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榮哥簡評
-
2 # 壓艙石
餓一下有時反而不一定是壞事,因為烏內部各勢力沒有重組定型,俄逼一下,會使各派產生力量變異,對俄內部也是一種影響。
-
3 # 柏樹林中的紅楓葉
俄羅斯與烏克蘭的關係走到今天這一步,是歐美西方世界極力推動和樂於看到的結果。但其沒想到的是克里米亞事件後層層加碼的對俄政經制裁,非但沒能拔掉其爪牙,自己在敘利亞方向反被俄羅斯撕掉了一大塊皮肉而大失顏面。進一步激化俄烏矛盾,令俄顧此失彼成了西方國家的唯一的選擇。奈何自己選擇的代理人除了搞街頭政治和貪腐撈錢門清,其他的就是擀麵杖吹火——一竅不通。成建制的部隊在東烏戰場被消滅,預備隊都搭進去了連門口在哪都沒找到。波羅申科除了擺出一副捱揍的臉在國際上博同情毫無其他辦法。眼看大選將近,又製造了刻赤海峽事件試圖利用民粹主義為自己站臺。千算萬算還是失敗,甫一下臺即被限制行動,面臨貪腐和叛國的指控。而這一切都是俄羅斯的機會。步步緊逼的北約和色厲內荏的烏克蘭的極端民粹主義都是敵人。而在鬥爭策略上卻是有區別的。北約的軍事壓力可以硬扛,而新任烏克蘭總統具體的政策走向尚待觀察。施壓與拉攏並舉但不同步。向東烏居民發放俄護照可視為試探。肉在嘴邊嘴都張開了但不吃下。看你的反應的同時尚給你一絲希望。看你是否識相。而油氣斷供則是徹底的施壓。最壞的情況是烏徹底倒向西方,與俄為敵。俄再向烏提供能源就是資敵行為。而烏向西方尋求幫助則成必然。關鍵是西方自顧不暇不可能接下這燙手山芋。而烏方用慣了廉價的俄羅斯油氣還欠了一屁股舊債,還有大把的油氣管道過路分成。現在什麼都沒了,萬幸現在不是冬天。西方估計是指望不上,兩手攥空拳口袋裡啥都沒有最後還是和俄談。結果嘛你可以自己想。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新任烏總統只要不傻都曉得。可以肯定的說,只要烏方不做出過分舉動,俄恢復油氣是必然的。畢竟撕破臉皮對雙方都沒好處。俄再護住基本盤的情況下也不想再多一個敵人。這就是俄羅斯屢試不爽的能源牌。立帖為證,不信打賭。
-
4 # 華正先生
俄羅斯總理梅德韋傑夫簽署總理令:俄羅斯聯邦政府決定:俄羅斯從本年度6月1日起暫停出口至烏克蘭的石油貿易 ,何時恢復供應?目前沒有日期!為什麼突然停止供應烏石油產品在內的一切相關產品?這與自烏總統大選後的新總統全力倒向西方有關!
而早前的4月1日,俄已停止供應烏克蘭的天然氣,這次油又停止供應,一定是有著不可調和的矛盾和解不開的死結!澤連斯基上臺後,尚沒有能力完全領導烏克蘭,前任副總理威脅發動政變推翻澤連斯基的領導,這絕對是波羅申科政府的餘孳在對抗新政府。在此過程中,俄羅斯方面認為,尚不清楚烏新政府何時能恢復正常秩序的執行!在該國政治鬥爭愈發激烈的情況下,向烏供應油氣產品具有重大風險!而澤連斯基的從政之路看起來極具挑戰性,俄羅斯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的!根據烏國內的實際情況而釆取暫時措施,確實是個好藉口!的確,澤連斯基面對反對黨的極限施壓,不斷向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靠攏,而國內的政治及武裝鬥爭又將澤連斯基搞的焦頭爛額!既然如此,一項惠及民生的能源供應讓俄羅斯也狠下心來,與烏克蘭西部強硬派慫上了!
這是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同屬基輔羅斯的兄弟反目成仇的必然結果!這本不是俄羅斯想要的結果,但西烏克蘭人的強烈反俄立場是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扭轉的。俄羅斯面對這種從我鍋裡盛飯反而砸了我鍋的行為已生成厭惡之感。同時,這對兄弟根本沒有和好的可能。看來,烏克蘭的人民今年冬季取暖問題又成泡影了,而無辜的老百姓變成了政治人物的犧牲品!
