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每週熱點關注
-
2 # 叫我李白把丶
第一,季漢五虎將
季漢五虎將在演義中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而在正史中是沒有這個稱謂的,陳壽編纂《三國志》時稱呼關張趙馬黃為蜀漢五爪牙。
第二,對於季漢歷史的真實性
眾所周知,劉備建立的漢政權的歷史不健全,在那個通訊不發達的年代,雖然史官都是號稱公平公正的,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們仍然左右著歷史,司馬公在史記中就把秦始皇罵了個狗血噴頭,而身為傳承魏政權的晉朝史官陳壽(當時是給晉朝打工),也一定程度抹黑了季漢政權,比如蜀漢五爪牙這一稱呼。
第三,劉備並不是以仁德立國
劉備是以法治立國的,諸葛亮一入川就嚴刑峻法的立規矩,縱容法正俠私報復以立霸權。劉備臨終前還讓劉禪讀《韓非子》
第四,既然季漢歷史不健全,那陳壽著《三國志》時季漢的歷史從哪裡瞭解到的呢?
陳壽的老師是譙周,譙周著有《五經論》、《法訓》、《古史考》、《巴蜀物志》、《益州志》、《三巴論》等著作,陳壽著《三國志》時大多參考這些書籍。(譙周同時是一個算命的,他算到了司馬昭的死亡之日。)
第四,吳國的歷史。
因為三國時期距離我們有一千五百多年,大多數已無法考證,而史料中並沒有明確記載吳國有沒有史官,史料中僅僅明確記載了當時的魏國有史官,季漢和吳都沒有說。
第五,季漢的歷史
陳壽在《三國志》中說過互為矛盾的兩句話,《後主傳》記載①:國不置史,註記無官。②:史官言景星見,於是大赦,改年。季漢的歷史更加曲折,陳壽這貨自己刨坑,一邊說季漢沒有史官,一邊又說史官看見了星象,然後報給了皇帝,於是皇帝改元了,而對於季漢的職位東觀郎和太史令又有很多種看法,太史令類似於史官之長,又兼任觀察天象,有的人就認為②中說的史官指的是太史令,不過是個虛職只管天象。而東觀郎這個職位類似於皇室圖書館館長,他的副手是秘書郎,而陳壽就曾經做過秘書郎,也就是皇室圖書館副館長,而秘書郎這個職業也屬於史官,因為秘書郎一般就是整理圖書,然後做記錄。
最後,對於季漢的歷史簡直可以稱得上是中國歷史的一大迷題,陳壽這個王八蛋自己挖坑然後又自己打臉。我們要想了解當時情況恐怕只能做時光機回去看看了。
-
3 # 冬神的秘密
《三國演義》和《三國志》,學生究竟該讀哪一個
作為中國古代最出名的白話文小說,四大名著成為了人們津津樂道的故事。“少不看水滸,老不看三國”,可是這裡的三國並不是歷史,裡面的情節也都是作者刻意為之。但是,作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依舊是中國文學的瑰寶,甚至高考裡面也有對《三國演義》的考題。
其實《三國演義》並不是一個可以用於歷史的書,頂多只能算是野史,而真正的三國正史是陳壽所寫的《三國志》。可是《三國演義》的受眾往往要比《三國志》多得多,長久以來,人們更願意相信《三國演義》裡面的故事,曲解歷史。而且由於《三國演義》成為了學生的教科書,這種曲解的歷史成為了一種主流思想,甚至忘記了真正的歷史。
而在《三國志》裡面,曹操是一個漢室忠臣,殺董卓,救天子,平天下,論英雄。戎馬一生,卻英年喪子,久經風霜,卻豪情萬丈。一生沒有放棄匡扶漢室,只是身在高處難勝風中寒,天下未平人卻已經進入暮年。最終曹操至死都為廢除漢獻帝,他也始終只是一個魏王。
這其實很正常,因為曹操起兵時定位是諸侯,別人追隨他也是為了自己有更好的未來。雖然曹操慢慢的水漲船高,但是上面始終有一個天子。在漢末時期,漢臣已經所剩無幾,曹操的手下也都是跟隨曹操的,天子一直都是一個光桿司令。就算曹操將兵權交給漢獻帝,恐怕漢獻帝也指揮不動。而曹操手下的人,為了自己能獲得更多,就一直鼓動曹操升遷。結果曹操只是從丞相變成了魏王,一直沒有動漢獻帝。
只是曹操如此一生,雖然剛愎自用,將權利都握在自己手中,但是最終還是守住了自己漢臣的位子。
而在三國中,還有一個人和曹操極為相似,這個人就是諸葛亮。
在《三國演義》裡面,諸葛亮是天神下凡,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年,無所不知,無所不能。
草船借箭鬥周瑜,
赤壁裡面借東風。
白帝託孤為蜀相,
七擒孟獲平蠻夷。
但是,在《三國志》裡面,諸葛亮的前期作為,只有《隆中對》論天下三分,吳下時舌戰群儒。舌戰……額……
至於草船借箭借東風,這些其實都是周瑜周公謹的作為。羽扇綸巾的是周郎,談笑灰飛的也是周郎。作為東吳第一代目大都督,周瑜是東吳的奠基人,也是一個氣宇非凡的大英豪。
反觀諸葛亮,當時只不過是一個軍事,甚至作為都不如鳳雛龐統。可是諸葛亮卻有很好的大局觀,最終成功的帶著劉備進入蜀中,成為了蜀漢的丞相。
之所以說諸葛亮和曹操很像,因為曹操是將北方完全的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漢獻帝只是他的“傀儡”,但是曹操卻沒有反心。而諸葛亮在劉備託孤之後,諸葛亮同樣的將蜀漢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
同樣的挾天子已令諸侯,諸葛亮卻做到了讓所有人都信服自己,這一點諸葛亮卻和曹操不同了。
首先曹操是打仗出身,經歷諸侯之亂,有自己的根底,並且壯大的是自己,不是漢室。而諸葛亮是跟著劉備出山,沒有自己的班底,都是劉備的。至於他們為什麼相信諸葛亮,除了諸葛亮和曹操一樣沒有反心,表現的比曹操更加忠誠,還有諸葛亮的管理能力。
其次,曹操其實有學問,有謀略,但是更多的時候,都是自己的謀士出謀劃策。打仗有武將,治理有文官,他所做的只不過是最終的決策。而諸葛亮就更加親力親為了,畢竟沒有自己的根底,無論是選人還是治理,還有少數民族問題,都是以前人治理不好,需要他考慮的。而且因為資源不足,更許多新的戰力,所以諸葛亮又設計了新的運輸工具和武器。
由此一來,諸葛亮英年早逝也是有原因的。雖然因為資訊的流通,人們對諸葛亮的形象開始改觀,甚至有很多人開始詆譭諸葛亮。但是作為中國智慧的代表,“鞠躬精粹,死而後已”的形象,就是實實在在的諸葛孔明。
而作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不僅扭曲了曹操和周瑜,誇大了劉備,但是作為中國古典文學,《三國演義》還是有著他的意義。可是也正是因為《三國演義》脫離了真實的歷史,作為學生閱讀文字,它又是否能繼續成為必讀的書?
你是怎麼看的呢?
回覆列表
沒什麼可比性,《三國演義》是小說,為了看好會為主角加入主角光環,很多情節會加在主角、正統人物上面,比較多的是關羽、諸葛亮。小說需要一條線去把所有故事聯絡起來,而歷史一般都是一片一片或者一個一個人的講,可看性不高(歷史價值高)。但偏偏這些出入老有人拿出來說事,好像沒有這些出入關羽、諸葛亮之類就是一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