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跨鬥

    嚴重告知:

    1、先學唐楷,馬步扎牢。

    2、再學小楷,然後抄經,碎步前行。

    3、然後,忽然間,你會發現,你沒有坐在那裡(楷書),也不是小碎步了,已經可以行動起來了。

    這就是行書!

  • 2 # binge80

    零基礎就要打基礎。

    楷書就是基礎,如果你楷書都沒練好,行書就是能進步也進步不了多少,如題所說,好多結構弄不明白。

    行書就是楷書的加快版,每個字的筆劃結構都不一樣如果你連如何起筆都弄不明白,自然也無法達到字帖中的效果。

    藏鋒露鋒你可能都沒了解,茂茂然的去書寫,肯定就一頭霧水。先練習楷書吧,練過之後,再練習行書,你會發現豁然開朗,許多原本無法明白的技法變得一目瞭然。

  • 3 # 抱庸詩書

    謝燈見好友之邀。零基礎學行書,筆法不清楚的不可學。筆法不清楚的原因無外乎兩條,一是把握不準線條的規律,就比如像王鐸那樣的大家手筆,筆力太蒼勁雄渾,富於變幻,不是輕易可以學摩到位的。二是像抱庸詩書這樣的草根寫手,“法”度意識淡泊,個性過於濃重,幾乎無章可循,也不好學。所以,初學者最好別去學王鐸,更毋提抱庸。

    誰的最可學?晉人行書是首選,像二王的行書,其次是趙孟頫文徵明,再次是董其昌唐伯虎。晉人行書“真書”的意趣最濃,行書點畫線條悉由楷出,不急不緩,風格流美,有章有循,格高,也便於識學。當然,任何一種繁雜的筆法,只要讀得深研得細,規律都是可以被總結出來的,這需要時間,也需要深度的分析。

    書法之學,條條大道通羅馬,但亦有方法論,講究實效性。雖然行書尤其是行楷可以作為主攻方向直接學起,但如果能有紮實的楷書基礎,會更加速效,磨刀不誤砍柴工,正是此理。抱庸就見過不少愛好書法的朋友,直接從行書甚至是行草、草書走起,最終總會碰到這樣那樣的瓶頸問題,又回過頭來補楷書的課。

    抱庸淺談。

  • 4 # 初夏染指憂傷151113280

    零基礎學行書,筆法不清楚的不可學。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

    由於行書的技法可以分為三個層次,即我們通常意義上所說的筆法,結構,章法這三個部分,所以初學者的目是在儘快短的時間內達到這三個層面所要求的技法水平。

    因此,這就造成了初學者的困惑,到底應該如何兼顧這三個層面的學習,達到這三個層面快速的突破呢?

    我認為初學者在學習行書技法這一問題過程中的思維有很大的問題,也就是說,沒有人可以做到同時兼顧三個層面,也沒有人可以同時做到兼顧兩個層面,對於大多數普通人而言,我們是沒有辦法兼顧很多東西的,如果你可以兼顧其中的兩個,甚至是三個,那麼你不是普通人,你是天才。

    心理學和社會學家發現在人群中有一條非常重要的規律,叫做二八定律,也就是說,在十個人當中,只有兩個人是比較卓越、比較成功的,剩下的八個人都是普通的人,如果我們以智商來論斷的話,在十個人中,頂多有兩個人,他的智商是非常出眾的,那麼剩下八個人,他的能力和天賦都是一般的水平,不是說有多差,只是在一般的水平而已,而你我都是普通人,都是凡人,所以你在學習行書的時候,一開始就不應該去想怎麼樣兼顧兩個層面,甚至三個層面的問題,這不是你所在能力範圍內所要考慮的問題,你所要考慮的問題就是,如何攻克一個層面,如果能夠把一個層面完全的掌握,那已經很不錯了,為什麼還要奢求同時兼顧兩個層面?

    這就是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說的一句話——人不能一口吃成大胖子,所有的成就都是一步一步踏踏實實打基礎,做好最基本的工作,慢慢積累而成的,想要速成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如果有速成的方法,那麼世界上全部的人都成書法家了,也不會只有一小部分人會是書法家。

    所以把這個問題給說透了之後,我們就可以往下考慮另外一個問題了,也就是說,當我們把一個層面的問題給解決好了之後,如何銜接每一個階段學習的任務之間的關係。在保證我們以往學習成就存在的前提下,如何對接到下一個階段的行書學習。

    我認為要想做到掌握行書技法中的三個層面,那麼,首先,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你一定要把前一個階段的內容給完完全全、踏踏實實的掌握,做熟練了,有了基礎之後,再去碰下一個層面的內容。也就是說每一個階段都能夠有100%的把握,做到高水平,做到熟練。

    我們可以舉一個例子來說明這個問題,就比如說我們去蓋一棟房子,那麼首先我們要把這棟房子的地基給打好,然後才能在上面壘磚塊,在上面蓋圍牆,然後慢慢地架大梁等等,放各種各樣的東西,然後開窗戶,然後砌牆,粉刷,裝修等等。

    但如果一開始你的地基就沒有打好,那麼後面你就是裝修的再豪華,誰敢進去住呢?

    所以,在你該打地基的階段,就不要老是想著怎麼樣去裝修你的房子,怎麼樣去佈置你的傢俱,不要想這些問題,打地基就好好的打地基,做基礎就好好的做基礎,同樣的道理,我們在學習行書的過程中,筆劃的學習,結構的學習,章法的學習也遵循這樣的規律,在學習筆畫的時候就老老實實的學習筆畫的技巧,不要想著結構怎麼樣去處理學習結構的時候就不要想著怎麼樣去處理一幅作品中的章法。

    學習筆畫的時候想著結構,學習結構的時候,想著筆畫和章法,學習章法的時候又開始擔心結構和筆畫,那這樣的話,你只會累死你自己。

    有一個非常有名的佛學故事,很能夠反映這方面的問題,佛家有三句非常著名的話,也就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有一天,有一個老和尚對小和尚講了這三個話,講了這三種境界,小和尚非常不解的問他的師父,最後那個階段,為什麼又回到了起始的階段。老和尚告訴他,實際上第三個階段並不是像第一個階段那樣,這三個階段,就像人的一生,人的一生開始出生生的時候是非常幼稚的,看什麼就是什麼,沒有什麼花花腸子,也不會歪曲和變形,天真無邪。但是人到了中年,經歷了一定的社會洗禮,開始慢慢的要說一些違心的話,做著一些違心的事,甚至為了生存,做自己不願意做的東西,這個階段就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那麼等到老年的階段,修煉到了一定程度的時候,就不會想著世間紛繁複雜的東西,不會為慾望所動,看什就是什麼,做什麼就專心的做什麼,不會想其他的事情,砍柴就是砍柴,跳水就是跳水,看山就是山,看水就是水。

    這和小時候的狀態雖然有很相似的地方,但是人在這個階段已經積累了小時候不具有的眼界、知識、學識和涵養,這個時候看東西更加純粹,也更能夠專注於自己所從事的事物,更能夠深入研究,

    所以,我們學習行書也是這樣,不要老是想著兼顧每一個方面,把每一個方面都做好了,也就成功了。

  • 5 # 國文書院院長韓全義

    零基礎學行書可以,沒問題!

    第一是學誰?選對貼最重要,取法乎上!

    第二是怎麼學?要有“明師”帶進門,不然可能十年八年白費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延禧攻略》中太后為什麼不殺袁春旺?如何看待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