,心欲為公為私?古人哭歧路,方知抉擇難,可以隨心乎?
萬法心想生,心生法生,立竿見影。自作自受,因果相應,善惡之報,如影隨形。凡夫怕果報,菩薩慎種因,迷丶悟,愚丶智,心性不同也。
愚痴眾生,惡果成熟,大難臨頭,方知後悔已晚。早知有今日,決不為當初。然而心迷不明,難具無為之智,好了瘡疤忘了痛,望鄉臺上打哈哈,不知欲求致苦,徒造輪迴之因,苦海茫茫,淪墮六道無出期。聖賢人丶佛菩薩,智慧心燈,決不迷魂顛倒。為公不為私,為善不為惡,日日是好日,當下即極樂。
凡夫心迷無智,放馳身行,隨心所欲,難逃三世因果。大惡業當時即報,不乏例項。菩薩告誡:且莫信汝心,汝心不可信。
謹言慎行,修心養性。不受戒律約束,難拘心猿意馬。十萬八千跟斗雲,七十二般巧變化,如來屈指可擒拿。不是佛法約束人心,乃是妄心違背正道。天心有時可違,作孽命不可活。
心正無違行無失,方是人生真自由。
-
3 # 澡雪堂主談修心
那要看隨哪個心,在我們中國文化中,心是一個綜合性很強的東西,如果仔細的研究會發現,我們有時候會把很多心理層面的東西,都簡單的歸到一個“心”字上,比如我們的喜、怒、哀、樂等情緒,還有我們的貪焚、逃避等慾望,都會稀裡糊塗的歸到“心”裡,這樣的話,“隨心”這個說法就會顯得很麻煩。
其實有時候我們所謂的“隨心”,並不是真正的“隨心”,而是隨順我們的慾望罷了,我想怎樣就怎樣,想貪就去貪,想佔有就去佔有,想發洩就去發洩,想拒絕就去拒絕等等,這就是很多人所謂的“隨心”,也就是隻顧自己莫視他人,將自己的快樂永遠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
這種隨心又被稱為任性,其實就是毫無節制的發洩,會給自己帶來諸多嚴重的後果,比如搶司機方向盤所造成車毀人亡的,和司機發生矛盾最後被拘留,甚至被判刑的。還有車上霸座,最後打的一塌糊塗的,還有夫妻之間因為一些小事最後釀成婚變的,母子之間因為矛盾最後家破人亡的等等等等。
所以我們談到“隨心”的時候,一定要謹慎,我們首先要問問自己,隨自己的哪個心?然後再問問自己,我要隨的這個心,它有這個資格嗎?它憑什麼要我隨它?多問幾個問題,也許我們會為自己爭取到更長久的利益。
在現實中,哪怕我們只是暫時的去服從一個人,還要對他三挑四撿的進行考查呢,等我們經過再三的驗證,證明他確實值得我們信任,值得我們在某件事上相托付的話,我們才會去聽從他的意見,又何況是去永久性的隨順一個我們根本就不瞭解,平時也根本就沒有去下功夫鍛鍊過,打磨過,甚至連一個正確的定義都下不了的心呢?
所以最後,我想對意欲隨心的朋友提個建議:慾望有風險,隨心要謹慎!
