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薛洪言

    “現在,如果願意,餃子可以天天吃,沒有了吃的吸引,過年的興趣就去了大半,人到中年,更感到時光的難留,每過一次年,就好像敲響了一次警鐘。沒有美食的誘惑、沒有神秘的氣氛、沒有純潔的童心,就沒有過年的樂趣。”

    上述文字摘自《莫言散文》中的一篇文章,名字叫《過去的年》,出版於2000年,現在讀起來,也很貼切。

    1

    知乎上有個問題,叫“為什麼現在年味越來越淡了”,吸引了247個網友前來作答,裡面不乏精彩的回答:

    有人歸之為長大後的忙碌與壓力,失去了童心,“小孩子才過年,大人是過年關”、“與其說年味越來越淡,不如說對過年的喜悅感與期待感越來越少”、“年味不是越來越淡,是離我們越來越遠”;

    有人將其歸之為階層差距的加深帶來的溝通困境,“社會階層早已深深撕裂,有的一線打拼精英,有的二線安逸土鱉,有的官二代富二代國二代,有的屌絲小鎮青年農民,各位親戚們的‘家’還一樣嗎”;

    有人則認為是科技的發展和市場經濟的衝擊下,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感與溝通的慾望越來越低,“從出生、結婚到去世,我們看到的是當今社會對於親情、愛情和孝道的逐漸冷漠,我們何止沒有年味,當今的社會其實各種味都在逐漸流失,這其中最根本的就是人情味”;

    還有人將其歸結為春節儀式感的消失,有人甚至認為春節已經失去了存在的基礎與意義,年味變淡自然是大勢所趨……

    上述回答已經從多個角度詮釋了年味變淡的原因,其實,何止是春節,端午節、中秋節,哪個不是如此。

    文化形成的背後,通常可以在經濟、社會等因素中找到淵源,這些因素髮生變化時,文化自身也會不斷演變。

    費孝通先生在《鄉土中國》裡曾提到,“我們社會中最重要的親屬關係,從生育和婚姻所結成的網路,可以一直推出去包括無窮的人,過去的、現在的和未來的人物,所謂一表三千里,就是這個意思……”,在這種從“己”向外的人際關係中,如同水面上泛開的連暈一般,由自己延伸開去,一圈一圈,人情關係自然也就有了親疏遠近之別,費先生稱之為“差序格局”。

    在過往的印象中,中國還是由“差序格局”主導的人情社會,過年則是檢驗社交地位和維護人情網路的最佳時點,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在市場經濟大潮的衝擊下,人們的活動空間已經不囿於鄉土,家鄉的人情網路於個體生存和發展的效用急劇下降,約束力自然也遞減,此時,人們利用春節這個時點來維護鄉土人情網路的動力和積極性也就不足了。外在表現上,便是春節的年味越來越淡。

    民俗的背後是“人俗”,我們過節時怎麼做、做什麼,決定了節日的味道怎麼變、變成什麼。在這個角度,年齡的增長也會沖淡年味。

    小時候過年,我們帖對聯、穿新衣、磕頭收紅包、買零食、打玩具槍、放鞭炮,無憂無慮,充滿了興奮與好奇,自然是年味很濃;長大後過年,我們搶車票、聚餐、玩牌、吐槽春晚、走親訪友,缺乏了欣喜與期待,看著自己又長了一歲,莫名多了很多焦慮,已經沒心思去體會年味。

    2

    與孩童時不同,成年人過春節,或多或少就要參與到節日的儀式中去,除了陪伴家人,還要迎來送往,要走儀式、走過場,要承受各種“紅色炸彈”,……對大多數人而言,結果往往是身心俱疲,有些甚至錢包乾癟,然後便是回到大城市,重新開始一年的奔波。

    不知不覺中,在成人的世界裡,春節已經變得功利、庸俗,開始變得陌生,變成我們所不喜歡的春節。當春節唯一的真實價值僅剩下“和家人吃上一頓飯,再和久違的朋友聚聚餐、喝喝酒”時,春節的節日屬性愈發淡了,更像一個普通的假期。

    而當人們開始把春節當個普通的假日,該旅遊就旅遊,或者窩在家裡看電視、看手機,只是不再“屈就”參加任何的節日儀式時,“有錢沒錢、回家過年”,這句曾經感動無數人的話語,就再也沒有讓人淚流滿面的力量。

    人們不再為了過年回家而“排除萬難”,相反,過年回家開始為其他“難題”讓路:

    為搶不到的車票讓路。“在一票難求的春運期間,最感人的表白不是我愛你,而是我給你買票!”有調查顯示,春節前夕,最讓人焦慮的依舊是回家的車票。車票難搶、機票太貴,很多人開始選擇錯峰過年,要麼提前半個月回去陪陪家人,要麼節後抽個時間回去一趟,見見許久未見的父母。車票難搶不假,事實卻是,人們不再願意為回家的車票而耗費太多的心神。

    為催婚壓力讓路。大城市的年輕人,社會競爭越來越大,買房買車立足不易,結婚年齡不斷後移,但站在老家父母和親戚的角度,大學畢業兩年內如果還不結婚,就有打光棍(/嫁不出去)的危險,以後老了,就沒人給你養老送終,所以春節期間往往會上演一年一度的催婚大戰,比如“某某比你年紀還小,孩子都上小學了”,貌似委婉,實則扎心。導致很多年輕人,為了躲避催婚而不敢回家過年。

    為難得的休息讓路。很多人辛苦工作一年,只有春節算是個能徹底擺脫工作壓力的假期,在外打工苦,回家過年累,要釋放壓力,不少人選擇了外出旅遊、放鬆一下自己。據稱,在80後和90後群體中,旅遊過年已經慢慢成為“新民俗”。只是,若平時有空閒,大過年的,有多少人真的願意往外跑呢?

    為囊中羞澀讓路。對很多人而言,過年回家也是對自己錢包的一次洗禮,即便有意節省,來回的路費、小孩的壓歲錢、長輩的紅包、年貨和人情來往的禮錢都是無法省卻的,算下來幾千塊錢是少不了的。某網站曾就白領過年回家的花銷做過一個調查,結果顯示,34%的受調查者過年花銷在萬元以上,其中15%的人超過了1.5萬元。以月收入五千元計算,除去房租、交通、話費、充值、買衣服等支出外,平時很難攢下錢來,年終雙薪的額外收入又獻給了過年開銷,裡裡外外算下來所剩無幾。因為囊腫羞澀,一些人變成了春節恐歸族。

    為不能衣錦還鄉讓路。在大城市工作的人,在老家的人看來,通常是頭戴光環的。而在外工作的種種煩悶苦惱,通常又不足為人道,頭戴光環卻做不到衣錦還鄉,於很多人而言,也是一種無形的壓力。混不好丟人,不成功便也不還鄉罷。

    ……

    3

    當人們不再喜歡一件事物,總會有各種各樣的緣由適時出現,讓我們離這件事越來越遠。相反,真正願意去做的事情,往往也不需要你排除萬難,通常是因緣際會、水到渠成。所以,最讓人感傷的,或許是我們看見春節被簇擁而來,卻再難與它撞個滿懷,我們記憶中的春節,終究是越來越遠了。

    新年的鐘聲敲響,我們聽到的,卻是令人恐慌的時光飛逝。所以,我們懷念的,究竟是那個曾讓我們魂牽夢繞的美好節日,還是無憂無慮的青春時光呢?

    想到了筷子兄弟的《老男孩》,以此結尾吧:“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一去不回來不及道別,只剩下麻木的我,沒有了當年的熱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寶寶吃了異物會發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