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九愛編織

    蘇軾的有:

    1.傷別離情類。

    這也是最早出現、最為常見的題材之一, 如懷親、思鄉、念友等。主要抒寫離情別恨,或用以激勵勸勉,或用以表達深情厚誼,或用以抒發別離之愁。因為送別常與登山臨水相聯絡,故又稱“山水送別詩”。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送孟浩然之廣陵》(李白)、《別董大二首》(高適)等。

    2、 詠懷類。

    這是以吟詠個人抱負,反映或諷刺社會為題材的詩歌。情感上多體現為壯志難酬的苦悶與身處逆境時的豁達。比興、象徵、聯想等是其主要手法。如李白的《行路難》、《將進酒》、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蘇軾的《定風波·沙湖道中遇》等等,懷古詩(由憑弔古蹟而產生聯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發情懷抱負。)懷古詩可歸入詠懷詩大類之中。懷古詩如杜甫的《蜀相》、劉禹錫的《烏衣巷》、《石頭城》、李白的《登金陵鳳凰臺》、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陸游的《書憤》、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張養浩《山坡羊·潼關懷古》等等,都遺響千古。

    3、 諷喻類。

    以嘲諷或勸喻手法,揭露社會的黑暗、世態炎涼,表達人民或正人直士呼聲的詩歌,亦稱“諷喻詩”,有時也稱“政治諷刺詩”。諷刺詩同樣源遠流長,自《詩經》起直到現代從未消失。如《碩鼠》、《伐檀》、《蜂》(唐·羅隱)、《題臨安邸》(南宋·林升)、《醉太平》(“譏貪小利者”元代無名氏)等等。

    4、 邊塞類。

    這是以描寫邊塞風光,反映邊疆將士生活為基本內容的詩歌。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有高適、岑參、王昌齡、王之渙、李頎等。高適的《燕歌行》、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王之渙的《涼州詞》、王昌齡的《出塞》以及宋代范仲淹的《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等,均是膾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5、 詠史類。

    這是以吟詠或評論歷史故事、歷史人物為題材,藉此抒發情懷、諷刺時事的詩歌,一般是先敘事後議論;也有一些只敘述對比而不加議論,讓讀者思考的。詠史為題的詩以班固的《詠史》、西晉左思的《詠史八首》為早期著名代表作。此後不斷髮展,出現了更多的詠史詩,如章碣的《焚書坑》、李商隱的《賈生》、杜牧的《題烏江亭》(王安石與之曾唱反調)、溫庭筠的《經五丈原》等,均為名篇。

    6、 詠物類。

    這是借吟詠自然或社會事物,來表達思想感情的詩歌,託物言志,象徵比擬是其常用手法。這類詩先秦兩漢已出現,唐以後佳作漸多。如王維的《相思》(“紅豆生南國”)、李白的《白鷺》、杜甫的《歸雁》、陸游的《卜算子·詠梅》、于謙的《石灰吟》、王冕的《墨梅》等等,都是借自然之物,抒自己心志的名篇。

    7、 愛情詩。

    這是以愛情(包括悼亡)為題材的詩,也稱“情歌”、“閨怨詩”。愛情詩自《詩經》起,源遠流長,主要描寫男女愛慕之情和愛情生活,或抒發離別相思之情。如《兼葭》、《迢迢牽牛星》、《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李商隱)、《鵲橋仙》(“纖雲弄巧”秦觀)等等

    辛棄疾的題材型別是:

    1、愛國主意題材。辛棄疾詞中愛國主義主題方面的主旋律:昂揚的愛國激情。他對抗金事業義無反顧的執著,對南宋妥協投降政策的極度不滿,氣勢悲憤。如他的(《水調歌頭》落日寒塵起)“誰道投鞭飛渡,憶惜鳴鵲血汙,風雨俚愁。”

    2、反應農村生活的題材。辛棄疾對農村閒居生活方面的題材創作,生活的畫面是祥和的,表達一種對農村生活的嚮往之情。他筆下的的農村生活是和平靜穆的,農民是樸實的,各種人物都自得其樂的生活著。如《完溪沙》詞的上片為所見農家與生活場景:近看北邊高地上農民正在猛踏車,灌溉農田。一個“頻”字充分表現出農民辛勤勞作情景

    3、反應官場的黑暗,表達對黑暗官場的厭惡,對小人的不滿與唾棄。辛棄疾是個滿懷抱負的愛國主義者,詞中字裡行間流露出抑鬱不得志的憤慨。體現出對官場的厭惡,對爾虞我詐小人的唾棄,如他的《鷓鴣天》“不向長安路上行,卻教山寺厭逢迎。味無味處求吾樂,材與不材過此生。”

  • 2 # 老客329

    這個問題好奇怪,你應該是問他們的詩詞是什麼體裁吧?回答這樣的問題比較困難,因為兩個人都是歷史上著名的詩詞大家,至於他們的作品體裁,應該是指內容情感上的區別。蘇軾的豪放詞風源於他對藝術的領悟和積累。而辛棄疾把這種豪放推到一個新的高度,然而,兩人有各自不同的特質,辛棄疾優思悲壯,沉鬱蒼涼與蘇軾的筆勢縱放,氣勢恢宏還是不一樣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要用什麼心態來面對二婚家庭,才能讓自己感到有家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