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痴騎朽翁

    紅薯從3月至7月份都可以呀!如果不考慮產量的話可以插到10月份。

    至於好處怎麼樣?5月份前都是早紅薯,不論產量,質量都是好的。

    6-7月份都是晚茬紅薯,質量絕對有保障,產量不會有太高,這是因為生長週期短,再一個澱粉含量也會少一些。

    但是,6-7月份插的紅薯由於生長週期短,薯快比較適中而且光滑,賣相好!沒有大塊頭和裂口子的紅薯,缺點是含水量大一點。

    圖片中是早茬紅薯,個頭太大賣相不好!

  • 2 # 長江老農

    我們這老農講紅薯栽插“最遲不過端十五”,意思是最遲不能遲過農曆五月十五,按照我們當地氣候條件、土壤環境,紅薯都在端午節前後栽插。遲過農曆五月十五,紅薯產量明顯下降,紅薯個頭非常小。紅薯寧可在端午節前十幾天栽插,也不能退後十幾天栽插。

    當然,如果賣紅薯杆可以在梅天栽插,只要紅薯藤蔓,放棄紅薯根球,而且只需追施尿素和農家肥即可。紅薯稈(爪)而且鮮嫩,沒有筋莖,吃起來爽口。如果取紅薯,還是要早栽插為宜。紅薯生長週期180天,如果梅天栽插勢必縮短生長週期20天——30天左右,造成紅薯無法膨大生長,因為紅薯必須在初霜凍之前收穫,遭遇初霜凍天氣,連陰雨天氣紅薯會在土壤中壞掉,而且停止增長。如果在端午節後3天進梅,可以在梅天栽插紅薯,對紅薯生長沒多大影響。紅薯栽插要施足底肥,每畝追施農家有機肥2000公斤,草木灰150公斤,餅肥50公斤,氮磷鉀複合肥15公斤。土壤選擇沙質偏酸性土壤,深翻土壤,起高壠,平整好土壤,選擇雨前或雨後、小雨或下雨間歇期栽插。每壠一行,行距3Ocm左右。紅薯栽插後,要及時中耕除草,鬆軟土壤。紅薯藤蔓鋪滿地壠後,要多次提蔓,防治滋生寄生根。藤蔓生長旺盛,要及時掐掉頂芯,保留一條主蔓,兩條側蔓。紅薯病蟲害較少,一般不用打藥,建議不要使用農藥,除草劑。紅薯喜鉀作物,在缺鉀土壤中,要側重施鉀肥。農村有句諺語:“一把灰,一窩薯”,可多施草木灰,也可葉面噴霧磷酸二氫鉀。“七長上,八長下”。紅薯要在農曆七月底追施一次肥,每畝追施氮磷鉀複合肥15公斤、過磷酸鈣15公斤,硫酸鉀5公斤,穴施蓋土。紅薯一般在“立冬”節氣前挖掘收穫,要在初霜凍來臨前,利用晴好天氣及時收穫窖藏。紅薯栽插要認真考察當地氣候條件,土壤環境,仔細調查研究,分析研判當地適合不適合種植紅薯,紅薯生長期180天左右,當地無霜期也必須超過200天,紅薯耐旱怕溼,當地土壤是否含水量大?等等必須考研一番。紅薯適合山場、地勢較高的地方種植!

    【以上純屬個人經驗,僅供參考!】

  • 3 # 泰山農家人

    梅雨季節是初夏至盛夏的這段時間,也就是每年的6月至7月中旬。這個時間種植紅薯,正好和北方的麥茬紅薯時間相同,況且,南方後期溫度高,肯定會有好收成。南方雨水多,種植紅薯首先要選擇排水好的地塊。因為水分過多,特別莖塊膨大期,紅薯在壟內不能做到通風透氣,紅薯會缺氧,不利於膨大,並且會有利用亂根滋生。既使結了紅薯也不利於存放,品質、口感較差。再就是要選擇沙土地,紅薯是地上莖葉吸收Sunny,經光合作用後將養分傳輸給地下莖塊,地下莖塊要有活動空間吸收傳來的養分,並且在上傳不足的時候,它還要自己找養分‘’吃飽‘’,所以,起的壟要舒適紅薯才能自由生長,沙土地是紅薯生長的最佳選擇。

