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豬媽咪日記

    你好,我是兜媽,其實當兜兜媽第一次聽到小兜兜冒髒話的時候,不應該表現出震驚或氣憤的態度。因為首先兩歲的孩子正在牙牙學語階段,通常只會說簡單的字詞,他們學習語言的主要方式是模仿和重複成人的說話,很多時候,他們並不明白這些話的含義,只是透過外界的反應來猜測自己說的話對不對,假如成人的反應是正面的,他們就會受到鼓勵,而在下一次類似的場景中使用這個詞,反之則不然。所以,寶寶第一次冒出髒字,其實是無意識地模仿她從家人或者鄰居等人嘴裡聽來的詞,此時如果成人表現出震驚、憤怒的反應,反而會加深寶寶對髒話的特殊印象,只會起到刺激寶寶重複髒話的負作用,而再次重複這個詞。另一方面,兩歲的孩子已經具有個體意識,他們會嘗試用各種方式衝破約束表達個性,語言也是她表達的一種方式,當她嘗試說出一個新詞時,成人如果立刻制止,會激起她的反抗心理,用故意重複來宣示她的說話權利。   正如兜兜媽所言,雖然兜兜的爺爺奶奶也意識到自己的言語不對,不想起到壞榜樣的作用,但幾十年的生活習慣不是朝夕能改的。兜兜媽不妨首先在日常生活中多關心和了解他們的生活,同時也要幫助兩位老人融入到新的社群,經常保持與同齡老人的溝通交流,這樣有利於兩位老人形成文明的“共同語言”,從而自覺地避免說髒話的情況。孩子脫離了講髒話的環境她自然也就不會再講髒話了。第二當孩子講髒話後家長不要訓斥、打罵孩子,不要給予過分的關注,只要告訴她這樣說話很不禮貌就可以了,家長的過分關注往往會強化孩子的不良行為。第三當孩子表現好時要多表揚和鼓勵,這樣可以增強孩子的自信。

  • 2 # 陳陳一朵花

    怎樣才能把髒話清除出去呢,家長千萬不要過激,引導才是關鍵。我們來探討下孩子說髒話的原因。

    1、詛咒敏感期:從試探開始

    詛咒期一般出現在3-4歲,是語言敏感期中的一個表現。當孩子發現語言本身是有力量的,尤其是能夠像劍一樣刺傷別人,他們就會使用強有力的語言來試探,引起別人注意或實現自己的目的。

    2、喜歡模仿別人

    有時候,孩子會模仿電視節目或生活中常接觸到的人的表達。大人們難免在忙忙碌碌的日常生活中不經意間語言“失足”,這時,孩子便敏銳地抓住了那些“關鍵詞”,比如“他媽的”、“笨蛋”、“臭狗屎”等。孩子們很喜歡模仿大人說話做事的樣子,這些新鮮刺激的詞他們自然會津津樂道。

    3、需要情緒發洩

    願望得不到滿足,是孩子可能遇到的最大挫折,他們會盡自己所能來發洩心中的不滿。他們可能會大聲哭鬧,會摔東西,也會說出自己覺得最最惡毒的語言。這時候,他們是很清楚自己在說什麼的,因為他們就是要透過髒話來表達情緒——這正是髒話被髮明創造的原因。

    4、孩子有時會用詞不當

    通常講,孩子是不會故意侮辱別人的,所以他可能並不明白這句話的確切意思和惡劣程度。因為孩子對語言和詞彙的感覺是慢慢形成的,因此他用詞不當也是相當正常的。

    孩子說“髒話”時,請提醒自己:

    1、與其說孩子在說髒話,不如說這只是他的一種語言經歷而已。

    2、 對孩子來說,髒話只不過是他們發現的一個新的探索領地,而不是要拿它攻擊別人或者是惹人生氣。

    3、學齡前兒童並不能像成人或大些的孩子那樣評估詞語,所以成年人有義務告訴孩子規則,而不是簡單的訓斥或懲罰。

    4、最好從孩子的理解能力出發,而不要從成人的角度去看待髒話的含意。

    5、請嘗試把一句髒話當成一個機會,去接近孩子的思想,弄清他們究竟想要表達什麼意思。

    孩子說“髒話”怎麼辦?

