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轉角~瑩流花香

    通識教育核心課程是以哈佛大學為代表的國內外許多高校實施通識教育的一種模式。從知名院校課程設計的成功案例來看,通識教育核心課程特有的特徵決定了其實施取向:跨學科的師資團隊凸顯確定課程價值目標的重要性;課程內容重在方法論層面並重視經典解讀,授課方式以引導思辨精神的研討課為主。當前國內高校大力發展通識教育,對通識教育核心課程實施取向進行探索,可以為構築“形神兼備”的通識核心課程體系提供一個較好的切入口。

    一、通識教育核心課程在國內外的發展

    “核心課程”是課程組織和課程變革領域的重要概念,起源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德國教育家齊勒提出的“齊勒計劃”(把歷史、文學、宗教作為課程體系的核心)和“進步教育之父”美國教育家帕克所確立的“帕克計劃”(以服務於受教育者的自然發展為中心)。隨著人們對核心課程研究的開展,社會取向核心課程觀、經驗主義取向核心課程觀、學科取向核心課程觀和混合取向核心課程觀四種課程觀逐步形成。無論哪一種課程觀點,都主張基於對課程進行跨學科的整合提煉生成核心課程,進而生髮出其他課程。

    核心課程概念正式被引入通識教育領域發端於哈佛大學核心課程。19世紀60-70年代,伴隨著美國高等教育的轉型和通識教育質量的滑坡,哈佛大學決心改革通識教育課程體系。1977年,哈佛大學《核心課程報告書》提出大學教育的目的在於培養“有教養的人”,要重新闡釋博雅教育的內涵。核心課程方案設立寫作、數學、非西方文明、政治和道德哲學、現代社會分析五個領域的核心課程,作為本科一年級必修課。哈佛大學文理學院原院長羅索夫斯基在《大學——一個擁有者的手冊》中指出,哈佛大學的核心課程設定理念在於讓每一位哈佛大學畢業生不僅受到專業的學術訓練,而且接受廣泛的通識教育。

    羅索夫斯基認為:“核心課程的目的就是鼓勵學生用批判的態度來接受知識,使他們瞭解在一定的重要領域裡存在著什麼樣的知識,這些知識是如何被創造出來的,是如何被應用的,並對他們自身有什麼意義。”1984年,以通識教育課程體系改革為重點的哈佛大學核心課程體系出臺,該體系把通識教育課程分為文學與藝術、歷史研究、社會分析及推理、科學和外國文學五大類。此後,《哈佛大學1994-1995核心課程目錄》和《哈佛大學2005-2006學年核心課程目錄》把核心課程領域拓展到外國文學、歷史研究、文學與藝術、科學、道德推理、社會分析、定量推理七大類,十一個領域,每個領域包含若干門課程。學生從中選修8門即可。

    哥倫比亞大學的核心課程採用必修課形式,分為文學、現代文明、藝術、音樂、外語、大學寫作、世界主要文化、體育、自然科學、自然科學前沿共10門課。其課程實施的方式既有20人左右的研討課,也有大班講授和小班討論、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根據哥倫比亞大學學生手冊,核心課程的目標如下:“核心課程是哥倫比亞大學(本科)教育的基石。作為哥倫比亞大學才智開發的關鍵,核心課程的目標是為哥大全體本科生,無論其將來的專業或方向如何,提供廣闊的視野,使之諳熟文學、哲學、歷史、音樂、藝術和科學方面的重要思想與成就。”

    芝加哥大學公共核心課程的設定源於20世紀30-40年代課程“大設計”,包含“人文、文明研究和藝術”“自然科學和數學科學”和“社會科學”三大模組,下設若干系列課程。每一名本科生須在大學的前兩年修滿15 門學期課程。芝大核心課設計著眼於課程的連續性,體現出核心課程的統合特徵。譬如,芝大最有名的課程“西方文明史”,形成於20世紀40年代,其後衍生出若干系列課程。“西方文明史”精心選擇跨學科領域經典文獻作為閱讀材料,從古希臘城邦一直講到20世紀的西方文明,要用三個學期(一學年)來完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能減少公路車爆胎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