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濃淡任由冰雪中

    司馬光是北宋時期文學家,史學家,政治家。

    他的小楷書法,結字嚴謹,用筆精到,拙樸方正,有晉人風韻,古雅而不失靈動,書卷氣濃厚,非常有欣賞價值和藝術的學術研究價值。是文人氣極具代表的一種書風。可供學書者臨摹,也是學習的好典範。

  • 2 # 騷客行

    今天的話題是評:文學家司馬光小楷書法,水平怎麼樣?

    司馬光(1019-1086),字君實,陝州夏縣(今山西夏縣)人,北宋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做事用功刻苦、勤奮。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範,歷來受人景仰。因反對王安石變法,離開朝廷十五年,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鑑》,生平著作甚多。(略)

    鄙人還談不上個物件。面對浩瀚歷史年輪人事卷宗如滄海一粟微如塵埃,對載入史冊的先賢名流滿懷敬畏之心!

    “少時不諳文中意,再讀已是文中人”在系統傳來邀問帖之後,對咱這非學文史哲之人來說,腦海裡只有零星碎片,對司馬光的瞭解唯有小學課文中的《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印象———

    “古時候有個孩子,叫司馬光。 一天,他跟幾個小朋友在花園裡玩兒。花園裡有座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裡裝滿了水。有個小朋友爬到假山上去玩兒,一不小心,掉進大水缸裡。 別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嚇哭了,有的叫著喊著跑去找大人。 司馬光沒有慌,他舉起一塊石頭,使勁兒砸那口缸,幾下子就把缸砸破了。 缸裡的水流出來了,掉進缸裡的小朋友得救了。”

    今天再次醞讀這小故事別有一番體悟,不禁為少兒司馬光的聰慧機敏,臨危不亂急中生智“小大人”的沉穩表現震撼到了,這絕對是脫穎而出的能力表現,無怪乎終成大器,名錶史冊。說了這麼多似乎還沒進入正題,今天的話題是聊他的小楷書法,看似沒關係其實相輔相成!書法這件事除了要天賦之外還要有勤學“樂”練(呵呵)外加師從造化自身開悟方能有所建業。

    司馬光的小楷結體嚴謹,方正穩健,樸素敦厚。作為史學文獻值得品鑑!作為文物文獻也絕對價值連城,這麼大一個集政,史,文於一身的大家人物,字還寫得這麼出色確實難能可貴!滿滿地給贊。

    但是,作為書法藝術範本來說,極不建議今天朋友去學習臨摹他的字,他畢竟不是書法名家,他的小楷雖勁挺有力,但不及“顏筋柳骨”如圖柳公權的作品

    書法大家就是書法大家,其字美足以震撼到你!

  • 3 # 單文鋒中國山水畫

    司馬光北宋陝州夏縣涑水鄉人,生於公元1019年11月17日,史稱涑水先生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史學家。

    司馬光一生著作甚多,有20種500餘卷,其中他領導編撰的《資治通鑑》一書,是中國封建社會中,繼司馬遷史記以後,最優秀的一部通史鉅作。

    同時司馬光還是一位出色的書法家。由於醇厚的文史學養與政治胸懷,其書法很有特色,用筆提按分明,結體規整扁平,在橫劃的入筆出鋒處,時常帶有蠶頭鳳尾的漢隸特徵,可名為隸楷題。

    司馬光《天聖帖》,小楷17行,每行字數不一,共151字。

    其小楷在起筆收筆和勾挑處的用筆與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相似。因為北宋士大夫書家的書風,大多受顏真卿影響。可能跟顏真卿人品人格有關。顏真卿,號魯國公,平叛亂時為國捐軀,一身正氣,所以歷代士大夫效仿之。

    還有司馬光楷書《洛陽耆英會序》,寫地也很好。

    司馬光書法的成就,主要由於他具有對書畫和金石的學識與鑑賞能力,並根據個人的情懷博採眾家之長。秦篆之圓勁,漢隸之凝重,晉人之蘊藉,唐楷之剛健於一爐,從而形成自己鮮明的個人面貌和風格,這無疑是在宋人書法裡獨書一幟。

  • 4 # 全球博物館SViP羅文剛

    司馬光是北宋時期文學家,史學家,政治家。

    他的小楷書法,結字嚴謹,用筆精到,拙樸方正,有晉人風韻,古雅而不失靈動,書卷氣濃厚,非常有欣賞價值和藝術的學術研究價值。是文人氣極具代表的一種書風。可供學書者臨摹,也是學習的好典範。

  • 5 # 狗耙田文學

    你好,司馬光最出名的是砸缸救友,誠信賣馬,他一生淡泊名利。他的小楷書法與他性格,行為一致,靈活厚實,端莊勁挺。小楷筆斷意連,字字生機,融合前人的長處,形成自我風格,在宋人書法中也自成一家。

  • 6 # 一人筆記

    我是一人。能夠歷史留名的書法家,非常非常的少。

    以我們現在的角度看,司馬光最主要的成就是“史學家”。司馬光的字不好,字好也是需要花費精力的,絕大多數歷史名人的精力花費在其他方面。

    司馬光是劃時代的史學家,千古兩司馬,司馬遷和司馬光是史學家的兩座高峰。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實,號迂叟。北宋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自稱西晉安平獻王司馬孚之後代。

    司馬光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鑑》,這本書是著名的歷史著作,歷來為人們所重視和閱讀學習。我個人認為內容和地位僅次於司馬遷的《史記》。

    可以看到我個人是非常推崇司馬光的,但是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僅僅從現存司馬光的筆跡和墨跡來看,司馬光的字並不好。

    上圖司馬光《天聖帖》,紙本楷書,縱30.3釐米,橫48.6釐米。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上圖司馬光《真書寧州帖》, 縱32.7釐米,橫57.6釐米,現藏於上海博物館。

    上面兩張被認為是司馬光的墨跡,司馬光的字不好。

    一人有感

    歷史名人字就一定好,這是一個錯誤的“常識”。

    書法說到底是寫字,寫字是肌肉記憶。需要大量的練習,需要花費大量的精力。

    歷史留名的人大多在某些事情上花費大量的精力,並沒有那麼多精力花在書法上。不要覺得字好是理所當然和很簡單的事情。

  • 7 # 神韻軒書法

    司馬光是北宋時期文學家,史學家,政治家,書法家。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廣為流傳,還有一個故事也顯出他的聰明智慧。

    13歲那年他隨父親司馬池從東京出發,到四川廣元出任利州轉運使,在棧道上遇巨蟒,他不慌不忙,鎮定自如。手持利劍,狠狠的扎進巨蟒的尾巴上,使巨蟒疼得一震,迅速的滾下了棧道下邊的深淵。

    (司馬光資治通鑑手書殘稿)

    司馬光《資治通鑑》手書殘稿,是全世界唯一手稿。共計29行465餘字,字型端莊而有拙味,有隸味。筆畫內斂。規規矩矩。凝重剛健。有個人的面貌和風格。

    (司馬光資治通鑑手書殘稿)

    黃庭堅謂:"餘嘗觀溫公《資治通鑑》草,雖數百卷,顛倒塗抹,迄無一字作草。″

    (司馬光資治通鑑手書殘稿)

    (個人淺見,僅供參考。不當之處,敬請包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夏天氣溫高,燃脂健身效果會更好嗎?怎樣可以做到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