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司馬通鑑

    這可能是你的錯覺。

    中國歷史上最富有的朝代是宋代,福利制度最好的朝代也是宋代。

    所謂大唐盛世。

    即626年~755年,即為唐太宗李世民至唐玄宗李隆基的安史之亂截止,稱為大唐盛世,這129年裡,誕生了4位英明神武的君主,李世民,李治,武則天,李隆基,這4位皇帝在位總共108年,開創了大唐盛世的局面。期間大唐和亞洲,歐洲各國往來頻繁,互為友好,對各國都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所以至今還落下了一個唐人的稱呼,給我們建立了一個美好而強大的印象。

    其次在大唐盛世期間,國力強盛,歌舞昇平,思想開放,民族和睦,文化昌榮,人才濟濟,尤其是詩壇名流輩出,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句,把大唐盛世襯托的後人嚮往。再者在整個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當中,談起文明,唐宋元明清誰對外更文明開放?宋儒古板,元殺伐,明清閉關鎖國。在整個歷史當中,後人對於唐朝的歷史最為熟悉,對歷史的印象最美好的樣子,大概就是大唐盛世。

    事實上,當你真的生活在大唐盛世的時候,估計肯定也將遭遇詩人們的磨難,整天抱怨懷才不遇,遇人不淑,沒人看得見你的才華而鬱鬱寡歡。

  • 2 # 趙金錘

    一、疆域。判斷一個皇朝強盛與否,疆域是一個基本的衡量指標。如上圖:巨唐在全盛時期,疆域面積達到了驚人的1600萬+平方公里,西抵裡海,直接和今日伊朗接壤,把巴爾喀什湖和鹹海變為內湖(安西都護府),直接抵達印度洋;北達北海,也就是今天的貝加爾湖;南部包括越南全部,中南半島大部都在勢力範圍內;東北一帶整個外東北都是安東都護府的地盤,包括今天的庫頁島。這個疆域範圍在整個中國歷史上是空前的,沒有強大的國力,怎麼可能會有廣袤的疆域。光這地圖就令人神往不已。

    二、政治。唐朝從太宗皇帝李世民開始,一直都是天可汗。不說天下臣服,至少也是威服四夷,這武林盟主的地位可是一刀一槍掙出來的。而且唐朝政治的開明程度,在整個中國古代史上,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不管哪個國家哪個民族,只要有才能都可以在朝中做官任職。“天下英雄入吾彀中”一點都不誇張。

    三、軍事。盛唐名將輩出,將星如雲,軍事實力毋庸贅敘,用下面兩張圖說明。

    三、文化。那時候的大唐文化異常的燦爛輝煌,民族文化心理也是空前的昂揚自信,數不勝數的邊塞詩是唐朝文化長廊裡最為氣勢磅礴的文化長城。古代名人那麼多,但也只有唐朝才有王勃、李白、杜甫、白居易等等。唐朝時候對於國家的自信還反映在對國家的稱謂上。從來沒有哪個朝代的子民稱自己國家為“巨”。強如大漢,也只成為大,只有唐朝稱之為巨。“今日巨唐年,還誅四凶族。”“隋能一統之,駕福於巨唐”“荒哉隋家帝,制此今頹朽。向使國不亡,焉為巨唐有”。

    其他值得大書特書的地方實在太多。如果有可能,我願夢迴大唐!

  • 3 # 正本清源隴西郡

    唐朝(618年—907年),是繼隋朝之後的大一統中原王朝,歷時二百八十九年。

    一、疆域遼闊。最盛時東到日本海、南達安南、西抵鹹海、北到貝加爾湖,是中國自秦朝以來第一個未修築長城的大一統王朝。

    二、萬國來朝。唐朝攻滅東突厥、薛延陀後,唐太宗被四夷各族尊為天可汗。又借羈縻制度徵調突厥、回鶻、鐵勒、契丹、靺鞨、室韋等民族攻伐敵國,並讓日本、南詔、新羅、渤海國等藩屬國學習唐朝的文化與制度。萬國來朝達到鼎盛,向唐朝納貢的國家有三百多。

