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寶醬

    《正陽門下》朱亞文飾演的男主韓春明,會有不同凡響的感受。

    朱亞文作為男主角,懂得配合其他演員演戲,形成的默契度和進入角色的質感,生活氣息濃烈。在這部劇裡,他屬於男主光環強大的型別,角色形象令人佩服,朱亞文的演技耐看。

    他似乎沒缺點 ,朱亞文把人物的義氣,北京爺們,性格中的堅韌,在隱忍中爆發的特點,他與長輩的忘年交,他孝敬堅強 ,低調中有高調,表演得淋漓盡致,他身的優點越積越多!

    而且有個特點,就是男主角的優點和缺點,都是從配角們的口中說出,這會讓觀眾看得更用心,多了一層慢慢體會的味道,比直接表達要好得多。

    試想,生活裡如果有一個人,他沒有大男子主義的,他做隨性又細膩,敞亮又周到,能兼顧愛情、親情和友情。你能不喜歡嗎?

    朱亞文在這部劇裡,演出了人物的靈魂和精氣神,經得起揣測和品味。像這樣優秀又痴情的韓春明,放在過去的年代,或放在今天,都是女生們的理想男友。

    朱亞文在劇中,女生緣很好,分別有五位年輕女孩,對他都是各種好感。但是他都回絕了。這又增加了他的男性定力,獲得了觀眾的好感。

    朱亞文讓這部劇活了,火了,你認為呢?

  • 2 # 佛系么仔

    這就要從劇本得型別來說了。雖然影視圈有句話是“沒有爛劇本,只有好演員”,但那種矛盾衝突多,人物性格鮮明的劇本無疑更能突出一個演員的演技,說白了就是能讓演員演技有更好的發揮空間。大家所熟知的口碑好的那些影視劇,都是符合這兩點要素的。

  • 3 # 晗說123

    最突出一名演員演技的是喜劇。

    鞏俐曾經說過:悲劇容易演,喜劇難演。

    陳凱歌也說過:演好悲劇的人不一定能演好喜劇,但演好喜劇的人也能演好悲劇。

    為什麼喜劇難演呢?

    先給大家舉個例子。

    《演員請就位》裡面有一期是趙薇組選拔晉級男演員,當時選擇了一個《西虹市首富》的片段,讓男演員演一段王多魚的演講。

    當時好幾位男演員都表演了,可惜現場反映都一般,沒人笑,就連趙薇都是眉頭緊鎖。唯一一個表現好的是王森,至少是帶著些許笑點。

    其他人呢,不是演出了自嗨,就是演出了悲劇的效果,都沒有做到讓觀眾嗨。

    所以,趙薇選擇了王森。

    而且節目中,各位評委都爭著搶著要喜劇演員,比如《新喜劇之王》裡的鄂靖雯、綜藝節目主持人楊迪、沈夢辰,還有金婧。

    其他很多我們認為演技好的沒有晉級,他們全進了。為什麼?因為喜劇演員太少了,而且好的喜劇演員更少。

    這其實也是因為喜劇難演。

    悲劇可以被複制,喜劇需不斷創新

    悲劇的情景模式都有一個套路,按照這個套路進行填充,依舊可以達到悲劇,讓人淚流的效果。所以悲劇模式可以被無限利用。

    比如偶像劇裡的車禍、癌症、失憶、誤會。軍事題材的主角團的重要人物出意外,或是遭受重大打擊;武俠仙俠題材裡面各種門派對立,什麼互為仇家等等,愛卻不能在一起啦,等等。只要主角哭了,背景音樂一渲染,眼淚立馬就嘩嘩地流了下來。

    喜劇不行,必須要有不同的笑點,它不可以被反覆複製利用。

    比如說,我們聽一個笑話,第一次聽的時候覺得很搞笑,再聽可能就沒大的反應。放在影視劇裡也一樣,這個笑點、包袱是需要不斷地去創造新的,給觀眾製造驚喜。

    為什麼現在的《春節聯歡晚會》上的小品節目不好看了,尤其是蔡明的小品。因為她用的都是各種段子、梗的合集,大家都已經聽過了,都不覺得新鮮了,而且還都是老梗,自然就會覺得尬演,不會有笑點。

    喜劇的最高境界是悲劇

    很多觀眾在看喜劇的時候,也會哭的稀里嘩啦的,總是覺得莫名其妙。那是因為喜劇的最高境界是悲劇。

    我們看過的喜劇電影裡,很多主角都是社會底層的小人物。比如說《西虹市首富》裡的王多魚,比如《夏洛特煩惱》裡的夏洛,再比如《瘋狂的外星人》裡的耿浩與大飛,又或者《喜劇之王》裡的尹天仇。

    他們或是生活潦倒,或是一心想發大財,異想天開,每天為了夢想,為了生活奔波勞碌。然後劇情急轉展開,擁有了花不完的錢,成為了大明星。

    以一種無價值向偽價值過渡,用一種暗諷與隱喻的形式向觀眾傳遞有價值。

    所以,在一切塵埃落定,聽到那句“我養你啊”,總是會不自然地飆淚。

    魯迅在《再論雷峰塔的倒掉》一文裡,有這麼一句話:

    “悲劇是將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喜劇是將無價值的東西撕破給人看。”

    很好地詮釋了喜劇的最高境界是悲劇。

    喜劇是過程,悲劇是結果

    我們看的很多偶像劇也好,民國劇也好,開篇基本上都是很輕鬆的歡喜冤家的套路,然後就是各種逗笑,各種沙雕劇情。

    好了,到了一個點之後,導演就給觀眾扎心了,前面有多甜,有多搞笑,後面就有多嚴肅,多虐心。

    其實這就是一種很形象的“喜劇是過程,悲劇是是結果。”

    過程需要節奏,需要把握節點,如果慢了,或是過了,觀眾也就笑不出來了。

    所以在看某些電影的時候,就會出現一種尷尬現象:剛想笑,電影節奏沒把握好,就硬生生尬笑,不知道的還以為在“呵呵呵”。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笑點眾口難調,想要達到電影院裡所有人都同時大笑,並不容易。之前看過一部電影就出現過很尬的情況。

    就是有個梗我看出來,然後就笑了,聲音很大,然後朋友就盯著我,為啥笑?然後沒幾分鐘,她又哈哈大笑起來,而我一臉迷惑?這種電影,其實就不是好的喜劇電影。

    好的喜劇電影,笑是讓大家同時爆笑,哭也是讓大家同時爆哭,而不是每個包袱設計都只是迎合某個群體。

    喜劇演員對演員扮相也有要求

    很多喜劇角色都是在扮醜,或是把自己搞得慘兮兮的,而且很接地氣。

    這個沒有很細緻的觀察,或是沉澱的經驗與生活經歷,是根本演繹不出精髓的。

    在《唐伯虎點秋香》裡面,我們記住瞭如花和石榴姐,在《食神》裡記住了莫文蔚的火雞等,而且深入人心。

    喜劇元素一般都是比較誇張的,所以這種極大的反差視覺效果也會讓觀眾更加有笑點。如果你換個人去表演,不願意扮醜,很難演繹出那個喜劇的感覺來。

    而且,演員長得一點正經,也很難讓觀眾代入。畢竟能夠讓人一看見他的臉就想笑的人,除了黃渤、徐崢、小嶽嶽和沈騰之外,還真的是不多了。

    綜上所述,喜劇最考驗演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哪些茶適合長期存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