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太后為什麼要皇上答應不殺袁春旺?
13
回覆列表
  • 1 # 狐狸晨曦

    太后懇請乾隆帝務必放袁春望一條生路,只因袁春望確實並非是他自以為的“愛新覺羅皇族”,而是太后當年被山匪玷汙後所生,是乾隆帝的同母異父兄弟。

    在此之前,當乾隆帝乳母所謂“殺母奪子”遺書曝光,引起乾隆帝雷霆之怒時,太后轉述給魏瓔珞,再經慶貴人陸晚晚轉述給皇帝的那個故事:「太行山之行,乾隆帝的生母錢氏身披親王服飾,為雍正帝引開追兵,被山匪擄走玷汙」,確是真實事實。

    之後的事實,則是錢氏遭到玷汙,在太行山農家生下了袁春望後,又被王侍衛輾轉救回京城,為隱瞞失貞事實,將袁春望和金絲蟒袍的親王服飾一起丟棄。

    雍正帝感念她捨身救夫的義舉,又要讓自己屬意為繼承人的兒子弘曆能夠沒有任何“汙點”,因此才“賜死”錢氏,讓她以“鈕鈷祿氏”的名義繼續活了下來,所以當時雍王府的嫡福晉烏拉那拉氏,側福晉年氏、李氏,根本搶不走弘曆這個生母出身低微的兒子,只因雍正帝對他的生母,就和乾隆帝對魏瓔珞一樣,都是帝王放在心尖上的人。

    雍正帝:愛新覺羅·胤禛

    真實歷史上,雍正帝胤禛登基之後,將自己在雍王府的妾室們封為嬪妃, 《雍正朝漢文諭旨彙編》記載:

    【雍正元年二月十四日奉上諭:尊太后聖母諭旨:側福金年氏封為貴妃,側福金李氏封為齊妃,格格錢氏封為熹妃,格格宋氏封為裕嬪,格格耿氏封為懋嬪。】

    其中被封為熹妃的,正是雍王府的格格錢氏。

    然而,到了雍正二年,雍正帝卻宣佈,他的十二弟,管理禮部事務的履郡王允祹,在草擬封妃諭旨時“誤寫妃姓”,把 熹妃 “鈕鈷祿氏”寫成了“錢氏”,所以要更正過來,並將允祹連降三級,降為國公。

    因此,在清朝官方編修的《清實錄》,這份諭旨被改成了

    【諭禮部:奉皇太后聖母懿旨:側妃年氏,封為貴妃;側妃李氏,封為齊妃;格格鈕祜魯氏,封為熹妃;格格宋氏,封為懋嬪;格格耿氏,封為裕嬪。爾部察例具奏。】

    然而雍正帝一個事無鉅細的工作狂,竟會不仔細檢查【冊封六宮妃嬪】這麼重要的諭旨,連自己妃子的姓氏都不細看,就這麼將錯誤說法公諸於眾,誰會相信呢?

    《延禧攻略》的編劇據說是歷史專業研究生,對清朝的各類野史典故、民間傳說更是信手拈來,很多劇中小細節,其實都有歷史典籍出處。如關於乾隆帝的生母疑案,《延禧攻略》採用的“嘉興錢氏”說,就遠比《甄嬛傳》《如懿傳》電視劇的“熱河宮女李金桂”和《書劍恩仇錄》“海寧陳家”這另兩種說法,更符合真實歷史記述。

    《延禧攻略》中,關於「皇族生兒育女,每3個月要上報一次,寫明出生時間和生母,《玉牒》修成後,根據底稿每十年更換修改一次」的說法,也確係真實歷史。因此,我們現在看到儲存的《玉牒》和《清實錄》中關於乾隆帝生母、崇慶皇太后(死後諡號:孝聖憲皇后)為鈕鈷祿氏、四品典儀凌柱之女,實為後來人為修改所致。

    “犯下大錯”的允祹,到了六年後的雍正八年,就恢復了郡王爵位,乾隆帝即位後更升為親王,在乾隆一朝,他更越過了雍正朝飽受恩寵的莊親王允祿、怡親王弘曉等人,成為最受恩遇的宗室親王之一。《延禧攻略》中,此人也以宗室領袖的身份登場,還能直言訓斥皇弟和親王弘晝。

    《延禧攻略》:履親王允祹

    允祹的子孫早夭,乾隆帝還將自己的皇四子永珹過繼給他,作為承嗣他血脈的孫子,允陶去世時,弘晝和皇五子永琪奉命為他戴孝。

    允祹這麼一個康熙朝默默無聞的皇子、雍正朝毫不起眼的皇弟,到了乾隆朝卻為何成為最受禮遇的皇叔?他既然犯下“誤寫乾隆帝生母姓氏”的大錯,一生事母至孝、同時又出了名的外寬內忌、刻薄寡恩的乾隆帝,為何反而對十二叔如此“以德報怨”?

