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南窗問秋

    孟浩然是唐朝詩歌史上田園山水詩的第一人,可以說是繼陶淵明後又一個偉大的田園詩人。古代文人受儒家文化影響,都想著是“學而優則仕”,孟浩然哪怕說是文不為仕,但還是有一朝為官的想法。

    孟浩然善交好友,與其性格有很大關係,而且史書說他是少年懷節義,自然這種人能夠得到很多人的歡心。

    其二是擁有詩名的他是處處吃香,無論是王維、張九齡、張說等名人大臣都對其讚譽有加。連李白都對他敬仰萬分。他的詩名不僅是田園山水,入仕求官的干謁詩更是成為典範。

    孟浩然雖為一介布衣,可與人善交的性格和詩名值得人們深交。對於古道熱腸的故人,與浩然之氣的孟浩然相處,看中的是他的人品才學內涵。

  • 2 # 亦有所思

    他家裡有“礦”的!

    《澗南園即事貽皎上人》一詩說得極為清楚“弊廬在郭外,素產惟田園”,田指土地,園指莊園。另一首詩《田園作》中也說“卜鄰近三徑,植果盈千樹”,不僅種地,還種樹呢!還有一首詩《山中逢道士雲公》裡面也說“春餘草木繁,耕種滿田園。”

    可見,他是地主階級!而且鐵證如山!

    再看孟大哥的《書懷貽京邑同好》一詩,詩裡面說“維先自鄒魯,家世重儒風。詩禮襲遺訓,趨庭沾末躬。”而前面的《田園作》中更有“書劍時將晚,丘園日已暮”之句,

    結論出來了,他家不僅僅是地主,還是書香世家!甚至還有錢學習劍術!

    有錢!有才!

    《新唐書》中說孟浩然“少好節義,喜振人患難”,所謂節義,接現代的話說就是有節操,而且喜歡幫助別人。拿什麼幫?肯定不是詩!當然是物質方面。而“振”在古文中等同於“賑”,也就是說拿錢糖去幫助遇到困難的別人!

    自己的詩句是證據,歷史書裡的記載同樣是證據。所以我們的孟大哥雖然說不上是富豪,但絕對是腰包鼓溜之人。

    名人效應

    25歲的孟浩然輕遊天下時,可以說是身懷重金。雖然說和郭靖比不了,但一定比杜甫強出數倍。

    他寫詩的水平相當牛,當年初入長安時,寫詩幾乎是碰不到對手。這樣的人在愛詩的大唐哪裡會沒有朋友呢?世人都以結交孟夫子為榮,連李白都是他的小迷弟,想想便知,請他吃飯喝酒住宿的人能從長安排到襄陽!

    名人效應一定會帶來經濟收入!最起碼吃飯睡覺穿衣是不用花錢的,若是在某個酒樓題詩一首,不但免了你的飯錢,還得主動送上一些金銀來聊表謝意。

    何況是孟浩然!

    當年的汪倫若不是哄得李白那麼高興,李白會寫出“桃花潭水深千尺”麼?韓愈給人寫一篇墓誌銘,所得到的潤筆費相當於他數年的工資。清朝那個叫袁枚的憑著一本書和自己的名氣就能供著一個花園,而且天天吃香喝辣,左環右抱的。

    文藝圈的大名人,豈會缺錢?

  • 3 # 人生無簡史

    有沒有錢都是相對而言的,看你跟誰來比。孟浩然即使是布衣,他也不是我們所理解的那種平頭老百姓。試問您現在有錢嗎?如果說是沒錢,那麼影響了你的生活和社交了嗎?換句話來說,為了生活和社交又能花幾個錢呢?

    縱觀古時歷代名人經歷和身世,極少有真正的貧寒之士,在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里,如果你是真正的普通老百姓,上撥三代都是土裡刨食的出身,那麼你也很難名垂青史,因為你可能連讀書的機會都沒有。

    我們來看,首先孟浩然出生於一個薄有恆產的書香之家,這就已經為他奠定了經濟基礎。少年既有詩文為伴立志求仕,後來謀得官職併名揚天下。即使還有後來的歸隱,那也不至於出現吃了上頓沒有下一頓的窘況。所以你說的孟浩然是布衣,也並不是說它就分文未入,只是沒有了官職罷了,更何況還是一個名滿天下之人,何憂生活和交友呢?