    1、理性對待“髒話寶寶”

    當發現孩子說髒話時,家長切勿大驚小怪,更不可粗暴地打罵孩子,否則反而強化了孩子的不文明行為,使孩子的心靈受到傷害。作為父母,最好的方式是聽到寶貝說髒話時,給他一個冷冰冰的面孔。讓他明白,你對他說髒話的遊戲一點兒沒有興趣,也很反感,這樣他就不會嘗試用說髒話來吸引你的注意了。

    2、儘可能淨化孩子的生長環境

    在孩子面前,家長要首先注意自己的用語習慣,給孩子營造一個文明的話語環境,很難想象孩子一直生活在一個髒話連篇的環境中,卻從不說一句髒話。另一方面又要增強孩子的“免疫”力,教孩子明辨是非,告訴他們,罵人、說粗話是不文雅的行為。另外,父母要關注孩子周圍小夥伴的情況,為孩子選擇講文明、懂禮貌的夥伴,以減少相互學罵人的機會。

    3、給予正確引導

    寶貝說髒話固然不好,但父母不妨透過這個契機,幫助寶貝樹立是非觀念。告訴他哪些詞是不好的,別人不喜歡聽,不能用。哪些詞是好的,大家喜歡聽,可以用。寶貝也只有把好的和壞的詞都學到了,才能進入樹立是非觀念的時期。當他接受你的意見時,要及時表揚他哦。

    4、引導寶寶換位思考

    詛咒敏感期最尷尬的是,孩子有時候會在公共場合詛咒別人,這種情況下,家長要及時告訴他,這樣做別人會有什麼感受。只有引導寶寶換位思考,才能讓他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並道歉。

    5、配合一些小小的懲罰

    如果在警告寶貝後,寶貝仍然說髒話,父母就要採取措施了。最有效的方法是,讓寶貝停下他正在做的感興趣的事,讓他安靜地待上幾分鐘,不許說話,不許動。一旦向寶貝宣告了這樣的決定無論如何都要堅持,不能因寶貝的哀求或其他任何原因而輕易放棄原則。

    家長和孩子一起觀察和體驗生活的過程中要逐漸幫孩子認識到,一個人怎麼說話,決定了他在別人眼裡是什麼樣的人。這是孩子成長中的一段經歷,別指望一朝一夕就能改變。但只要你內心堅定,以平和的心態對待這個問題,孩子有禮貌的語言就會越來越多。

  • 3 # 家庭心育兒

    學會了這些行為的孩子有年齡從2歲到6歲的最常見,其實這些行為的產生並不是父母故而為之,當然也是因為父母的素質與教養而影響。更因為環境的好壞而染上了這種壞習慣。

  • 4 # 馮國強老師談新早教

    孩子有幾個階段比較容易說“髒話”,背後的原因和心理是有明顯差別的。兩、三歲左右基本都是源於模仿,孩子並不一定理解髒話本身的含義,只是覺得說起來有“刺激性”會惹出別人的強烈反應,所以會感到很好玩兒,自然家長的批評、責備、嚇唬在孩子看來也是一種有趣的效果。

    如此便不難理解,單純不讓孩子說弄不好會成為變相鼓勵,所以越不讓說偏要說。這種情況最好的應對方式有兩個,一是預防、二是淡化。

    所謂預防就是知道在某些情境孩子容易冒髒話的時候,要引導他說別的或者以其它方式表達自己,讓孩子沒機會說髒話;所謂淡化就是孩子說出來之後大家都當耳旁風,跟沒聽見一樣,該幹啥幹啥或者顧左右而言他,只要堅持這兩點,用不了多長時間就能解決問題。

    上面提到的預防和淡化的原理,在這個年齡段還可以應用於其它不良行為的應對,媽媽爸爸可以舉一反三靈活運用哈。

  • 5 # 二胎寶媽談育兒

    兩三歲的孩子模仿能力特別強 ,而且也是他語言發育的飛躍期,這個時候孩子所說的話多數都是從經常帶他的家人那裡學會。

    而兩三歲的孩子根本就對一些語言句子缺乏理解,當然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說的話哪些是髒話哪些是文明的話。

    當從兩三歲孩子嘴裡說出來髒話,這個時候大人最該反思的是自己,而不是馬上去糾正孩子的錯誤,要求孩子立刻改掉這個壞習慣。

    首先,大人應該想想是否自己就經常無意識冒出髒話,口頭禪,如果自己有這種不好的習慣,就應該立即改正,千萬不要在孩子面前說。當孩子一直都沒有聽到這些話語時,他也就會慢慢淡忘,然後父母再交孩子其它語言等。

    其次,千萬不要一股勁要求孩子不能這樣說,這樣會更加刺激孩子,讓孩子對這些髒話,口頭禪更加有印象,而且本來兩三歲的孩子就出於人生第一個叛逆期,大人越讓他不說他就偏要說。

    再次,父母對孩子要進行文明教育,多陪孩子看些有利孩子發展的書籍,不要給孩子放一些有不文明用語的電視節目。

  • 6 # 魔方教練汪老師

    俗話說,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影印件,當我們在生活中就要減少這些不正確的詞語,還有觀察孩子有沒有接觸到網路遊戲直播,有些主播也是不好聽的話亂講,這樣孩子就會在無形當中模仿,這是一個需要時間改正的行為習慣。

  • 7 # nanjie402

    兩、三歲的小孩學會了說髒話、口頭語,越不讓她說越說,怎麼辦?

