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豫北老崔

    伍子胥想必大家都比較瞭解,發生在伍子胥身上的傳奇故事至今依然讓人口口相傳,伍子胥一夜白頭想必大家也是瞭解的,除此之外,伍子胥還為了報答一個女子的恩情,向河中投下千金,這到底是怎麼一會事呢?

    伍子胥其父乃是楚國大將軍伍奢,本來伍子胥生在將軍之家應該可以榮華富貴一生,但是在朝為官難免招惹到一些奸詐小人,楚國大將軍伍奢也是如此。

    由於當時的奸臣費無忌妒忌伍奢而在楚國國君面前誣陷其造反,楚國國君輕信費無忌,下令處死了伍奢,並且要追殺伍子胥,伍子胥無奈之下只能逃往吳國。

    因為伍子胥有大才,並且楚國國君認為斬草必須除根,以至於設下層層關卡,到處張貼伍子胥的畫像來捉拿伍子胥。伍子胥只能把逃跑路線放在小路之上,在憂慮絕望之下,伍子胥夜不能寐,突然一天,伍子胥發現自己竟然一夜之間,滿頭烏髮變成了白髮。

    後來伍子胥認識一位高人,高人教給伍子胥遺容之術,伍子胥異常聰慧只用短短三天就可以將自己化妝成一個滿目蒼桑的老者,讓其躲過了楚國兵士的追殺,順利逃到吳國境內。

    伍子胥化妝成老者剛剛駕船到達吳國邊境之內,由於長期的逃亡生活,使得伍子胥身無分文,不但如此還飢餓難當,畢竟逃亡的生活讓伍子胥已經多日來油米未進。

    在這種情況之下,伍子胥突然看見河邊有一女子正站在水流中浣紗,並且女子身穿一縷白衣,口中吟唱著小曲。

    伍子胥在曼妙的聲音中看著一縷白衣的女子,頓時心情舒展了不少,可是當看到女子旁邊的食盒的時候,飢餓感也隨之而來。

    伍子胥心想,堂堂七尺男兒怎麼能行乞討之事,雖然如此告誡自己,最後還是飢餓戰勝了堅持,伍子胥厚著臉皮前去女子身邊討要吃食。伍子胥於是就將船行之女子身旁,磕磕巴巴說道:“這位姐姐,可以給我點吃的麼?我實在是太餓了。”

    當女子聽到伍子胥聲音的時候,女子也是一驚,伍子胥聲音擁有著非一般的磁性,對女子異常有吸引力。女子處於女孩家的害羞言道“我和母親一起生活近30年,從沒和男子親近過,如果我的飯就這樣讓一個陌生男子給吃了,傳出去多難聽呀。”

    伍子胥以助人為樂的理由讓女子放開心態,給予他吃食,可女子抬頭之後看到伍子胥乃是一個老者,怒氣由然而生,怒道“要飯就要飯唄,自己一把年紀了,幹嘛一口一口的姐姐喚著?你害不害臊啊?”

    伍子胥沒辦法,只好把頭髮往兩邊挽起讓女子看清自己,女子一見伍子胥氣宇軒昂,儀表不凡,女子不由的身體晃了兩下,伍子胥以為自己嚇到了人家,趕忙賠不是並表示馬上離開。

    女子最後還是把自己的吃食給了伍子胥,讓伍子胥飽餐一頓,可是伍子胥忘記女孩子的貞節,若無其事的離開了。當伍子胥走遠之後,女子竟然脫下鞋襪跳河自殺了,伍子胥想到自己吃女子的吃食已經有逾越禮儀之舉,就趕緊折回來,只見流水依舊,岸邊只有一雙鞋襪。

    伍子胥已經知道由於自己的疏忽讓其丟了性命,於是咬破手指,在一石頭上寫著:“爾浣紗,我行乞;我腹飽,爾身溺。十年之後,千金報德!”並埋於土下。

    後來伍子胥協同孫武帶兵攻入楚都,大勝而歸之時,路過此地,想到當初的承諾。於是乎,挖出石頭,只見石頭之上自己的血字依然清晰,伍子胥按照當初的承諾撒下千金。

    這千兩黃金,後來還真有人從此水中撿到過,專家考證,這錢幣為“郢爰”,是楚國的金幣,也是中國最早的黃金貨幣。

    伍子胥千金報德雖然是一代佳話,可其中讓人感到淒涼,古代女子被貞節禮儀禁錮一生實乃可悲也。

  • 2 # 老蘭解歷史

    伍子胥成功逃出昭關,由楚國進入吳國,走到溧陽飢餓難耐,就去要飯,碰見一個年輕女人在河邊洗衣服,而這女子帶飯。

    伍子胥上前一步問道:“夫人能不能給我點兒飯吃?”

