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菜鳥行走江湖

    秦未時關於鴿子的奇聞軼事很多。如朝代更迭,楚漢相爭,信鴿還救過漢高祖劉邦的性命;漢代張騫出使西域,也是用信鴿傳書的等等。

    明朝張萬鍾著《鴿經》,是現存的第一部養鴿奇書,其有“論鴿、花色、飛放、翻跳、典故、賦詩”等六章,為養鴿文化專著。《鴿經》還被收錄在康熙年間編纂的《檀幾叢書》中。鴿子自被古人馴養以來,發展到現在已有軍用鴿、賽鴿、觀賞鴿、食用鴿等,鴿文化內容豐富。

    張九齡,字子壽,號博物,韶州曲江(今廣東韶關)人。唐朝政治家、文學家、詩人。景龍初年,進士及第,授校書郎。唐玄宗即位,遷右補闕,得到宰相張說獎拔,拜中書舍人,遷中書侍郎、同平章事,遷中書令,開元盛世名相。他舉止優雅,風度不凡。富有膽識和遠見,忠耿盡職,秉公守則,直言敢諫,選賢任能,不徇枉法,不附權貴,為“開元之治”作出了積極貢獻。他是五言古詩發展的倡導者,詩風清淡,著有《曲江集》,譽為“嶺南第一人”。

    張九齡自幼喜愛小動物。他5歲時,有親戚送了他一對白鴿,他就精心餵養。後來,鴿子繁殖到三四十隻。他每天清晨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帶著鴿子到郊野放飛,讓鴿子自由飛翔。他自己則步行回家。當他到家門口時,那些鴿子已一隻不少地在家裡等他了。

    張九齡13歲那年,準備南下廣州,去探訪親友,藉此也擴大眼界,認識社會。上了船,船老大奇怪了。人們出門旅行都是帶著大包小包的行裝。唯獨這位張公子,卻帶了兩隻裝有鴿子的木籠。於是開口問道:“請問公子,你帶這麼多鴿子出行做什麼?”張九齡回答說:“這個嗎!我用來傳遞資訊的。”

    三天後,船過英德。張九齡寫了一封簡訊,綁在一隻鴿子的腿上,然後把鴿子託在手中,伸向半空。那鴿子展翅高飛,直上雲天,瞬間就不見了。又過了三天,到了三水,他用同樣方式又放出一隻白鴿。讓他帶上沿途平安的資訊,飛向曲江。再過兩天,張九齡到了廣州,又放出第三隻白鴿。

    唐朝的廣州,已是南方的大都市了。張九齡大開了眼界,他很有興趣地到處遊覽,並根據觀感,寫下了不少詩文。張九齡小小年紀就能寫出如此好詩,因而他的名字很快就在當地文壇上傳開了。最後廣州最高行政長官、身為廣州刺史的王方慶知道了,也派人請他到官署相見,要結識他這位善於寫詩的曲江神童。

    見了面雙方客套過後,王方慶問:“小朋友,你孤身出來已經好幾個月了吧?那麼長時間你不怕父母掂念?”張九齡輕鬆地說:“父母確實惦念我,但我每每隔五天十天,就給他們寫平安信和問候信。”接著又說,“他們收到我的信後,也就放心了。”

    “啊,五天十天去一封信,怎麼可能呢?”王方慶詫異地說:“就是官道向京師傳遞公文也得一個月呢?”張九齡笑著回答道:“我清晨發出的信,午後就可到曲江家中了。”說著還從懷裡摸出隨身攜帶的一隻鴿子,又從衣袖裡取出前幾天父親託人送來的一封信,信中說到他從英德和三水以及剛到廣州讓飛奴送回的三封家書,全都收到了,而且還說三隻飛奴,除了在廣州的那隻飛了大半天,另兩隻都是隻隔了一兩個時辰就飛到曲江家中了。

    王方慶看了張九齡的家信,撫摸著張九齡手中的鴿子,有一種說不出的敬佩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戲命師搭配什麼輔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