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看遍山川
-
2 # 花落花不再
周瑜,字公瑾,熹平四年 (公元175年)出生,廬江舒縣(今安徽省廬江縣西南)人,東漢末年江東集團將領。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在著名的赤壁之戰中大敗曹軍,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礎。後在取蜀途中不幸因病於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病逝於巴丘(今湖南省岳陽樓一帶),年僅36歲(虛歲)。
所以在赤壁之戰中,指揮者其實是周瑜,而不是諸葛亮。
諸葛亮在“隆中對”中,有取西川的計劃,但卻被周瑜搶在了前面,只是天妒英才,周瑜病死在伐蜀的路上,並非被諸葛亮氣死。
按真實的歷史推斷,周瑜會有更大的作為。
所以真正的周瑜有雄才大略,體貼溫柔,才智過人,有擔當.絕不是<<三國>>中的形象。
周瑜,周公謹是羽扇綸巾,英姿勃發,還是庸俗淺薄,驕矜自得,是高瞻遠矚,文武韜略,還是目光短淺,好大喜功,是文采超群,情趣高雅,還是才智碌碌,嫉賢妒能。
自從三國故事在民間流傳就有擁劉貶曹的傾向,而周瑜作為蜀漢的對立面人物同樣受到貶抑。這一現象到了宋元時期演變得更為極致,劉備集團的諸葛亮,關羽傳乎其神,而對立面的曹操,東吳的周瑜朝著相反方向演繹。宋元話本《三分事略》裡周瑜的形象已經一落千丈,才智平平,屢戰屢敗,心胸狹隘。
元雜劇中這種變化更加明顯,元雜劇的三國戲有幾十種,《倆軍師隔江鬥智》,《龐略四都》等,劇中的周瑜已完全成了諸葛亮的反襯,他的種種計謀都被諸葛亮一一識破,周瑜顯得低能可笑又忌才妒能。到了《三國志平話》裡,周瑜的持才自傲又氣量狹小的人物形象刻畫得更豐滿生動,一次一次被諸葛亮所氣,最後被諸葛亮氣死,從此周瑜的形象便定格在那裡,若周郎泉下有靈,他被人演繹後留給後人這樣的印象那著實真要氣得七竅冒煙也未可知的了。
撥開歷史的煙雲,把演義評話當作茶餘飯後的笑談,周郎的真面目才能重現。《三國志》,《漢晉春秋》,《資治通鑑》等雖然執筆者各有立場,各有認為所謂的正朔,對許多人物的褒貶各有看法,但對周瑜拿現代語言講可都是好評。“不悖人義,魯肅,呂蒙輩不及也”,“摧魏氏之鋒,開孫氏王業,威震天下,名馳四海”,這些不同立場的史官評價可信度是相當高的。西晉文學家陸機離三國時代不遠,在《辯亡論》裡論述東吳興亡,說周瑜“弘敏而多奇,雅達而聰哲”,陸機是東吳人,他對周瑜的評價是比較接近事實的。
而老百姓最耳熟能詳,津津樂道的諸葛亮三氣周瑜,第一氣周瑜進攻南郡戰而不利還身受箭傷,諸葛亮派趙雲趁虛而入奪了南郡,張飛佔荊州,關羽取襄陽。而實際上,周瑜在南郡和曹仁周旋時,劉備集團正忙著進攻零陵,武陵,長沙,桂陽,後來周瑜打敗曹仁取下南郡。他死後,孫權出於孫劉聯盟的考慮才將南郡,零陵,武陵“借”給劉備。
二氣是周郎“賠了夫人又折兵”的橋段,史實是劉備做了荊州牧後孫權出於孫劉聯盟的政治動機主動嫁妹,這事和周瑜,諸葛亮都沒有關係。所以不會有諸葛亮的“錦囊妙計”,周瑜也不會被氣。倒是劉備來東吳覲見劉備時,周瑜認為劉備“梟雄之姿,而又關張,終非池中物”,諫言孫權扣留劉備,以美女,玩物樂之消磨意志,孫權認為目前北方有威脅,扣留劉備時機不成熟。