-
4 # 平分秋色317
歲月如歌 ,人生無常。我們在成長的歲月路上累積了多少桑滄?承載著多少希望? 一路走來,跌跌撞撞,身心遭遇的一切豐盈了人生的長度、厚度與深度。 為人處世中,我們跨過溝溝,走過平坦,越過沼澤,走過寬闊,爬過高山,賞過彩虹最終抵達的還是自己想要的模樣。在這個路上,我們可能錯過了一些風景,失去了一些美好,但卻始終固守著自己內心深處真善美。 當我們面對現實社會,必然要從眾社會公德和法律法規,這個是我們存活於世界的基本法則。對於那些爾虞我詐勾心鬥角的戰爭,我們不參與,甚至可以堅決抵制。 為人處世,保持本真,從善如流,難能可貴。每當我們回首曾經過往,不會為之遺憾,不會為之慚愧,不會為之悔恨。 經過歲月的打磨,使我們退去了幼稚,走向了成熟。由弱不禁風蛻變成參天大樹,堅而不摧,穩而不移。 不違內心,不觸底線,在我們為人處世中,既要收斂年少的輕狂,又要擔起了更多的責任,這是歲月賦予的使命,這是歲月賦予的精神財富。
歲月如歌,讓我們活出個樣屬於自己內心的人生來,做到表裡如一、身心合一,那才是真性情的真實人生。
-
5 # 國達贏五洲
為人處世,隨心所欲
平常憑心,心平和生
正常心平,無愧於心
修平治世,莫戀妒貪
今日有人問:為人處世,是否隨心所欲?欲,貪念,自身夲沒有,利用條件想擁有。人任何時候都不能要,都不能隨心所欲。否,將殃浪生殘;是,正夲能清源。
平常心,正常心,作為人,立天地之間,人之常情,處世之道,必須要有守道之定力。道法自然,路達天下。正氣充盈,邪氣不侵。人世間,有明白人,亦有糊塗者。
明白人,糊塗者,天下比比皆是。清朝時期山東濰縣令有一著名書畫家,政治家鄭板橋先生曾經寫下中國歷史名句:"難得糊塗…’"。他還寫下一幅著名的對聯":衙齋臥聽瀟瀟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作為縣令,華人縣級政權主政治下的公務員,能寫下千古名句,即是學養更是人品,也是做人做事的光大典範,光耀千古,萬代流芳。
為人處世之道是心情複雜的學養,更是複雜的哲理:看透不說透,明哲保身;大廈將傾,挽危境而不挺身,道義責任心有何擔當?圓滿,中庸?滑頭心理在作祟!人不能有太多的自私自利之心,才能得到千古不朽的芸芸眾生的公愛。
為人處世不能過於市儈,應留有真情,真誠實意在人間,不負時光不負青春,愈得意時,愈應無私奉獻自己聰明才能與心智,讓他人分享處世,入世體驗,體會。善舉大家。在自己還年輕的時候,學會同情,關愛,關懷去諒解,去理解,去幫助,善解人意。顧及他人感受,臉面,人格人的尊嚴。慈悲為懷,恩光可期。
為人處世之道要學會相信,還要學會相忘。做人做事不能打哈哈,說一套做一套,假話連篇,滿嘴跑火車;有的還滿嘴噴糞,髒話連自己都覺得臭。為人處世之道不能隨心所欲,不能攀比,比的結果是煩惱,還有的可能生出嫉妒恨。還有的為人處世不知如何就過去了每一天,也不知道說的話那句是真,那句是假,連自己都不知道啦。有的為人坑蒙拐騙,讓他人吃虧上當受騙,感到自己無比自信與聰明,所以吃過虧上過當的,受過傷害的人亦學會相忘,忘卻仇恨,御掉自身煩惱,抵礪前行,達到理想的人生追求,完美的彼岸。
為人處世總體上,不管一個人成功與否,財富擁有多少,幸福快樂指數有多高,圓滿圓滑程度有多好,終極窮盡一生一世要點我認為生活工作不違揹他人意願,做自己的事,做自己想做的人,這樣就隨心隨意嘍,不枉此生,問心無愧,無枉為人。
回覆列表
以我這個快奔三的人來講為人處事方面不應該隨心而行,如果說一直隨心隨性的話最後造成的就是我行我素給人這樣的一種印象。
也許對於十八九歲或者二十出頭的人來說我這種觀念觀點是錯的,記得有一首歌歌詞是:我就是我,人生不一樣的煙火。這句詞被許多人氛圍是自己做人的宗旨,感覺就是要做自己,別人對自己的印象管他呢。但是我只想說的是:人,可以不服,但是適當的時候應當多聽聽別人的意見建議,畢竟當局者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