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樣與纖華

    個人認為,貿易並不會直接帶來戰爭,但卻是一切矛盾的開始,大規模深層次矛盾的爆發,就形成了戰爭。社會大分工以來,人們的衣食住行開始相互聯絡,物品交換越來越頻繁從新石器時代的“一把石斧換兩隻山羊”,到當今社會動輒幾百億的訂購大單,貿易始終是人類社會產生聯絡的主流方式。

    在古代,由於人與人、國與國之間的貿易交流並不多,因此相互之間的矛盾更容易激發,從中國古代的春秋戰國,到歐洲日耳曼尼亞人與羅馬人之間的頻繁戰爭,無不體現這一點,而如今,國際貿易成為主流,任何兩個國家或政治團體之間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所謂牽一髮而動全身,因此相互之間的貿易糾紛更不易引起大規模的戰爭。君不見,為了控制國際石油貿易,美國不顧國際社會反對,相繼發動了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然而卻最終付出沉重代價,因此在當今,貿易仍是國際社會發展的潮流,由貿易引發的爭端和區域性摩擦仍時有出現,但引發大規模戰爭的可能性非常小。

  • 2 # DS影片

    很有深度的問題了,貿易是否會帶來戰爭?這個問題問得非常好,自古以來貿易都是誘發戰爭的主要因素之一!有句話說的好,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國與國之間不外乎如此,一國的發展全靠經濟,一般來說經濟愈好國力愈強,百姓有了安定的生活幸福度才會有所提高,於本國的穩定是大有助益的,而且還有一點就是軍事,軍隊都是靠錢砸出來的,古時的重甲騎兵也好,還是現代的航母戰鬥群也罷,軍隊總是一個國家最燒錢的地方!

    說了這麼多,其實就很明確了,一個國家想要走的更遠,那貿易鐵定是不能倒的!我們拿俄羅斯為例子吧,毛子現在的經濟並不好,所以在新型武器的研發上自然也就落了下乘,其最新的第五代戰鬥機可以說根本不堪重用,那麼這就是陷入了死迴圈,想要有強力的武器那就得發展經濟,但西方目前對其制裁得又非常厲害,那怎麼辦呢?唯有戰爭一途可走,但好在目前普京總統還是比較剋制的,所以沒有引發戰爭。再往前了看,鴉片戰爭也是這個道理,當時由於農耕文明具有自給自足的特性,英法兩國的商品在中國賣的並不好,反倒是他們對我們的商品倒是有著很大的需求,所以便形成了貿易逆差(出口貿易總值小於進口貿易總值),後來也便發生了臭名昭著的鴉片戰爭!

    因此貿易是很容易帶來戰爭的,但具體情況的話還要看一國領導人的決斷,畢竟國與國不同,適合本國的決策才是最好的決策!

  • 3 # 迷彩派軍事

    戰爭的起因是多種多樣的,但是其根本就是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利益,而貿易自古以來就是誘發戰爭的最主要誘因之一。如果說雙方的貿易不平衡,就會引發戰爭。舉一個我們大家都知道的例子——清朝末年爆發的中英鴉片戰爭。這場戰爭在歷史上有被稱為通商戰爭,其根本原因就是由於英國對當時中國的貿易逆差導致的。

    近代以來,“閉關鎖國”後的滿清雖然逐步落後於世界大潮,但是在外貿中,一直處於貿易順差地位。 為了扭轉對華貿易逆差,英國開始向中國走私毒品鴉片,獲取暴利。1838年冬,清朝道光皇帝派湖廣總督林則徐為欽差大臣,赴廣東查禁鴉片。林則徐到任後,嚴行查繳鴉片2萬餘箱,並於虎門海口悉數銷燬。打擊了英國走私販的囂張氣焰,同時影響到了英國的利益。為開啟中國市場大門,英國政府以此為藉口,決定派出遠征軍侵華,英國國會也透過對華戰爭的撥款案。1840年6月,英軍艦船47艘、陸軍4000人在海軍少將懿、駐華商務監督義律率領下,陸續抵達廣東珠江口外,封鎖海口,鴉片戰爭開始。