    ——說到底,從來並非允祹誤寫妃姓,而是雍正帝自己更改妃姓,讓他遭了無妄之災,皇家才要給予豐厚補償,以防事洩罷了。

    王侍衛和太后一致說的「錢氏因失貞,回京後被雍正帝賜死」之事,則是亦假亦真。對太后來說,必須更名改姓,不能承認自己是乾隆帝的生母,甚至需要裝病來獲取親生兒子的憐憫愧疚,則是雖生猶死了。

    而太后透過慶貴人,用紀昀《閱微草堂筆記》中記述的郭氏夫人的故事做例子,請乾隆帝深思“節與義,孰輕孰重”,也正是間接為自己曾經的失貞做自我辯護,透過旁敲側擊,贏得兒子的深切同情。如果失貞的錢氏並非她自己,那麼太后在急於贏得皇帝的憐憫諒解時,她又何必這般迂迴地多此一舉?

    而到了最後大結局,太后懇請乾隆帝務必放謀反失敗的袁春望一條生路,只因袁春望確實並非是他自以為的“愛新覺羅皇族”,而是太后當年被山匪玷汙後所生,是乾隆帝的同母異父兄弟。否則的話,連和親王弘晝都被毒酒賜死了,作為一切罪魁禍首的袁春望,就算他也是皇族血脈,又憑什麼能夠活命?太后又憑什麼會憐惜並非自己所親生的皇子?

    史上,乾隆帝一生六次南巡,前四次都有皇太后同行, 以彰顯自己的事母至孝。 他更明說這是因為皇太后喜好江南美景,自己才會奉母南巡,絕非奢靡享樂。南巡時並帶了大量畫師,將江南名園美景都繪製成圖,仿建於圓明園及承德避暑山莊。

    每次南巡,乾隆帝必到杭州錢王祠,多次題詩盛讚吳越王錢鏐(嘉興錢氏的先祖),八次登嘉興煙雨樓,先後賦詩數十首,對出身嘉興錢氏的大臣更是恩寵有加。乾隆一朝,有七名錢氏一族的大臣出任一品、二品的尚書、侍郎、巡撫等官員。 凡此種種,都足以說明乾隆帝母子和嘉興錢氏的莫大淵源。

    而《延禧攻略》裡皇太后喜歡江南美景,思念江南風土人情,乾隆帝建造蘇州街討她歡心,太后長居圓明園等情節,也都與真實歷史完全契合。該劇的劇情細節如此別具巧思,也是這部電視劇得以大獲成功的主要原因。

  • 2 # 天天陪伴

    《延禧攻略》就當部宮延偶像劇看吧,只能消遣。

    邊消遣邊追劇,最後劇集中,袁春旺抖身世,太后否定,最後又不準皇帝殺袁,那一段的漏洞百出,太后這是當紫禁城裡的人以及全朝文武百官都是傻子嗎?冒充皇嗣是死罪,但太后偏偏要保這個人,只說明瞭一件事,那就是袁所說的身世是真的,他是先帝流落在外的私生子,是皇嗣。所以才著急忙慌地讓皇帝承諾不殺他。

    個人以為原因是三:

    其一是不願愧對先帝。袁一提及“太行山”,太后便要求“都退下”,可見她是知情者,先帝應該是告之了私生子之事,請她善待,並且太后可能因此也做了承諾。

    其二是為了保全皇家顏面。太后才靈機一動,編了個故事騙袁春望,最終如願突破心態本就畸形的袁的心理防線,逼瘋了袁。但事實就是事實,袁就是皇嗣,太后心知肚明,所以怎麼能痛下殺手?

    其三是太后相信因果報。太后虔心禮佛,雖然當時情況下,她否定了袁的身世,但是真是假,她心裡最清楚,騙造謊言已是罪過,怎能再起殺念?這大概也是太后的一點佛心表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最喜歡的綜藝節目Top5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