    女子低頭回答說:“家中就我和老母,我今年30了還沒有嫁人,怎麼能單獨和男人一起吃飯呢?”

    伍子胥說:"我實在是窮途末路了,只求吃了一頓飯能夠活下來。你的大恩大德我將終生難忘。”

    這女子抬頭看伍子胥長得高大魁梧、一表人才。便說:“我看你長得高大帥氣,絕對不是一般之人。”於是就把飯給伍子胥吃了。伍子胥吃完之後,“感謝夫人救命之恩,其實我是個逃亡之徒,有人追殺。如果你遇到別人的時候不要跟他說見過我。”這個洗衣服的女子說道:“我是伺候母親,三十歲啦還沒有嫁人。我今天和男人吃飯,又和男人說話,我的貞節已經失去啦!你趕快走吧!”伍子胥走了十來步遠,聽冗背後撲通一聲,回頭一看是女子抱了一塊大石頭跳河而死。伍子胥看見女子跳河而死,萬分悲痛。就有破手指寫下血書。書上寫道:你在洗衣服,我在逃亡要飯。你把我給吃飽了,你去跳河自殺。十年後我必須用千兩黃金報答。十年後伍子胥再過此地,便向河中投兩千兩黃金,報答該洗衣女子的救命之恩。

  • 3 # 希望星晨58298869

    “千金小姐”是我們對身份尊貴人家的女兒的稱呼,細究起來,還是個典故呢!這要追溯到兩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期了,當時,楚國的太子老師是伍奢,伍子胥是其第二個兒子。楚王生性多疑,後聽信奸佞小人的讒言,下定決心要除掉太子,伍奢自然也脫不了干係。

    而奸佞費無忌說伍奢的兩個兒子也不能留。大兒子伍尚沒能倖免於難,二兒子伍子胥為圖將來只能出逃。作為通緝犯的伍子胥易容成乞丐,一路乞討為生,準備投奔吳國尋求幫助。歷盡千難萬險,伍子胥終於到達了吳國境內,這時已飢腸轆轆疲憊不堪了。他剛好看到小溪邊有一女子正在浣紗,該女容貌姣好,她的身邊還放著一盆熱氣騰騰的飯菜。

    伍子胥顧不得矜持,哀求女子將飯菜勻點給他吃。女子見此人儘管滿頭白髮,衣衫襤褸,形容憔悴。卻從容鎮定,氣宇不凡。出於同情與憐憫之心,便慷慨地將自己的飯菜給伍子胥食用。吃飽喝足後,伍子胥又要奔逃了。姑娘卻輕聲地叫住了她,細語相告:自己還待字閨中,從沒接觸過男人,如今同君這樣近距離地接觸過,君許是上天派下來給我的乘龍快婿。於時她就央求伍子胥娶她做妻子。

    伍子胥當時正在逃命狀態,些話不能直接相告,於是就拒絕了。而且還要求這位大方的姑娘不要把自己來討飯的事告訴任何人。伍子胥匆忙離開後,善良的姑娘便跳入了江中,許是為了替伍子胥保守秘密,許是自己對愛情已陷入了絕望。茫茫的江面上,只漂浮一縷輕輕的白紗,一個鮮活的熱情的生命就這樣香消玉殞了。

    鐵漢柔情的伍子胥後悔不已。他思慮再三,在河邊尋到一塊青石板,於上面刻到:”爾浣紗,我行乞,我飽腹而生膩,十年之後,千金報德。”。

    伍子胥投身吳國後,官至大夫。儘管飛黃騰達,地位顯赫,但從來沒有忘記那位美麗的姑娘,從來沒有忘記自己當初為她許下的諾言。功成名就後,他回到當初的那條河邊,沉痛地將千金巨資沉入河底,以祭奠那位為他而死去的純潔、美麗、高貴的女子。

    “千金小姐”的典故,就這樣誕生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滿屏盡是段子手”,喜劇綜藝如何從“笑聲”中突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