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心理諮詢師手記

    關於“拖延症”得當事人自己想改變,才能治癒的好,身邊人的助力對其會有一定的影響,但改變甚微哈,除非你是導致他“拖延症”的外因,可以幫助他把導致拖延症的壓力直接解除或排除,那對其的幫助是非常大的!

    如何對待“拖延症”的人?

    1、弄清楚”拖延症“的原因:

    是什麼導致他的這種“拖延”,瞭解清楚原因,從原因上幫助他調整目標和壓力,以及習慣,一切都得從“根上治”;

    2、幫助他制定可實施的計劃(眼前最能入手的事情),先不設定截至日期,就是最近1-3天或今明兩天,每天可以作些什麼,從哪裡開始做:例如,今天可以做3件事,明天可以做的2件事;

    3、只要完成必有迴應(認可、鼓勵或獎勵):不管對方是否完成,只要做了,就馬上給予一些鼓勵或者獎勵以下,但要注意的是這裡只是單純的鼓勵和獎勵哈,不要在鼓勵的同時又給其施加新的壓力,這樣就前功盡棄了;

    4、多關心下他的生活,多幫他舒緩下壓力:例如帶他去比較有特色和情調的地方喝喝咖啡;或者陪他運動運動;哪怕是在他狀態不佳的時候拉他出去曬曬太陽;幫助他訂訂餐,保證他足夠的睡眠和規律的飲食等;

    5、幫助他多關注積極面,清除心裡的負能量:具體怎麼做也是因人而異的,很多拖延症的人一旦進入到拖延的狀態,很少在意外界的環境了,忽略他人的感受和建議,更多的還得靠他自己;

    6、提供一個舒適的辦公場所:也是為了幫助他放鬆下來,可以靜下心來一點一點梳理和完成自己的目標。

    最後,還是想說關於“拖延症”這個問題,真正能幫助他的還是他自己,或者找專業的人士用一些方法來幫助他治癒,身邊人更多的也只能是給他更多的關心,和提供一個輕鬆良好的環境!

  • 2 # 老吳趣談

    我認為:“拖延症”是人們在生活當中一種“心理”上的反應。也是一種“惰”性反應。一般表現在一些懶懦的人群。主要反應有以下幾點;