    一是兩、三歲的小孩正處在學習說話的關鍵時期,小孩會努力模仿大人的話,尤其是女孩;

    二是兩、三歲的小孩自我意識很差,分不清楚哪些是好話,哪些是壞話的,也不知道哪些話該說,哪些話不能亂說的,因此大人們說什麼,她就會學什麼話;

    三是尤其是女孩,喜歡說話,更願意去嘗試說話,自然就會說出一些大人們認為不能說的話了。當然她的分不清楚哪些是好話壞話,哪些話不能亂說;

    四是大人在小孩說了不該說的話的時候,不要急於阻止小孩說的話,要進行有選擇的忽略勝過憤慨;

    五是建議大家不要過分去關注小孩說的是什麼話,直接忽略小孩說的話,對於小孩說的髒話和口頭語,更要學會自己不喜歡也不在意小孩說的話。還要大人們長期保持不在乎的態度,時間長了,小孩子就不再說髒話和口頭語了。大人們越是阻止小孩說的髒話和口頭語,她不知道大人的真實想法,還認為自己說的話大人們都願意聽呢,因而才大人們越阻止小孩說,小孩卻偏要說個不停,的;

    六是為了讓小孩不去說髒話和口頭語,大人們應儘量避免在孩子面前吵架和說髒話和口頭語。最好是做到在有小孩的場合中,都可以心平氣和地說話,而且儘量說文明話和書面語言,以避免小孩進行盲目的模仿。

  • 8 # 雅雅媽咪

    孩子說愛說髒話,一般都是父母或者周圍的人說髒話,孩子只是模仿大人說話,所以,這不是孩子的錯,是大人的錯。甚至孩子都不明白那些詞是什麼意思?跟著學舌罷了。

    如果孩子說了髒話,家長也不要反應過激,孩子可能只是覺得,髒話說出來可以讓你有不同尋常反應,覺得挺好玩。平和的告訴孩子,這個是不好的話,大家都不喜歡聽。另外家裡人達成一致意見,禁止說髒話。防止孩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爸爸有一次坐板凳,一不小心坐了個空,猛的摔了一個屁股蹲,給嚇了一大跳,脫口兒出了一個髒詞,3歲的雅雅很快捕捉到了這個詞,感受到它的不同,並且應用自如。我蹲下來告訴雅雅,這個詞是大家都不喜歡的詞,不美麗的詞,小朋友不能說,說了就不是乖孩子。那之後就在也沒說過。

  • 9 # 紫璃育兒

    首先,說髒話肯定是受了環境影響,家裡的人或者周圍經常接觸的人可能不注意的時候說了髒話,被孩子聽到,正是模仿期,很容易上口,雖然不知道是什麼意思,可能有的孩子只是覺得好玩。

    父母對孩子脫口而出的髒話肯定是牴觸的,但是如果表現的過激的話,他會覺得很好玩,很願意說,這樣適得其反。正面引導孩子,告訴他,這樣做不對,以及這樣做的後果。可以搬出來他平常比較喜歡的人慢慢的說,不要打罵,然後就是身邊的家人也要以身作則,不給他說髒話的環境,慢慢他就不說了。

  • 10 # 傳奇007007

    1,給小孩一個良好的環境。

    有一些家長說髒話比較嚴重,可能自己感覺不出來,經常帶著一些口頭禪。對於孩子來說,他們不懂,只是在不斷地模仿中成長,如果家長中有人說髒話,孩子可能也就會說髒話。所以作為父母,一定要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讓孩子在一個良好的環境中成長。

    還有一些孩子在沒有上幼兒園之前還是比較乖的,在上了幼兒園之後,總是說髒話,而且特別溜,這個時候就要好好的和老師溝通一下了,讓老師來做一個引導作用.

    2、不要過度關注孩子說髒話。

    孩子們特別會察言觀色,是個交際小能手。很多時候父母根本不是孩子的對手,在孩子面前容易憋不住。可能在孩子說髒話之後,父母去批評,假裝生氣,但是可能只是一個眼神的閃躲,孩子就能看出來父母的心思,逗逗父母,可能就會笑了。時間長了,孩子就會有一套自己的辦法,根本不害怕,反而還會覺得很好玩。所以在孩子剛說髒話的時候,先不要過分的關注,說過去可能就忘了。

    3、讓孩子學會控制和找方式發洩。

    很多孩子在吵架或者生氣的時候就會罵人說髒話,只是覺得罵髒話會讓自己的情緒得到宣洩,讓自己感覺到放鬆了。其實在這個時候,父母要做的就是先讓孩子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讓孩子要學會去寬容別人。如果擔心孩子憋著難受的話,可以讓孩子發洩出來,比如在不影響別人的情況下,大喊幾聲;或者去做個運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人說“真正長久的愛,一定是平等的,而不是某一方卑微的付出”對此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