  • 4 # 每天讀詩詞
    一、古代男人的宿命

    但古代科舉比現在高考要難得多,通常要經過鄉試、會試、省試、殿試等等,所以我們經常看到有的人都五六十歲了還在和一群年輕人科舉。科舉夢就是他們一輩子的願望,考上了便可為官入仕,考不上卻也只能布衣了。比如晚唐詩人羅隱,考了幾十年,一直沒考上。

    二、一般考不上科舉的布衣文人的境遇

    而今天的主人公。孟浩然也是終身布衣,若是硬要抬槓,說孟浩然當過一段時期的小官,那便是從宰相之位被貶荊州長史後的張九齡邀請他到自己府衙做了做了一段時間的幕僚。其實那也不算真正的官職,相當於現在沒有編制的給政府做事的偽“公務員”。

    當然了,既然孟浩然一介布衣,他會不會很窮呢?一般情況來說,應該是的。比如宋代的姜夔也是沒做過官,一輩子靠著朋友的接濟過生活,還有羅隱也是窮困潦倒,戀愛都談不起。還有孟郊,四十多才考中進士,考中進士前也是窮得叮噹響,外號“孟借錢”。

    三、孟浩然為啥不缺錢?

    那孟浩然呢?他一介布衣,卻並不缺錢,反倒過得挺小資,最後都是因為無節制的吃喝而去世的,這是為什麼?很簡單,孟浩然家裡有“礦”啊!

    歷史中是這樣記載的:

    “孟浩然,字浩然,襄州襄陽人。少好節義,喜振人患難,隱鹿門山”

    意思就是說,孟浩然,襄陽人,少年的時候便喜歡做俠義之事,喜歡救急別人,幫助別人度過難關。

    所以說,要是沒錢,孟浩然能這麼幹?其實孟浩然家裡,算當地的有名的“地主”了,他出生在“薄有恆產的書香之家”。薄有恆產啥意思?就是固定不動產啊,放到現在就是他就有好幾處房產、好幾處商鋪,不幹活都可以坐等收租。放到當時,孟浩然家裡便是有許多畝田地和房宅。

    所以從小孟浩然飽讀詩書,還學了劍術,如果沒錢,哪來書讀?哪來劍學?就像北宋大文豪歐陽修,他爹都是當官的,四歲父親去世後,連書都沒得讀,目前帶他去沙灘上,用蘆葦教他寫字認字。可見孟浩然家裡還是很殷實,不僅能文善詩,還會劍術,年輕的時候可是一位瀟灑的少年郎哦。

    四、孟浩然當時可是詩詞界的“大V”

    我們都讀過李白的一首詩“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天子呼來不上船”的李白,竟然拜倒在了孟浩然的文采風流之下,可見當時孟浩然的名氣是非常大的。

    孟浩然比王維、李白都大12歲,25歲便辭親遠遊,到處拜謁名士,留下了大量精彩詩篇,當時宰相是張說和張九齡,都給他們寫過詩。當然張說和張九齡都是很欣賞孟浩然的。

    等到李白辭親遠遊順著長江從四川到了江漢平原的時候,專門去拜謁孟浩然,從此一見,李白變成了孟浩然的小迷弟。後來孟浩然在江漢地區和張九齡、王昌齡、李白、王維等人經常互相和詩往來,堪稱文化盛景。

    但是孟浩然身體不是很好,三十多歲生過一場大病,快50歲的時候又患了重病,52歲的時候,他的病快痊癒了,但是這時候王昌齡路過襄陽,兩人相見甚歡,便縱情宴飲,食鮮疾發逝世。

    一代風流孟夫子,怎麼可以說他缺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冰箱保鮮的菜很快就長黴點是為什麼?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