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董三小姐全村最美
-
2 # 淅爸育兒記
恐怖的兩歲,這是很多家長對2歲孩子一個評價。那麼孩子為什麼在兩歲這個階段變得特別愛哭鬧呢?接下來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跟大家解釋。
和解期的心理矛盾
在兩歲左右時,孩子會進入和解期。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他已經在生理上具備了一定的自我探索世界的能力,但他的能力非常弱小,在探索世界的時候備受挫折。
他明白了自己的弱小,於是重新依戀媽媽,比以前更加依戀。
在和解期這個階段要我的膽子更小,以前無所畏懼的他們現在變得什麼都怕,怕陌生人、怕探索、怕...
而媽媽是他們的偶像,因為媽媽在他們眼裡是那麼的強大:媽媽總是能輕而易舉的做到他們做不到的事情。
這個時期他們的心理矛盾是:他們越來越明白,媽媽是和自己分開的兩個獨立的人。但同時他們又發現沒有媽媽他們無法獨立。
所以他特別喜歡用哭鬧的形式,來表達自己的心理訴求。
媽媽是安全島
和解期的心理矛盾。讓這個階段的幼兒很容易心理上受挫。
如果媽媽無條件的愛她。能夠分享他每一個新獲得的技能和體驗,能夠發自內心地理解他,接受他,那麼要我在此時期的受挫感會漸漸消失,他會重新變得自信起來。--理想媽媽。
那個無條件愛著自己的媽媽,對孩子來說就像一個安全島。心裡有了安全島。幼兒才會放心的四處探索。因為他們相信當自己遭遇新的挫折時,強大的媽媽會及時的出現在他身邊。
但如果媽媽並沒有這樣做,反而經常打擊孩子,那麼理想媽媽就不會存在,安全島也就不再存在,孩子受挫之後會變得更加懦弱。
-
3 # 陪娃樂翻天
我家寶寶現在兩歲半,明顯感覺脾氣比以前大很多,而且相比以前很難哄。自我意識和私有意識越來越強,她常常說家裡的東西都“我的”。幼兒這個時候開始就會出現驚人的自我為中心,這個時候孩子開始在意志上把自我和他人區分開來,這也是孩子人生中第一個獨立的宣言,很多爺爺奶奶開始孩子越來越難帶的原因也在於此,不是孩子不乖巧,這個每個孩子成長過程中都要發生的事。這個時候的孩子所做的每一件事都需要家長的肯定,也是在這個階段孩子模仿也就開始了,所以對於父母,我們首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其次孩子在做某一件事的時候,只要沒有破壞和打擾,我們都要給予一些肯定,然後多觀察孩子內心的小情緒,不要逗孩子,作為家長會發現“媽媽不要你了”這句話,小孩子會哭上很久,因為在孩子天真的以為媽媽會真的不要他了。執拗在2歲以後的日子中會一直是孩子身上最大的特點,不要試圖去改變這一點,因為孩子從出生開始就開始獨立了,最先獨立的是口,他會用口吃奶慢慢的吃手和啃腳,再到用腿爬行站立,最後獨立行走,逐漸的走向心理和意識的獨立。
-
4 # 蘇小燕vlog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2歲左右的孩子在大街上哭鬧著不走,不聽父母的話,父母越哄孩子哭的越厲害,這點讓我們家長很頭疼,本來好好的,因為一點小事,孩子就會哭鬧不止,為什麼兩歲的孩子突然變得特別愛哭鬧呢?原因有以下幾點
1.2歲的孩子進入了自我意識敏感期
一般孩子到了2歲左右,自我意識開始產生,什麼事都會以自我為中心,想要什麼就要立馬得到,得不到就會哭鬧,這是孩子敏感期的一種體現,這個時候孩子就會獨立的去嘗試一些事情,如果沒有做好,孩子就會大聲的哭鬧來表達自己的不滿。
2.孩子不開心,委屈的表現
2歲的孩子不僅自我意識很強,自尊心也很強,任何事會想著去爭第一,想要去和別人比較,如果聽到自己比別別人差,或者表現比別人差時,心裡就會產生委屈,就會大哭表示自己的不滿,引起家長的關注。
3.可能孩子是生病了,難受就會哭鬧
2歲的孩子還比較小,身體的抵抗能力比較差,所以不注意防範,就容易生病,比如最常見的“感冒”、“發燒”,孩子生病了,身體不舒服,做什麼事都不開心,容易哭鬧也很正常,這點要提醒家長們平時一定要密切關注孩子的身體狀況,提前做好防範。
孩子哭鬧時,家長應該怎麼辦?1.孩子哭鬧時採用冷處理方式。當孩子因為無理的要求沒有滿足產生哭鬧時,最好的方式就是冷處理,任由孩子在一旁哭鬧,孩子又哭又鬧就是想引起家長們的關注,如果沒有管他,哭一會就會停止,慢慢這個事情就結束了。
2.偶像激勵法。每個孩子都喜歡看動畫片,動畫片中有很多英雄人物,比方說《奧特曼》《豬豬俠》這類動畫片很多孩子都喜歡模仿動畫片的英雄人物,算是孩子們的偶像,這個時候可引導孩子真正的英雄是不會喜歡哭的,鼓勵孩子要勇敢,堅強,相信偶像的力量是強大的,孩子慢慢的就不會那麼愛哭啦。
-
5 # 小師爸
我家孩子兩個都是在兩歲左右的時候特別喜歡跟大人說“不”,你讓他吃飯,他說不吃;你說穿衣服,他說不穿等等這些。感覺完全就是不過腦子去想是不是要去做這些,直接就回答說不要做。有專家說這是trouble 2階段,孩子第一個叛逆期。他們這個年齡可以自己爬動或者走動了,好奇心不斷的增加,有些事情不需要父母協助可以去探索,所以經常會以自己為中心點去摸索和嘗試新鮮事物,對於父母的命令不再那麼聽指揮。
-
6 # 心底Music
2-3歲的寶寶是進入人生第一個叛逆期,俗稱“寶寶叛逆期”。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處於自我意思萌芽的階段,這些所有看起來比較糟糕的表現,其實是孩子在這個階段的本能,沒有任何敵意的。雖然對大人來說這個階段比較難熬,但是對孩子成長來說這是一個黃金時期。需要家長耐心引導孩子。
1、其實跟這個階段的孩子交流很簡單。把寶寶看成獨立的個體,在孩子不願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不要強制孩子。要提供給孩子自主選擇和決定的機會。
2、在和孩子進行某項活動時,提前制定好規則。孩子也會欣然接受的。
3、這個階段的孩子需要父母良性的陪伴,父母需要穩定情緒,如果孩子有不良情緒,待他發洩完畢後,可與孩子良性溝通,相信父母改變一點點,孩子就會改變更多。
回覆列表
應該每個孩子都有這樣的階段吧 處於情緒敏感期 這時我們不能責怪孩子,而應該多陪陪孩子,多溝通 孩子都會懂的
我家閨女三歲不到 在之前 我媽媽也是說我閨女越長大越不乖了 怎麼個不乖呢 她變得更加依賴我了 一點點什麼事都要我來 變得愛撒嬌了 連跟我說話的語氣都是各種傲嬌 一點點不好 就要鬧一下 也不是那種無理取鬧 可能孩子也有自己的需求吧 想得到我們的關注 內心有這個渴望 想我們多陪陪她 再者 年齡大一點 有自己的想法啦 小叛逆一點啦 我就覺得這個都是很正常的 知道“媽媽”是媽媽了 有了媽媽這個意識
我的想法呢 就是多陪伴 多溝通 慢慢就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