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布衣光頭強說文新解

    從左往右書寫是目前世界通用的文字書寫方式。那麼,書法為什麼一定要遵從古式,自右至左書寫呢?

    首先,為了表達的方便我暫且把從左至右的橫寫方式稱之為今式,把傳統的從右至左的豎式書寫稱之為古式。那麼下面咱就談談今式與古式的客觀歷史形成的原因:咱們先說說古式。

    古式是咱們中國傳統的書寫方式,這種方式在中國三千多年的歷史長河裡沿用至今。從最早的有文字記錄的資料看看,也是這種書寫方式,例如甲骨文,金鼎文。那麼這種方式是怎麼形成的呢?

    我們不妨看看竹木簡牘的形式就會知道,這種方式是為了方便書寫和閱讀

    1,書寫,其實漢字是二維文字,他的組合方式是多元的,可以上下組合,也可以左右組合。所以,漢字是有很大的靈活度的。既可以豎式書寫,又可以橫式書寫。那麼咱們的先民們為什麼一定要採取古式來書寫呢?

    於鍾華教授在一次講座中講到了“書”這個問題,書,在古代多做動詞用,書寫的意思。這個“書”字古文字,把他拆開,就是一隻右手拿著一支毛筆在書寫。所以,所有漢字的書寫方式必須符合人的右手。也就是說,必須右手寫起來很方便才行。

    所以漢字的所有筆順是符合右手的。為什麼一定要用古式書寫呢?這是因為,在古代很早就發現了廉價的書寫載體材料:竹子,木頭。不要小看了這一點,這對文化的傳播是非常有利的。從地下發掘出的秦漢簡牘來看,長度大約是一拃稍多點,約二十四五公分左右,根據於鍾華教授的研究成果,人的手上下自然活動的範圍就是這個數。如果是篇幅長怎麼辦呢?

    自上而下一條一條地寫,寫完一條在案几上擺放一條,從右往左,順手擺成,總之,古式根據右手的書寫習慣,根據材料的形制,從上到下,自右至左,順手而為,自然而然。

    根據古文字中“象”字來推測,說明在中原地區,殷商時期的氣候應該屬於亞熱雨林帶。因為“象”就是一個很生動的象形文字,說明在當時大象曾經在中原地區生活過。因為亞熱雨林帶的氣候環境適宜大象的生存。亞熱雨林帶的環境特點就是高溫多雨,氣候潮溼,就像今天的廣、浙閩等東南沿海地區。

    如果這個推理成立,很有可能簡牘在殷商時期就有,它和甲骨文是並存的。只是特定的氣候環境沒有儲存下來。也就是說殷商時期的人不是隻會刻甲骨文,同時也寫簡牘。因為甲骨文,鐘鼎彝器銘文的形式也是古式的,上文我說過,漢字是可以多種方式的,從左往右,橫豎排列都行,也就是說甲骨文、鐘鼎文、有多種選擇,偏偏只選擇統一古式,很有可能是受到簡牘書寫的影響。

    當然了,這只是推理,因為我們沒有見到過殷商周時期的簡牘事物。

    2,咱們再從閱讀的方式分析一下:古人把寫好擺完的竹簡用繩子穿起來,穿好綁牢,左手推動捲起,右手捆好,繫緊。讀的時候解開,從上到下,從左往右,一次展開自然而然。

    也就是說,書寫的方式決定了閱讀的方式。除了竹木簡牘,還有帛書,就是在絲織品上書寫,也是採用古式。這種古式一直沿用到了現在,為什呢?習慣了唄。

    總之一句話,簡牘的書寫材料和右手的自然書寫動作習慣形成了古式。

    咱們再看看今式。所謂的今式是從西方泊來的。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的語言文字都是字母語言,字母文字是線性文字,是一維文字。一維文字在組合方式上只能有一種選擇,要麼上下延伸組合,要麼左右延伸組合。大部分都選擇了左右組合方式。為什麼呢?因為人的動作只有兩種方式:以人的身體為定點,趨近拉遠,去遠拉近。

