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幽離
-
2 # 雲嶼逢花
現在的智慧機器人還遠沒有科幻電影裡的那麼神奇吧,再怎麼智慧對於孩子來講還是個玩具,我不認為一個玩具可以替代父母的陪伴!
-
3 # 談生活小基地
生而為父母,怎能生而不陪伴呢,機器人再怎麼智慧也比不上父母的陪伴。父母的一句問候抵得上機器人一天的陪伴呢,所以,再忙也要注意騰出時間去陪伴孩子,孩子的童年裡需要父母的左右相伴,並且對於孩子的各個發展期也是有很大的用處的。
現在的人,連讓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帶都不願意,覺得隔代的教育方式不一樣,那麼智慧機器人難道會更好嗎?再智慧也是隻有一顆冷漠的電子晶片,這樣的陪伴,這樣子的教育,難道更潮流前線嗎?
-
4 # 沐瀅讀書育兒
作為一名親子閱讀推廣人,我在工作中也經常遇到父母詢問:我沒時間陪孩子讀書,用早教機、智慧機器人代替行不行。
我是不贊同這種做法的。尤其是在孩子的年齡尚小(嬰幼兒階段),以人工智慧代替父母的辦法,不利於親密關係的培養。
時下的人工智慧產品,大部分是塑膠、金屬外表,讓我分分鐘想到著名的“恆河猴實驗”。
上世紀50年代末,美國心理學家哈利·哈洛和他的同事做了一系列的恆河猴實驗。
這其中包括“代母實驗”。
將一隻剛出生的小猴子放入一個隔離的籠子中養育,養育它的是兩隻假猴子,兩隻都是用鐵絲做成的,只不過其中的一隻有絨布包裹。
鐵絲母猴可以給小猴子提供充足的奶水,而絨布母猴只有絨布。
最開始,小猴子是圍著鐵絲母猴轉的,因為它可以吃到足夠的奶,但是過了幾天,心理學家們發現,小猴子只有飢餓的時候才向鐵猴子靠近,而更多的時候它是尋求絨布母猴的懷抱。尤其是當小猴子遭遇了巨大威脅的時候,它會立刻跑到絨布母猴的懷裡。
實驗的影片其實挺殘忍的,尤其是小猴子睜大驚恐的眼睛無助地嚎叫的時候,但是作為一位母親,深深地為小猴子表達敬意吧,它為我們在育兒上的認知所貢獻的一切!
這個實驗充分證明了,親密關係的重要。
用哈洛自己的話說,觸控、運動、玩耍,如果你可以提供這三個變數,那麼就能滿足一個靈長類動物全部的需要。
回到這些智慧機器人上來。它們無法滿足孩子對這三個變數的需求。
例如在親子閱讀的時候,孩子或在媽媽懷裡,或者靠在媽媽身邊跟媽媽一起看書,聽媽媽講故事。孩子可以聞到媽媽身上的味道,聽媽媽的聲音,抱著媽媽的胳膊感受肌膚接觸。
但是智慧機器人給不了這些,它只能和孩子進行單向的輸出交流。
可能您會說,智慧機器人也能根據我們的口令和提問來回答啊,這個交流是雙向的呀!
