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寶哥聊職場那點事

    誰都想在職場裡有所作為,體現自我價值,並獲得發展。拋開其他因素,勤奮和努力工作是支撐人們成長和發展的根本因素,這是人人都明白的簡單道理。工作中,努力上進的人很多,但是其中做了大量無用功的人不少。勤奮不一定體現價值,做得多不一定做得對,做得好不一定有功勞,這就是職場。方向不對,努力白費,方法不當,效果減半。那麼該如何正確對待工作呢?

    (1)對於份內的工作要用心,做出質量,做出成績。

    任何一個組織和團隊,每個成員都有各自的工作職責和任務,履行自己的崗位職責,完成工作任務,做屬於自己該做的事,這些事就是份內的工作。

    職場裡,每個人都希望被重用,都渴望獲得認可。哪有捷徑?很簡單,做好份內工作是立足點,是根基。

    是自己崗位職責範圍內的事情,則提前預判、主動謀劃、有序開展,並認真負責。把精力放在自己的本職工作上,集中力量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下功夫,做出成效,做出品牌,這是立足職場、提升價值和晉升的根本,是別人搶不走的東西。

    (2)對於交叉的工作,尤其是跨部門交叉的工作,首先保持良好心態,要及時溝通,實時跟進,不能推諉扯皮。

    以工作結果為導向,打破部門牆,找到對的人協調資源,幫助整個公司實現價值。

    (3)對於額外的工作要留心,知道如何處理最有時效。

    額外的工作簡單理解就是除了你的本職工作之外,領導另外安排給你的工作。

    有時,領導會下放自己的某些許可權,把屬於自己職責範圍內的一些工作交給信賴的下屬去做,此時,作為下屬,一定要認真對待,盡心盡力去完成並做好。做好了,最容易讓上司看到你的能力和成績,獲得賞識;做不好,損害了上司的形象和業績,他可能就此讓你遠遠地待著。

    有時,領導可能出於某些考慮,在某些時候把其他同事的一些工作安排給你來做,該如何處理呢?第一,能推則推;第二,實在避不開,接手後則要盡力完成。當然在工作質量和結果上嘛沒必要太下功夫弄得太好,因為那樣的話會把本來負責這項工作的同事比下去,他會很沒面子。

    (4)對於份外的工作要謹慎,懂得趨利避害。

    人們都區分得出哪些工作是份內的哪些工作是份外的嗎?工作範圍外的事和與工作職責無牽連的事是份外的。份外的工作不要盲目涉足或主動承擔。原因很簡單,一是出力不討好,產生工作越位和錯位,對上越位,橫向錯位,破壞職場秩序和人際關係,領導討厭,同事憎恨;二是無謂消耗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可以說它們很難為自己帶來回報,多幹也對自己無益,還不如把時間和精力用在有價值的自我提升上。

    值得注意的是:在自己的崗位上表現太平庸的人,是難以體現價值的人,是一個無足輕重的職場人,獲得升職加薪的機率很低,遇到變革時被淘汰的機率倒是很高;而只知道幹活卻看不到工作以外東西的人,是人們通常意義上說的情商低的人,要獲得發展也很難。

    所以,大家在職場要想混的好,得“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基於角色,妥善處理好“份內事,交叉事,份外事”。

  • 2 # 90後刷劇理工男

    職場是一個生態,你我都離不開一些生存的法則。達爾文在研究物種起源的時候得出了“適者生存”的結論,而我認為職場競爭的激烈程度絲毫不必物種進化遜色,甚至可以說是“更適者生存”!

    而職場競爭的主要手段,或者是說是陽謀,就是工作和如何對待手中的工作!

    而工作按照職責分,又有三大類,一是分內事;二是交叉事;三是額外事;對於這三種事,有著基本固定的工作原則。

    1.分內事120%的投入,追求完美;所謂分內之事,職責所在。就像一家人過日子,孩子的任務是好好學習,男主人的任務是賺錢養家多多益善,女主人的任務是做好賢內助。只有每個人都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這個家才能和諧。企業也是一樣,需要每名員工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最好,甚至是成為專家。如果你是一名領導者,你是需要一個時刻履職盡責,兢兢業業嗯下屬,還是一個總是出錯,需要善後的麻煩製造者?結果顯而易見。

    2.交叉事積極主動,多做一步;交叉事基本來自於不同部門、不同崗位之間的協同。而人在職場,不是個人英雄主義,而是團隊協作。從另一個角度講,你與別人協同的好,也能夠說明你具備了調動自身以外資源的能力,這也是實現職場成長的關鍵要素。

    3.額外事互幫互助,交個朋友;額外事顧名思義,不是本崗位的職責。但有時崗位界限不是很清楚,領導在佈置工作時也會綜合考慮,會將一些工作臨時交給你去辦。這時你就要想得更長遠一些,或許你完成額外事能夠給你帶來更多的收益,比如說得到領導的肯定或者是解了領導的燃眉之急等等。因為,遇到額外事要多想一步。

    但是,除了以上三點之外,還有兩件事需要大家多留心,多權衡。

    一是做額外事時,要第一時間與直屬上級溝通匯報。額外事一般情況下都有一定的難度,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再加上與你自己的業務範疇有距離,你也需要一定的時間和資源。因此,一定要與你的直屬上級做好溝通匯報,一方面是尋求支援,另一方面也能夠表現出你善於謀劃的能力。

    二是要把握好度,學會說不。把握好度的意思有兩層,一層是要時刻牢記分內事是你在職場立足之本;另一層是交叉事和額外事要根據你自己的時間和能力來判斷介入的深度,切忌過猶不及,急功近利。學會說不主要是為了防止被老油條欺負的情況發生,特別是對於年輕朋友,如果你做了幾次額外事,並且完成的不錯,老油條們就會將你作為推諉扯皮的新物件,時間長了就會出現你的額外事其實是別人的分內事,這個時候一定要懂得拒絕,切忌成為背鍋俠,切忌成為被經常鞭打的苦逼牛。

  • 3 # 合生成長課堂

    V姐:很多時候我們會下意識的覺得工作就是崗位職責讓幹啥就幹啥,再就是領導讓乾的那些事兒,想要積極表現、積極搶活幹也不知道勁兒往哪兒使,但其實這些都屬於“被動工作”哈。

    正確的工作狀態應該是主動的,因為只有主動的人才能掌握主動權。怎麼主動呢?首先要搞清楚的,就是眼下是為啥在工作,我們工作的目的是什麼。

    當下的目的一般是從我們自己的中長期規劃中規劃而來的,比如我準備10年後當廠長,那就得看廠長都有什麼要求,缺啥補啥,並且還得引入時空觀,5年要實現啥,3年要實現啥,今年要做到什麼等等。

    就算中長期目標不明確,也可以先用攀登策略往上爬,爬的夠高了視野就開闊了,那麼眼下就是工作還不勝任的,就去勝任它,已經勝任的,就想著升職加薪。

    這樣眼下的目標就清楚了,然後再用一個個具體工作跟我目標的相關度,來判斷這任務接不接,怎麼做。比如我現階段的目標是升職加薪,那麼具體升職的目標崗位是啥,崗位明暗要求都有啥,升職這事兒誰有決定權,誰有話語權都提前梳理清楚。

    然後主動去爭取那些跟實現目標相關度高的工作,慢慢的提高自己的不可替代性和含金量,這樣咱們就會更有話語權,就可以把那些跟目標無關、含金量低的工作分出去,我們就會越來越好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有些男生會在不喜歡這個女生的前提下,同意做她男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