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詩文騷客
-
2 # 書法初犢
人類的發展是從原始石器向農耕到農業文明再到近現代的工業文明高速發展的逐漸進化過程。
因為生產水平低下,歷朝古代經歷著戰亂、饑荒,大部分普通民眾得不到良好的教育,基本上對書畫及藝術作品失去鑑賞欣賞水平,擺在面前的是面臨貧困和饑荒的現實,因此對於精神層面的藝術追求則放在其次。就是說對書畫及文藝有較深認知水平及欣賞水平的僅僅是很少一部分的達官貴族,所以歷代名家除了少部分能有機會得到高官或貴族的親睞而衣食無憂,更多的書畫名家不得不流落民間街頭,勉強以低廉的價位賣字討生計,這是農耕時代的現實縮影。
近現代因為物質文明高速發展、教育普及,人們對於精神層面的藝術追求愈發濃烈,書畫藝術也將跟著時代輝煌發展。
-
3 # 酥卷老師教你插畫
嚴格意義上講,所謂的中國書畫市場應該叫中國禮品市場。因為絕大多數當代書畫家的作品,不是按照藝術水平論價,而是按照名氣和影響力談錢。如果名氣的影響力沒有那麼大,而市場又比較低迷的時候,想要成功將畫出售出去,可以考慮簽約專門的書畫經營機構,像言鼎收藏網,上面就簽約了很多畫家,幫助他們的畫作出售、拍賣等等。當然也可以和當地的畫廊什麼的合作,進行寄售。但是最好還是要把名氣打出來,這樣才有更多的受眾群體,人們在買畫的時候,能第一想到買你的畫。
-
4 # 夜半打蚊子
古代由於社會經濟貧困落後,人們生活比較困難,對藝術的追求不高,字畫只是作為一種副業和愛好存在,很少有專職靠字畫謀生的。
-
5 # 俊良6498
書畫乃高雅藝術,上層建築,是一個小眾市場,未有書畫藝術的修養連審美這一關都難以逾越,許多人都是帶著耳朵進入這個市場,所以當代書畫家的作品在八項規定未出臺之前,作為禮品市場的主要首選,因為大眾按照書、美協的職務來給作品定價。要說真正的書畫藝術市場還是在拍賣市場摸爬滾打的老江湖們。
-
6 # 山亭長玉
啊唐宋兩代繼續發展,開始出現了潤書市場,明清達到書畫市場的鼎盛期,藝術與謀生開始緊密聯絡起來 。
文化藝術的發展和工商業經濟的繁榮助長了當時書畫市場的繁榮,唐宋時期書畫商品化傾向更為明顯,逐漸走向社會化和規範化。
唐宋時期書畫作品價格一覽表
價格基本以貫(一般以一千文為一貫)為單位
書法
智永《真草千字文》墨跡本(傳)區域性 每頁29.3×14.2釐米 (日本私人藏)
智永《真草千字文》墨跡本(傳)區域性 每頁29.3×14.2釐米 (日本私人藏)
嵇康《酒會詩》草書
繪畫
唐 閻立本《步輦圖》卷 區域性 絹本設色,縱38.5cm,橫129cm (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五代 徐熙《玉堂富貴圖》區域性 絹本,縱112.5釐米,橫38.3釐米(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唐宋時期書畫價格情況有著複雜的變動情況,且較多的文獻資料裡都只是記載了部分價格是以饋贈、博易、潤筆等形式體現的,雖然不是確切的當時書畫市場,但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書畫作品的商品價值。
書畫藝術市場的繁盛期
明清時期是書畫市場的繁盛期,工商業的發展促進了書畫市場的發展,“私家典藏”甚至超越了“內府收藏”,屆時,藝術造詣深厚的藝術家、富商巨賈的消費群體、書畫商人等的相互聯絡,促進了明清時期書畫市場的繁榮。
甚至於,在明代初期。有了“家中無藏字,不是舊人家。”字畫不僅僅是身份地位的體現,更是雅緻氣質的展露。
明中葉時期,“職業書畫家”的觀念開始逐漸確立,許多書畫家湧入市場以賣作品為生,而社會上對於書畫作品的需求也漸漸增大,“四方乞詩文字畫者,踵接於道” 。
明四家
“明四家”的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等人在市場上為首重。
明 沈周 《廬山高圖》 紙本設色193.8×98.1公分 (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明 文徵明《滸溪草堂圖》區域性 紙本設色,縱:26.7釐米,橫:142.5釐米(現藏於遼寧省博物館)
據記載,仇英客居於收藏家項元汴家中,應項氏所求而作的《漢宮春曉圖卷》,以200金的交易價格創下了當時的新高。
明 唐寅《吹簫圖》 絹本設色 縱164.8釐米 橫89.5釐米 (現藏於南京博物院)
仇英《西園雅集圖》區域性(2012年紐約蘇富比拍賣 成交價:USD 9,500,000,000)(約合人民幣60億元)
揚州畫派
輾轉至清代康熙中期到乾隆末年,以“揚州八怪”為代表的揚州畫派是“賣畫謀生”的典型例子,揚州畫派諸家在藝術上面目各不相同,但也共同之處。他們多是知識淵博,但生活清貧,唯以賣畫為生。
清 金農 《佛像圖》 (現藏於天津博物館)
清 鄭燮 《竹石圖》紙本 墨筆 169cmx90.3cm(現藏於遼寧省博物館)
鄭板橋賣畫,更有制定《板 橋潤格》,成為中國畫家明碼標價賣畫的第一人。“大幅六兩,中幅四兩,小幅二兩,條幅對聯一兩,扇子斗方五錢。凡送禮物食物,總不如白銀為妙;公之所送,未必弟之所好也。送現銀則心中喜樂,書畫皆佳。禮物既屬糾纏,賒欠尤為賴賬。年老體倦,亦不能陪諸君作無益語言也。”還在最後附了一首詩:“畫竹多於買竹錢,紙高六尺價三千。任渠話舊論交接,只當秋風過耳邊。”
海派
清 吳昌碩 《清供圖 》區域性 1917年作,178×94cm(嘉德2014春拍 成交價:RMB 11,500,000)
對於海派畫家而言,豫園是一個標誌性的地點。 隨著上海藝術市場的迅猛發展,成為書畫家的雲集之地,雅集、書畫社團等, 以組團形式賣畫為主,許多書畫家在豫園賣畫謀生,卻成就“海上畫派”。
//////////
書畫市場的逐漸成熟與書畫作品的流通,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和重視, 書畫 家們透過字畫能夠收穫更多的財富,文化藝術逐漸發展並得到重視。
而藝術市場中,自古有之的藝術家謀生形式,想來仍會繼續流傳。
書畫唐寅藝術市場遼寧省博物館
平臺宣告
扒一扒今年必搶的面膜清單!
廣告
廣告
頭像
我來說兩句
推薦閱讀
張扣扣今日被執行死刑,律師
回覆列表
從古至今,著名的書畫家基本上本職工作都不是靠字畫某生。
如楷書鼻祖鍾繇,歷任東武亭侯、太傅、太尉。書聖王羲之任右將軍草聖,張旭任常熟慰、金吳長史
顏真卿任光祿大夫、守太子太師等。歐陽詢任銀青光祿大夫
柳公權太子太師,太子太保還有趙孟頫榮祿大夫等等,所以說真正專職的書法家到近現代才慢慢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