    不僅僅是鴉片戰爭,在歷史上因為貿易問題而引發戰爭的例子也很多。比如威尼斯與奧斯曼帝國之間近三百年的戰爭也是因為貿易引起的,而美軍發動的伊拉克戰爭裡面也帶有一定的貿易的原因在裡面。

  • 4 # 踏歌說電影

    君士坦丁堡

    公元330年羅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遷都拜占庭,改拜占庭為君士坦丁堡,在公元6世紀,查士丁尼皇帝在位時候,國勢如日中天,特別是在他用雷霆手段撲滅了國內的起義之後,權勢得到進一步的鞏固。但是要維持龐大的軍隊開銷,維持皇室的奢侈享受,需要大量的金錢。而這位皇帝把目光投向了自己的鄰國———同樣強大的波斯帝國

    原來,蠶絲是絲綢的重要原料,亞洲商人從中國獲得蠶絲或絲綢,幾經轉手,透過東羅馬帝國將蠶絲運往西歐供給西歐的富人們,常常掙得缽滿盆滿,當時的中國政府為了最大利益化,只准輸出蠶絲和絲綢,卻嚴禁蠶種的輸出,由於路途遙遠,氣候多變,沿途匪患等原因,運到西歐的絲綢幾乎等價於黃金,而這些亞洲商人中以波斯人居多。看著鄰國的商賈們鼓鼓的錢包,充實的國庫,查士丁尼垂涎不已。

    於是鐵腕皇帝展現出了一身匪氣,放出話:不讓我和中國直接交易就滅了你。可是波斯也不是善茬兒,厲兵秣馬,嚴陣以待,你有悶棍,我還有板兒磚呢。查士丁尼畢竟還不想真的硬碰硬,能不打最好不打。轉而和北非的衣索比亞結成商業聯盟,想讓衣索比亞越過波斯和中國直接交易。可沒想到,中國和波斯的貿易關係已經相當牢實,根本插不進腿。查士丁尼惱羞成怒,嚇唬不行,分化也不行,那就打吧,公元540年,東羅馬和波斯甩開膀子,大打出手,東羅馬帝國宣戰的同時提高了波斯貨物入境關稅,抵制蠶絲進口,抑制蠶絲價格上揚。

    戰爭進行了幾個月,雙方互有勝負,武裝到牙齒的東羅馬軍隊裝備精良,士兵素質高,但是都是為了錢作戰的僱傭兵,關鍵時刻,真拼命的不多。所以戰果不大。可這幾個月下來,東羅馬內部受不了了。原來,提高了關稅,蠶絲進口量驟降,造成了東羅馬境內兩個以蠶絲加工業為主的城市,大量絲業工人失業,失業就意味著社會不安定因素,無衣無食活不下去的人們很可能再次起義。更何況,國家靠著將從波斯進口的蠶絲深加工,包括摻上麻線,織菱紗,上色繡花等,讓蠶絲價格再翻上幾番。而如今,沒了蠶絲加工業這一項國內支柱產業,哪來的錢打仗呢?皇帝權衡之後,只好和波斯議和。

    這時,波斯趁機獅子大張口了,也是,你說不打就不打了,之前打我白打了?波斯明確提出,東羅馬放棄從波斯進口商品的種種限制,還得每年補貼給波斯1100金鎊。查士丁尼恨得把牙都咬碎了,然後,把咬碎的牙嚥到肚子裡了。

    可就在這時,峰迴路轉,由東方印度來了兩名和尚,求見查士丁尼,說自己去過中國,並詳細的述說了絲是由一種叫做蠶的昆蟲吐出來的。聽得如痴如醉的查士丁尼,馬上心花怒放,眉開眼笑,“快,快,給我把蠶弄來”。倆印度和尚也不隱晦,“蠶我們想辦法,但事成之後我們要重賞”。“蠶”迷心竅的皇帝當然欣然承諾,許以重金。兩個同樣愛財的和尚經由波斯來到中國,向華人學養蠶技術。然後偷偷把許多蠶卵藏在竹竿裡,經過長途跋涉,返回君士坦丁堡。於是東羅馬人,學會了繅絲養蠶,也就打破了波斯人的貿易壟斷。喊話威脅,迂迴戰略,血腥戰爭、貿易僵持,最後因為幾個蠶寶寶塵埃落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很多很火的國產單機不上wegame,是否說明了wegame沒有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