    最自然的狀態就是去遠拉近,所以從左到右就成了最自然的選擇。

    字母語言是沒有筆順這一說的,單詞是從左到右由一個個字母拼成的。字母的字形很簡單,從左至右,在四線格的三個空間裡來回交錯,依次書寫就行。這就是今式的形成原因。

    新中國成立後,國際交流日漸增多,為了與國際接軌,簽訂政治協議商業合同時為了使雙語可以同步,漢語採取了今式。否則無法同步。

    這也充分說明了古老的漢語文字有著超強的生命力,在新的時代裡依然適應新的社會環境形式。

    至於今式比古式好,專家學者的所謂科學依據,純屬瞎扯。我見過很多有閱讀障礙的人,閱讀今式文字用手指著一個字一個地嘣,仍然找不到該讀哪一行了。

    雖然人的右眼是左右橫排的,閱讀今式的橫排文字並不能體現出他的優越性。所以無論是今式還是古式,都是在一定的社會環境下為了方便順手而產生的。根本不存在誰比誰好,誰比誰優越的。因為沒有一個傻子幹活的時候給自個找麻煩,明明順手省力的方式不用,偏偏用彆彆扭扭的方式去幹一些瞎活。

    咱們再說一下書法裡的情況,書法在創作當中也是自由的,當然可以用今式,沒有哪一個人規定或強調必須用古式。之所以大家都不約而同地在創作中採取古式,我總結一下,總共有三點原因:

    1,歷史的慣性。書法是中國傳統的一門文化藝術形式,學習書法必須大量臨摹古帖。古帖都是按照古式書寫的,所有的字形變化,章法的安排,筆畫的呼應,都是為豎式排列而產生的。在書法創作中,採用古式帖上有現成的字形,相對來說可以借鑑,創作起來容易點。

    2,傳承的斷層。書法從魏晉開始有了筆法的傳承,二王筆法是書法的核心,這個筆法是曾被人比喻為“晶片”。這個筆法是在“萬物生成論”的傳統哲學思想觀念下產生的。也就是說,漢字的體式到了楷書(書史上叫作真書)基本定型,在二王筆法下,字的形態都是隨機生成的。寬窄,高低,大小,以及筆畫的長短,曲直,都是筆法生成的。

    舉個例子,“大”這個字,如果放在文章的開頭,由於下邊還要寫,“捺”畫為了呼應下文,順手來一筆“反捺”。如果這個“大”字在句尾,或者在行末(一行的最後一個字),下文需要改行,那麼我就不需要“反捺”,為了承接上面的,我可以寫一個很雄壯帶角“捺”,總之,這個“大”字的形態是靈活的,多變的,不是固定的。也就是所謂的自然。

    但這個筆法在宋朝丟了,失傳了。這直接帶來了書法學習方式的改變。沒有了筆法我們只能死記字形,我們今天書法的學習是這樣的:臨一個帖N 多遍,然後開始集字,費了很大的功夫,還不能自由瀟灑地創作,再看看古帖,看看自己的集字作品,一遍又一遍懷疑自己是不是學書法的那塊料。

    由此可見,沒有了筆法的傳承,一切都變成了死的,刻板的,採用古式創作都困難重重,若採用今式創作就更不容易。

    為了使書法學習創作的困難度降低,大家就更不願意採取今式了。

    3,群眾基礎的審美習慣。當然了,今式的創作形式也有人嘗試過,但失敗的很多。除了題匾額受客觀限制不得已而為之之外,當年的新文化運動的時的一些人曾創作過。還把標點符號都用上了。不過得不到社會認可,在大家眼裡,那隻不過是“毛筆字”而已。現在還有人老糾結“毛筆字”和書法究竟怎麼區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以《日子》為題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