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蓬稿人

    《海棠》若描述的就是花,只是詩人珍惜易逝的美好時光和事物。但是要從“一樹梨花壓海棠”中引伸,那就非常的少兒不宜了!

  • 2 # 97647087609武商路漫

    《海棠》蘇軾

    東風嫋嫋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轉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前一句暗示詩人幽寂孤獨心理。

    三四句形象地寫出詩人愛花的心理活動,表現對海棠情有獨鍾。

    全詩抒發詩人愛花惜花之情,也抒發了詩人懷才不遇的人生感慨。含而不露,感而不傷。

    《題西林壁》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這首詩,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又富哲理於對廬山美景描繪之中。

    結尾兩句即景說理,談遊山體會:之所以不能辨認廬山真面目,是因為身在廬山之中,視野有侷限。

    啟迪人們: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為人處世,要認識事物的真相與全貌,必須超越狹小範圍,擺脫主觀成見,全面客觀看待,不可以偏概全!

  • 3 # 司馬情1

    “東風嫋嫋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轉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蘇軾的《海棠》詩採用虛實的手法,既表現了海棠優雅脫俗的美,也抒發了大詩人愛花惜花的感情,更抒發了懷才不遇的人生感慨。

    蘇軾的另一首七言絕句《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則是觀廬山之後的感想,絕句描寫的是廬山變化多姿的面貌,並借景講生活哲理,告訴人們要想對事物有全面的認識,就必須站在客觀的立場上。在我看來,這首絕句的長處不在於形象或感情,而在於哲理。

  • 4 # 行山涉水一路向北

    蘇軾的《海棠》全詩為:東方嫋嫋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轉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該詩是蘇軾被貶黃州時期的作品,述寫了作者面對貶居生活雖深感鬱悶,年過半百、仕途坎坷但對未來仍滿懷希望,表達了作者豁達樂觀、在幽暗處靜待光明,隨遇而安之心態。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是蘇軾在遊歷廬山時的所見、所感。以極其淺簡之語道出了世間深刻的哲理,即對待任何事物應客觀、全面的觀察分析,方可做出科學的結論。也揭示了因觀察事物的方法、位置等不同,會有不同的認識,只有全方位、多角度的觀察分析,才可做出正確的判斷。

    這兩首詩語音質樸,言簡意豐,寓情、理於景,表達作者對待人生的態度,以及特有的哲學家思維,使人對作者的崇敬之情倍增,不失為傳世佳作。

  • 5 # 萬方談人生

    《海棠》和《題西林壁》分別是蘇軾元豐三年和元豐七年所作,《海棠》作於蘇軾元豐三年剛被貶黃州團練副使之時,《題西林壁》作於元豐七年蘇軾從黃州改任汝州團練副使路經九江遊廬山時所作。

    東風嫋嫋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轉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東風嫋嫋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轉廊。”“嫋嫋“:輕盈貌。空濛:似有似無。海棠花在嫋嫋的東風吹拂下閃爍著華麗的光澤,香霧襲來,似有似無,月光已轉過庭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這一聯上聯引用了一個典故:宋釋惠洪《冷齋夜話》記載,唐明皇登沉香亭,召太真妃,於時卯醉未醒,命高力士使侍兒扶掖而至。妃子醉顏殘妝,鬢亂釵橫,不能再拜。明皇笑日:“豈妃子醉,直海棠睡未足耳!”

    此處蘇軾化用此典故,使花人格化了。同時也點明瞭標題。此處實寫恐花之睡去,也亦暗寫人之無眠也。

    這首《海棠》,明面上並沒有寫詩人當時什麼心情,什麼感受,但至少寫出了詩人的閒適。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這首詩註解的人很多,注者往往偏重於這首詩的哲理性,這首詩,詩人寫的是廬山,感悟的是廬山。

    但我認為其實詩人是在寫人生,人世。人生人世有很多事不也是"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有時我們可能連自己都認不請楚,只因為我們都深陷層層疊疊的山嶺之中。

    蘇軾在這首詩中多少帶有一些佛道的出世之“悟"了。

    蘇軾之所以被貶黃州,是因為經受了烏臺詩案的沉重打擊。烏臺詩案使蘇軾幾乎死了一次,因此蘇軾在這兩首詩中透露出一些"閒適"和“出世”的思想,非常正常,另外蘇軾有很多朋友就是僧侶。

    《浣溪沙遊蘄水清泉寺》《念奴嬌赤壁懷古》《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都是蘇軾這個時期的作品,在這些詩詞中,我們都可感覺到一些禪悟的味道。

  • 6 # 小胖聊一聊

    《 海棠》 宋代蘇軾

    東風嫋嫋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轉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譯文:

    嫋嫋的東風吹動了淡淡的雲彩,露出了月亮,月光也是淡淡的。花朵的香氣融在朦朧的霧裡,而月亮已經移過了院中的迴廊。由於只是害怕在這深夜時分,花兒就會睡去,因此燃著高高的蠟燭,不肯錯過欣賞這海棠盛開的時機。

    海棠這首詩作者蘇軾寫作於公元1084年(宋神宗元豐七年),當時已是作者被貶黃州(今湖北黃岡)任團練副使已經五個年頭。(相當於現代民間的自衛隊副隊長)。這個職位相當低微,並無實權,而此時蘇軾經此一役已變得心灰意冷,蘇軾到任後,心情鬱悶,曾多次到黃州城外的赤壁山遊覽,寫下了《赤壁賦》、《後赤壁賦》和《念奴嬌·赤壁懷古》等千古名作,以此來寄託他謫居時的思想感情。閒時便帶領家人開墾城東的一塊坡地,種田幫補生計。“東坡居士”的別號便是他在這時起的。全詩語言淺近而情意深永。寫此詩時,詩人雖已過不惑之年,但此詩卻沒有給人以頹唐、萎靡之氣,從“東風”“崇光”“香霧”“高燭”“紅妝”這些明麗的意象中分明可以感觸到詩人的達觀、瀟灑的胸襟。

    《題西林壁》宋代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譯文:

    從正面、側面看廬山山嶺連綿起伏、山峰聳立,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廬山,廬山呈現各種不同的樣子。我之所以認不清廬山真正的面目,是因為我人身處在廬山之中。

    這首詩是作者蘇軾由黃州貶赴汝州任團練副使時經過九江,遊覽廬山。瑰麗的山水觸發逸興壯思,於是寫下了若干首廬山記遊詩。《題西林壁》是遊觀廬山後的總結,它描寫廬山變化多姿的面貌,並借景抒發,指出觀察問題應客觀全面,如果主觀片面,就得不出正確的結論。 這就是通常所說的“旁觀者清,當局者迷的道理。”局中人常常看不清事物的全貌和真相,就是由於受到認識條件限制的緣故,而局外者往往看得清楚一些!這首詩是作者被貶赴任的路上所寫,寫出了作者赴任時的抑鬱之情,自己意見不被自己高層所接納的無奈與辛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員工工作制度怎麼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