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石家莊我的莊
-
2 # 智圓行方1230
網路語言對社會英語與現代漢語的發展利弊共存。
它給漢語言的發展注入了的新的活力,首先,網路語言簡潔生動,傳遞迅速。網路快餐時代講究“快捷,方便,經濟”的原則。被簡化和縮略的網路用語成了最有效的工具。數字、符號、拼音、漢字、英文字母雜糅在一起,看上去似乎沒有任何規律,但其實無論是諧音詞、簡縮略語、借用還是疊加等等各種方式,都比原來傳統的表達方式更加簡單易用。
其次,網路語言張揚個性,崇尚創新。網路語言是基於年輕人需要有一套專屬的區別於傳統的表達方式而產生的語言系統,它透過廣泛的的群體創作產生、流傳,這其中所折射出的正是年輕人對於創新創造的渴求,對於張揚個性的期待。在現實生活中被壓抑了的創新激情,可以在網路中得到充分的體現。為了要脫穎而出,就必須與眾不同。網路語言成了網友展示其個性的最好的工具,風趣幽默、新奇的網語自然能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
現代的年輕人追求一種特立獨行的自我表現方式,這使得以年輕人為主體的網友不僅主動地使用網路語言,而且積極地創作網語,使得幾乎每天都有新生的網語出現,這也是網路語言具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的主要原因。從這個意義上說,網路語言有著極其頑強的生命力。
但是,網路語言也給漢語帶來了某些負面影響。 比如,有些網語內容淺薄、粗俗,產生很多不文明現象,頻繁出現的網路髒話還有“WBD”(王八蛋)、“NQS”(你去死)、“NMD”(你媽的)等等。這些網語趣味低俗,許多就是現實生活中粗話髒話的翻版。它們主要來自遊戲、聊天、網上論戰等網路活動,而上網的人群多以自控能力較差,模仿能力較強的青少年為主。一旦長久接觸使用的話,會帶來比較嚴重的後果。
再比如,網語的使用會給書面語言的交流帶來一定的混亂。不規範的網語和規範的現代漢語日益頻繁的交叉,可能會汙染書面語言的使用,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人們的溝通交流。 更重要的是,網路語言會對漢字系統產生損害。學生因為上網人數眾多,對於新奇簡便和身份認同情有獨鍾,而且小學生對於複雜的漢字還不太會寫,於是,受網路語言影響的孩子們用數字、字母、諧音借代的辦法使用語言文字。比如用:)代替“笑”,用T_T代替“哭”,這種由好奇、方便而採用的書寫形式,很可能成為他們今後難以改變的書寫習慣,進而影響漢字的純潔和規範。
所以,大家必須從網路語言中吸其精華,祛除糟粕。對於一些下流低俗的網路用語,我們要從自身做起,堅決予以抵制,消除網路上的不文明現象,努力創造一個綠色、文明的網路環境。同時,要確定用語環境。許多網路用語只限於網路交際,不能用於中小學生作文中,在日常生活中,還是應該提倡認認真真地講普通話、寫規範字。
-
3 # 北山牧童
網路熱詞就是古代民間的口頭禪。
這讓我想起了近代歷史上轟轟烈烈的漢字簡化運動。
當滿清政府閉關鎖國後,
招致落後捱打,
一時間各路有識之士紛紛獻計獻策,
也有不少總結教訓,
出“餿主意”的。
就像農村家裡如果一段時間禍不單行,
大部分會考慮是不是祖墳的問題。
有病亂投醫是人們在接連打擊中盲目探索的常見方式。
當時就是很多人提出中國落後的原因在於漢字。
世界先進國家都是用字母,表音的文字。
而漢字為象形文字,表義文字,
這極大的束縛了國民的創造性,
導致科技落後,國家落後。
所以,解決的辦法是廢除漢字,引用字母。
這批仁人志士中還有著名的魯迅先生。
當然,那是魯迅正值年輕,對國家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急的滿嘴上火,憤慨之下提出的想法。
後來證明漢字的生命力頑強的一逼。
不過還是引用了漢語拼音。
發明人周有光。
近年來後又有人不斷提出恢復繁體字。
周老被問及時,很自然的說,文字也像其它物種一樣,優勝劣汰適者生存。
網路詞彙的更新不是壞事。
經過時間的沉澱,好的自然留下,不好的自然淘汰。
整體上對社會文化的推動有積極作用。
-
4 # 青霞人文
一般說,網路熱詞是語言的特殊現象。
語言是非常奇妙的,一方面相對的穩定,另一方面,又處在變化之中的。
語言最與社會生活的發展變化相關聯,在網際網路時代,資訊的傳播不可思議,不可想象,快,廣,多,是特點。網路熱詞簡直就是一批出現,一批可能馬上就在躍躍欲試之中。網路熱詞是不經意的,妙手偶得的,誰也想不到的。“我和我的小夥伴,都驚呆了。”
小編作為一個上了年紀的人,剛開始基本不明所以,懵逼的狀態,後來是不明覺厲,然後是或拍案驚奇,或不以為是,但網路熱詞橫空出世,對某個受眾來說,你是不重要的。一些熱詞熱得快,冷得也快。等某些人明白了,早已經昨日黃花了!如,藍瘦,香菇;老司機;北京癱。
也有一些熱詞經受了時間的積澱,已經進入正常語彙,可能會編入現代漢語詞典。槓精,佛系,顏值,油膩,套路,洪荒之力,奇葩等等,有些詞的意思,可能要重新解釋吧。
每年年底前有好事者評選年度的網路熱詞,看來,語言的現象,是生活的豐富多樣快速變化的必然產物,也說明社會文化的發展是電光火石,常有新意,正負能量,不免碰撞。
回覆列表
比較宏觀的說語言是文明的一種載體。注意只是一種。文字也可以作為載體。
從這個意義上說,有什麼樣的文明,就需要什麼樣的語言去承載。這個說法不是那麼嚴格,但大體就這麼個意思。
我們站在這個角度去理解就會看清一個事實。網路文明,也是一種文明。於是就需要網路熱詞去承載並傳播。
這就是現實存在的一種必須,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但如果你問我,是否有利於。抱歉,上天知道吧。網路用語作為新生事物也是基於網路文化。有許多人非說這是一種通俗且低下的文化。只能說見仁見智吧。
但是語言的傳播和發展本就是多方面的。網路熱詞是一個發展方向和趨勢。不利於語言發展是很胡扯的。什麼叫不利於?阻擋或者制約了語言的發展。而網路用語不管存在什麼樣的問題,都沒有阻擋或制約漢語的發展。
技術點的中文程式設計。世俗化的網路熱詞。甚至流行化的生僻字再應用。當然之中會有一些偏差,比如用詞不當,但往往是使用者本身沒文化導致。更多的反而是講漢語的魅力和創造力進一步提升了。
說更現實點。網路文化的崛起更加導致了漢語文化的擴張。
舉個例子,歐美人都開始看中文網路小說了,雖然是外語譯本。但是,更提高了中華文明的擴張力。
相信我,網路熱詞存在很多問題。但我不認為不利於漢語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