    三、經濟發展。從唐太宗“貞觀之始”到唐玄宗“開元盛世”,唐朝經濟進入全盛時期。在農業方面,隨著曲轅犁、筒車的發明使用,水利的興修,開墾了大量荒地;糧食堆滿倉,如洛陽附近的含嘉倉,有四百多座大小倉窖,大的可藏糧萬石以上;唐玄宗後期,戶口發展到九百多萬戶,比唐初年增加了兩倍以上。手工業作坊有官營和私營,織染業能生各種精美的綾錦;陶瓷業技術也有顯著提高。邢州的白瓷象銀象雪,越州的青瓷象玉象冰。陶瓷工匠還創制了著名的“唐三彩”。唐都長安,是全國的政治中心,也是亞洲各國經濟、文化交流的中心。

    交通銀行也得到發展。陸路交通,從長安出發,向東可達北韓,向西經塔里木盆地越過帕米爾高原,可通往印度、阿拉伯等國;海路交通,從登州、揚州出發,可達北韓、日本;從廣州出發,經馬來半島、印度可到波斯灣。在廣州,有阿拉伯、波斯、印度、南洋等地的商人、僧侶到來或居住。唐朝的商業也很大發展,區,市裡有很多店鋪,市的四面有很多供客商居住和存放貨物的邸店。唐朝廷在廣州設定市舶使,管理對外貿易。

    四、多元文化。唐朝的文化、藝術得到前所未有的發展,詩、書、畫、樂等方面湧現出大量名家,如詩仙李白、詩聖杜甫、詩魔白居易,書法家顏真卿,畫聖吳道子,音樂家李龜年等。

    五、社會開放。唐朝是當時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之一,聲譽遠播,亞歐各國前來交流學習。因此,唐以後海外多稱華人為“唐人”。

  • 4 # 大臉看歷史

    大臉認為,這和唐朝人民有關。

    前段時間熱播的《長安十二時辰》裡其實也反映了唐朝時期的一些特點。包括開放包容的生活環境,良好有序的政治體制,多元化的思想等等。但我覺得,之所以叫人們常常稱大唐盛世,夢迴大唐,而不是大宋盛世,大漢盛世,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唐朝時期人民的文化自信。

    以往很多人研究大唐盛世,往往會集中於大唐的開疆擴土,唐軍戰鬥力強,萬國來朝,城市繁華……更多的是從國家層面上去論證。但大臉以為,其實是人民的文化自信襯托出這個盛世。當然,也正是由於唐朝的國力強盛造就了它的子民充滿自信。

    我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

    王玄策

    王玄策是一名去印度的外交官,有一次當他出訪印度的時候,印度國內發生了政變。新政權聽說唐朝使節要來了,立刻派人截殺。王玄策的使節團邊戰邊退,死傷慘重。最後退至吐蕃境內時僅剩兩人了。這個時候正常的思維應該怎麼做?是不是該急速回國向朝廷報告印度政變以及新政權截殺使團的事,然後由朝廷做出後續決策?

    可他沒那麼做,他認為這是對他大唐的侮辱,誓要反擊。他和另一個倖存者蔣師仁兩人,一路聯合了吐蕃、尼泊爾以及周邊大唐藩屬國,召集軍隊近萬人,親自率兵一路反殺回去,竟然把對方給打滅國了,把國王押回唐朝訴職。

    我們姑且不論此人軍事指揮能力有多高,但他僅憑外交官身份能聯絡各方出兵助他作戰,不僅僅是因為他的個人魅力,更多的應該是看重在他背後的國家力量——唐朝。試想一下,如果王玄策沒有由內散發的對國家的自信,他敢於去實施這一系列動作麼?

    事實上,縱觀中華這些封建王朝,能讓人民有如此自信心態的朝代很少,當然並是不整個唐朝時期都是如此,封建統治下的王朝,所謂的盛世就像升入空中的煙花一樣,綻放得最絢爛的時候,也是它形將消散的時候。相比中後期唐朝的衰敗和兵荒馬亂,那曾經的繁華或許更讓人追憶和嚮往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傷殘證可以買國際機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