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182628042023

    自古以來有一條不變的規律就是物以稀為貴,現在一斤香椿比一斤波士頓龍蝦還貴。這是為什麼呢?那就是因為稀缺,其實香椿芽產量並不是真的很少,但是再大的產量也扛不住廣大吃貨的需求。

    香椿芽

    華人吃香椿芽的歷史由來已久,民間有種說法叫做“吃春”。古時候每到萬物復甦的春季,大家在踏青,吃“春宴”的時候,都會成群結伴去野外採摘新鮮的香椿葉,以滿足自己對春鮮的需求。香椿芽走上餐桌的時間,據歷史考證最早始於唐代,在宋代被正式確認。北宋魏國公蘇頌在其所著的《本草圖經》中寫道:“椿木實,而葉香,可啖”,這是有記錄中最早食用香椿芽的記載。

    採摘香椿芽

    北魏太武帝拓跋燾的後代-元好問,就曾在自己的詩中寫道:“溪童相對採椿芽,指似陽坡說種瓜。想是近山營馬少,青林深處有人家。”他的這首《溪童》描寫的就是暮春時節,一群小孩子在溪邊的香椿樹上採摘香椿芽的情景,整個畫面活潑,也側面說明了香椿苗在這個時候已經是連小孩都知道的食材了。

    明代的吃貨更是在高濂在《遵生八箋》卷十二中,把香椿芽的吃法也做了整理寫了下來:“香椿芽采頭芽,湯焯,少加鹽,曬乾,可留年餘。新者可入茶,最宜炒麵筋,熝豆腐、素菜,無一不可。”戊戌六君子之一的康有為也很喜歡香椿,甚至為香椿單獨做了一首詩《詠香椿》:“山珍梗肥身無花,葉嬌枝嫩多杈芽。長春不老漢王願,食之竟月香齒頰。”

    農政全書

    在古人眼中,香椿不僅是一種時令食材,還是一種好的藥材。距今500年前的李時珍在其所攥寫的《本草綱目》中記載:“香椿葉苦、溫煮水洗瘡疥風疽,嫩芽瀹食,消風去毒;白皮及根皮,苦、溫、無毒。”,明代徐光啟所著的《農政全書》甚至還將香椿當做饑荒時期的救飢植物載入其中。

    在作為食材之前,香椿樹在歷史中的作用更多的是長壽的象徵。莊子《逍遙遊》中寫道:“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此大年也。”上古時代的大椿樹,以人間八千年當做自己的一年,這就是長壽的象徵。所以,古時常用帶椿的詞來形容福壽綿延,例如“千椿”形容的就是千歲,將已過耄耋之年的父親稱為為“椿庭”,取長壽的美好祝福之意。而且椿芽生髮極快,有興興向榮的感覺,古人也把香椿樹當做吉祥樹,種在庭前屋後,希望家宅興旺。

    香椿樹

    吃香椿的習慣由古至今,此風有盛無衰。如今是一道,大家春天必吃的時令菜。從歷史價值、時令菜的稀缺程度、人們對其的喜愛程度和豐富的營養價值使得香椿變成了時令稀缺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歷史上真實的五虎上將戰鬥力到底如何?和曹魏的五子良將比起來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