但其實並不是這樣。
比如孩子喜歡問十萬個為什麼,在這些為什麼背後,每個問題所暗含的孩子的心理都不一樣。
有的問題他僅僅是提問,謀求父母的關注。有的問題他可能很疑惑,需要一個答案。
“為什麼小夥伴不喜歡我的髮卡”這個問題,可能暗含著孩子的人際交往問題,審美方面的差異。
但智慧機器人會根絕它的資料資訊給出一個教科書式的答案,可是它無法揣摩孩子內心真實所想表達的。
其次,孩子的安全感是智慧機器人給不了的。這份安全感來自於母親的懷抱,尤其對初生嬰兒而言。
與給孩子提供充足的食物相比,身體接觸更能夠提供給孩子提供安全感。0-3歲的孩子一定要在父母那裡獲得足夠的肌膚接觸,這樣才會讓他們獲得安全感,而不至於在長大之後,對親密關係有著太強的控制慾。
再次,在3歲以後,孩子開始逐漸進入情緒認知和管理的階段。這些情緒他是從父母的身上獲得的。
孩子會在父母的臉上捕捉各種各樣的表情,高興、難過、生氣、恐懼、焦慮,並且也習得這些表情,知道它們都代表什麼。
當孩子出現各種情緒的時候,父母幫助孩子為情緒命名,梳理情緒,進而管控情緒。
這些在智慧機器人身上都獲得不到。
所以,不管父母有多忙,拿智慧機器人做替代都行不通。這個東西只能作為一種輔助,在父母太忙了太累的時候,偶爾幫助給孩子將個故事,陪著玩一會兒。但是,每天的親子閱讀時間、陪玩時間,週六日的陪伴還是需要父母親力親為。
它的作用應當是拉近父母和孩子的關係,而不是將父母和孩子分離開來。
可能有的人會說我站著說話不腰疼,作為一名職場媽媽,我的確是孩子0-3歲的時候,盡力做到給她足夠的陪伴和安全感,進而選了一份輕鬆的工作。而在孩子3歲之後,安全感建立之後,選擇了工作強度大的工作,畢竟對於我個人而言,那更有挑戰和前途。
陪伴不在於時間長短,而是是否為優質的陪伴。
朝九晚六,下班之後的2個小時,陪孩子玩,陪孩子做遊戲,陪孩子畫畫,比陪孩子傻呆一天自己躺床上刷手機要高效得多。
畢竟,孩子的生命是父母賦予的,而不是智慧機器人。
-
5 # 胖媽冰育兒
個人認為不可取。
在這個被電子產品充斥著的電子化社會,會有很多電子產品應運而生,就有很多人把方向放在了家庭教育上,因為現在是競爭化的社會,年輕人都在外打拼,有很多家庭孩子都遇到了陪伴孩子這個難題,所以智慧機器人出現了,很多家庭就覺得終於可以從陪伴孩子的難題中找到了解決辦法,就花錢買這些只能機器人。
不過智慧機器人確實能讓孩子學到很多東西,早教和小學教育,集學習機、故事機、唱歌機、點讀機、兒童電視、AI智慧語音於一體,功能多價格也比較‘親民’,但是也有很多的侷限性,機器人的程式都是設定好的,不會很好應變孩子的問題,更重要的是缺乏與孩子的感情交流,再怎麼陪伴也是一個冷冰冰的機器。和父母家人陪伴比起來只能算是一個陪伴的玩具而已,並且孩子玩了一兩個月甚至一兩週就會產生厭煩情緒。
父母的平陪伴更加溫暖貼心,身體上的接觸交流也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和機器人擁抱那會是另一番滋味。若果父母真的沒時間陪伴孩子那也可以找個臨時保姆之類的,畢竟週末是有限的,工作時間也是有限的,在沒時間的時候可以找人陪伴,切不可用智慧機器人長期陪伴,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
綜上所述,用智慧機器人替代父母的的陪伴孩子是不可取的。
回覆列表
肯定不可取啊!
智慧機器人是無法代替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地位的,智慧機器人也沒有像父母那樣無私奉獻的的愛,智慧機器人只能帶來短暫的愛和開心,這種肯定是不能持久的。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父母的這個角色是很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可以說,父母的陪伴是孩子成長的基石,是孩子有一個開心童年的基本要求 ,孩子成長過程中有很多事情都是需要父母去教,去讓她(他)懂得事情該如何解決,怎樣解決為最好,這樣,不僅可以讓孩子學會獨立,也可以讓孩子學會負責任!
總而言之,父母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指引者,是孩子學習東西的源頭,是孩子生命最重要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