三氣是周瑜打算助劉取益州換荊州,在路過荊州時擒獲劉備以奪取荊州,而諸葛亮早作安排,非但讓周瑜功敗垂成,還修書一封勸其退兵,周瑜看後大叫數聲“既生瑜,何生亮”而亡。《三國志~周瑜傳》中周瑜的確是有此計劃,“與奮威取蜀,留奮威固守,瑜還與將軍據襄陽”,(此奮威將軍有爭議,多為孫瑜)孫權同意了此計劃,周瑜趕回江陵,不料染病,死於巴丘(今湖南嶽陽),並不是在荊州城下被諸葛亮氣死的。
而婦孺皆知的火燒赤壁之戰那就更值得商榷了。在曹操大軍壓境之時,群臣中不乏投降主和的,而只有周瑜和魯肅是堅定的主戰派,他的堅決態度,他分析曹操勢必失敗的理由並請兵三萬進駐夏口據曹,讓孫權看到了勝利的希望。所以根本用不了諸葛亮引用曹操銅雀臺“攬二喬於東南兮”來刺激周瑜的抗曹決心,
況且諸葛亮去東吳實際上只是單獨覲見了孫權,並沒有和其它東吳群臣溝通,也沒有見周瑜,只是闡述了孫劉聯盟的現實和必要性,而真正使孫權下定決心抗曹的是對自身實力的判斷,而不是諸葛亮的“舌戰群儒”和“智激周瑜”。東吳君臣商議抗曹軍機大事時,諸葛亮也並未在場,他指揮赤壁之戰是不成立的。
赤壁之戰確實用的是火攻,是周瑜部將黃蓋想出來的,《三國志~周瑜傳》記載了黃蓋詐降,火燒赤壁的全過程,所以赤壁之戰的火攻計劃出自黃蓋,由周瑜統籌安排整個計劃,並率人馬實施,而諸葛亮沒有參於火攻計謀,更沒有指揮戰鬥,作戰時不見他蹤影。至於那個“不便周郎”的東風是黃蓋審視度勢,看到對方大船相連,加上偶然的天氣情況才順勢祭出火攻之計,和諸葛亮披頭散髮,登壇借風是沒半毛錢關係的。
周瑜大都督才是赤壁大戰的總指揮,是他一手導演的傑作。小說裡的一系列故事都是作者為了襯托近乎於神的諸葛亮而對史實進行的春秋演繹,成功地塑造了周瑜“心胸狹隘”,“嫉賢妒能”的形象,突出了小說重點潑墨物件諸葛亮才智謀略的光輝形象,而史實上週瑜絕對不是個氣量狹隘的人,而是一個平易近人,以德服人,性情豁達的人。
周瑜在三國時期已經贏得眾人,甚至是敵人的讚揚,前文已經講過史家對其高度的評價。周瑜一生征戰,少年得志,英姿勃發,情趣高雅,“曲有誤,周郎顧”,能聽出琴曲中細微處瑕疵,說明他藝術修養造詣之高。心胸開闊,一再向孫策孫權推薦魯肅,事實證明他眼光敏銳。年長的程普老將軍和周瑜結交成莫逆,程普敬重歎服,“與公瑾交,若飲醇醪,不覺自醉”,一時傳為美談。
周瑜高瞻遠矚,忠心耿耿, 孫權評他“膽略兼人”,“有王佐之資”。《江表傳》記載連劉備也曾經對孫權說周瑜“萬人之英,顧器量廣大,恐不久為人臣耳”,這句話資訊量還比較大,一方面從劉皇叔口裡旁證了周瑜“器量廣大”,不是狹忌小量的人,另一方面劉皇叔貌似在挑撥離間麼,還是他對孫權擁有周瑜而心懷嫉妒呢?
《三國志》裡所有有關赤壁之戰的記敘,在《武帝記》最簡單,只寥寥幾語,這和陳壽成書的年代有關,避尊者諱了,可在《周瑜傳》裡洋洋灑灑,詳盡細緻,充分展示了周瑜的卓越才華,甚至在卷末還點評道“建獨斷之明,出眾人之表,實奇才也”。
羅貫中在創作《三國演義》時和在其它方面一樣,充分繼承發展了民間傳說,保留了周瑜忠於孫吳,在軍事上運籌帷幄,輔助孫權開拓霸業的事實,但為了提高,神話劉備集團諸葛亮等人對周瑜這個人物進行了改造,透過一系列的春秋手筆,移花接木,讓一個氣量狹小,忌賢妒能,目光短淺的周瑜形象展現在人們面前。而此小說的廣泛流傳,更是從此坐實了周瑜這樣的形象。
真是“世風不與周郎便,英才大略也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