回覆列表
俄羅斯要切斷對烏克蘭的油氣供應,兩國還能不能好好相處?我認為在澤連斯基的總統任期內,估計是很難的。澤連斯基大機率會延續波羅申科的路線。為什麼要這麼說?
其一,這牽涉到俄烏兩國的歷史恩怨上。
烏克蘭位於歐洲東部的黑海、亞速海北岸。北鄰白俄羅斯,東北接俄羅斯,西連波蘭、斯洛伐克、匈牙利,南同羅馬尼亞、摩爾多瓦毗鄰,境內河流湖泊眾多。地理位置優越,自然條件良好,是世界上第三大糧食出口國。
約從14世紀起,烏克蘭人開始脫離古羅斯而形成為具有獨特語言﹑文化和生活習俗的單一民族。從14世紀起又歷受立陶宛大公國和波蘭等國的統治。後又經歷日耳曼人及奧斯曼土耳其人的入侵。
1654年,烏克蘭哥薩克領袖赫梅利尼茨基與俄羅斯沙皇簽訂《佩列亞斯拉夫和約》,商請沙俄來統治東烏克蘭,自此東烏克蘭(第聶伯河左岸)與俄羅斯帝國正式合併。
18世紀,俄羅斯又相繼把烏克蘭和黑海北岸大片地區併入自己的版圖。到1795年,除加利西亞(1772—1918年屬於奧地利)以外,烏克蘭其餘地區均在沙俄帝國統治之下。
但烏克蘭在沙俄統治時期也沒有得到多少好處,一樣受到沙皇政府的歧視,發生了反對沙皇專制的農民起義與工人起義。
二戰後,烏克蘭加入了蘇聯。但俄烏兩國的關係並沒有如同一家。據資料記載,1932年至1933年,在蘇聯各地都發生了饑荒,而烏克蘭的大饑荒最為嚴重。饑荒中的蘇聯總死亡人數不少於700萬,其中烏克蘭人有300—350萬。
有研究者認為,烏克蘭“大饑荒”的發生“不是不明原因的偶然現象,而是饑荒恐怖,以及種族滅絕政策和極權主義措施造成的後果”,旨在種族滅絕烏克蘭人。
並且除了饑荒外,1932年到1933年,蘇聯還對抱有民族主義觀點的烏克蘭知識分子、作家等民族文化精英進行了清洗。因此使得烏克蘭與俄羅斯矛盾越來越大。
這是歷史恩怨。
其二,自蘇聯解體,烏克蘭獨立,親西方的思潮成了主流民意。而俄羅斯為了戰略緩衝,指使克里米亞獨立又加入俄羅斯,這是赤裸裸的打臉和從烏克蘭身上割肉啊。領土爭端是國家之間最無法調解的矛盾之一,澤連斯基作為喜劇演員出身的素人總統,其統籌國內矛盾的能力,協調外部矛盾的能力都有待觀察,但大多數人還是持懷疑態度,不太看好他能搞定強人普京。俄羅斯對領土的渴望是刻在基因裡的。想讓他吐出來吃進嘴裡的肉,除非你拳頭比他更硬,但可悲的是,烏克蘭的實力太差,經濟差就不說了,關鍵還自廢武功。在蘇聯解體後,烏克蘭原本繼承了原蘇軍大量部隊、武器裝備及戰略儲備物資。1992年,烏宣佈奉行無核、中立、不結盟政策,開始進行大規模裁軍,並在俄羅斯、美國的幫助下銷燬了大量核武器。那麼多的武器裝備、戰略物資再加上那麼強大的核武庫都浪費掉,讓自己變成了沒牙的狼,只有被北極熊欺負的份了。
這也給了我們啟示:
烏克蘭也是個多災多難的民族,歷史上受多個民族侵略佔領,後來靠沙俄靠不住,靠蘇聯靠不住,靠西方靠北約也靠不住。就象我們老祖宗說的,靠山山倒,靠人人倒,靠自己最好。我們為什麼要堅持獨立自主,自立更生?就是因為我們善於汲取老祖宗的智慧,讓我們自信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