    一、性情惰弱的人群。這種人大多都“內向”,反應能力差,做事缺乏進取心,得過且過。遇事不上緊,拖延一時算一時,不計後果。

    二、做事被動。一些事情早晚會去解決的。這種型別的人,遇事不上緊,拖延形成了習慣,等到堆積在一起再去幹,一個是被動;二個是延誤工期,影響工作效率。

    三、沒有進取心和責任心。對幹這種人,缺乏進取和責任心。在一些重大事情上,都不會有上勁心和責任感,這種人到那裡都會被淘汰。

    現在的工作都是講效率的,不像從前吃大鍋飯時候,得混且混。現在是講效率,多勞多得,誰也不敢拖延。

    對待有“拖延症”的人,就要加大他的思想壓力和工作壓力,促使他不想拖和不敢拖的心理壓力,讓他慢慢樹立積極向上的精神。久而乆之“拖延症”,就會糾正過來。

    其實,“拖延症”,並非是病,而是一種習慣性的“心理”問題。只有正確的解決這個問題,“拖延症”也就自然沒有了。

  • 3 # 33小姐讀心理

    拖延症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現象,指自我調節失利,在可以意料結果有害的情況下,仍然把計劃要做的作業往後推延的一種行為,從行為反面分析就是對要處理的作業有抗拒或是架空的心思,如果是想解決推延症就要正面去面對自己對作業本身的態度,終究自己不可能對一切的作業都有推延現象,只有那些領自己不願意做的、厭惡的、有難度的作業才會有推延現象嘛,而就你的問題呢,無非是讓他改變,或是讓自己承受,但都要做的是讓他意識到自己有推延症的現象,再看哪種方式更實踐更可行了哦。先,要知道為什麼要推延,主要原因在於我們要做的作業令我們感到厭煩,不想做。然後我們的腦筋會產生各式各樣的藉口和誘惑,來促進我們去做更簡單的,更酣暢的作業。當我們把一件作業界說為“不舒適”的時分,我們會天分的不想去做它,想方設法推延到明日。對付推延的辦法就是我們把這種痛苦分解成1000等級,指定自己可以忍耐的程度等級,也許是200,500或是700。每次有想要推延的想法的時分,就立刻設定可忍耐的等級數,然後每向不可忍耐的等級邁進一步,當完成1000的時分,推延的習氣就根除了。

  • 4 # 扒少爺

    拖延症,還是拖延症。你一定也會有某個想要完成的目標,這目標如此重要,以至於時常就要在腦中響起。可是,在做這件重要的事情之前,得需要先整理一下桌面,打掃一遍衛生,或者不行再整理一圈家務。最後,發現,天色已經不早了呀,要做的事當然還沒開始。帶著悔恨、歉意,完成了一次拖延。拖延是生活中的常事。拖延,會帶來焦慮、不安、自責。我們為自己的沒有按計劃行事,而感到焦慮、後悔,就彷彿這焦慮能夠約束我們,下一次不再拖延。可是,往往恰恰相反。拖延之所以能成為”症“,就是因為我們會深陷其中,不光是行為上,而是在情緒上,也陷入怪圈。針對拖延,江湖上流傳著多個版本的解法。而在所有針對拖延的分析中,我傾向於認為應該認識拖延背後的情緒。人做一件事情需要動機。有些事情,不用別人催,自己也不用糾結,很快就完成了。你應該有這種類似的感受吧?而你也許不知道的是,人如果不想做一件事,內心也同樣會有某種動機。只不過,在意識層面,這樣的動機並未浮現。也就是說,人是在對事務進行“選擇性”拖延。被“拖延”的事情,自然有被拖延的內心邏輯和內在道理。不要單純因為某一件事的拖延,而陷入“自責-重複”的怪圈。值得一提的是,即便是在拖延的過程中,人也能創造價值。很多作家都是在交稿的最後期限來臨前,靈感爆發,奮筆疾書。我們的生活是由多種需求構成的。在拖延某一件事的時候,你大可以安排其他事。輪換著做一些事情,換換腦子,你可以把生活安排的更好。下次記得在待辦事務的清單上,多列幾個可以做的事情。這樣,即便上面那個“最緊迫”的事情暫時不想做,記住還有下面很多事情可以任意選擇。還有的時候,你什麼事都不相干。而什麼都不幹——也是人眾多需求的一種。這個時候,就放鬆下來,哪怕是關了燈,放一段舒適的音樂,靜靜地休息也好。眾多拖延中,晚睡,也是其中危害最大的一種。地球一如既往的照常速運轉,而人類卻越睡越晚。我的好多朋友,白天忙一天,加班。下班了回去,吃完飯收拾完,其實已經不早了,卻挺著不睡。不是不困——而是覺得就這麼結束一天,活得太沒有意義了。恩,那什麼是意義呢?挺大後半夜,又獲得了什麼意義呢?我們甚至沒有勇氣結束一天,讓疲憊的身體得以休整。多少工作狂不僅累壞了自己的身體,也影響了別人的休息。必須指出的是,拖延,是絕大數人的共性。拖延症,目前在學界還沒有將其定義為心理或精神疾病。拖延症,是一種行為的外在表現,其背後的原因,則可能與心理的不良狀態或疾病有關。比如,當你陷入焦慮、抑鬱時,無法安排好生活的節奏,造成拖延。如果是這種情況,則可能需要進一步的心理干預。有一句話說,關於焦慮,最大的不應該就是,因為陷入焦慮而感到焦慮。對於拖延,也或是如此。對待它,就像對待生活,享受它,體驗它。記得時常聽聽自己內心的聲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絕味鴨腸做法家庭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