    種植紅薯的地必須起壟,一方面就是剛才說的利於呼吸養分,另一方面做到旱澆澇排。起壟前,要施足漚制好的農家肥,不經過漚制的農家肥在土壤中發酵時會產生熱量,容易燒壞紅薯苗的鬚根;禽畜糞便中含有大量的病菌,蟲卵,紅薯易發生病蟲害。起壟時撒入高鉀、低磷、高氮的複合肥。鉀肥切忌用氯化鉀,因氯對紅薯生長不利。有條件的可撒入草木灰。

    梅雨時節的紅薯秧苗一般要從春紅薯秧苗上採剪。採剪時要挑葉綠枝胖且秧苗較長的採剪。採剪後要按照四個腋芽為一株,將下邊腋芽附近的葉片剪去,切忌顛倒。梅雨季節栽植紅薯苗不用澆水,但要撒入辛硫磷或替代品預防病蟲害。

    栽植後要及時查苗補苗,除草,預防病蟲害,值得一提的是忌翻秧,易提秧(立秋前後薯秧易生根,將薯秧提起、放下,不改變它的生長方向,對紅薯無傷害)。梅雨季節栽植的紅薯結塊多,腋芽多(適合做種薯),口感好。但不適合加工澱粉。畝產量在2000公斤以上。

  • 4 # 鑫海農家人

    梅雨天插紅薯,合適嗎?好處怎麼樣?以我種了六七年紅薯的經驗和我這當地的氣候,只要能插早紅薯的,我絕對不會選擇在梅雨天插紅薯。每年六月中下旬到七月前半月,這段時間屬於梅雨天。這段時間也是農曆的五月中旬到六月將近中旬了。在我們湖北這裡,到了農曆六月就沒有人再種紅薯了,為什麼呢?原因如下。

    第一,過了梅雨天后,雨水就會越來越少,沒有充足的雨水紅薯產量很低。如果紅薯種下去,能有幾場大雨的話,還能收點紅薯,如果種後就不怎麼下雨,根本就收不到紅薯。去年我家也是剛即將進入了梅雨天,就種的紅薯,後面雨水太少了,平均一畝田最多就四千多斤,產量特別低,畝產不到早紅薯的一半。

    第二,梅雨天插紅薯,紅薯生長期間,因受溫度影響紅薯生長緩慢,個頭都不是很理想。前年我們這邊,梅雨期過後雨水也充足。有的人認為雨水這麼好,梅雨期後期也就是農曆六月份種了紅薯,最後刨紅薯的時候每窩紅薯長的倒多,就是大部分都只有手指頭那麼大,二三兩的紅薯都屈指可數。原因是我們這邊立秋後沒多久,晝夜溫差大。雖然說我們種植的品種三個月就能收,但那是在理想的溫度18度到30度之間,紅薯才長得快。但溫度在10度到20度之間,紅薯生長速度就相對緩慢些,可紅薯又要在下霜之前將其全部收回來,不然打霜了,紅薯就壞了。

    第三,獲得的經濟效益低。你想啊,產量又低且小紅薯的數量居多,怎麼能賣到好價錢,沒有好價錢?怎麼有好的收益?而且等晚紅薯刨出來賣的時候,市場上的紅薯都已經大量上市了,價格上根本就沒有優勢。除非您把碗紅薯窖藏起來,等市場上紅薯的供應量少了之後再出售,可能賣個好價錢,但產量畢竟在那兒呀,沒有貨,再好的價格也賣不了多少錢。

    就上面三點而言,在我們這邊梅雨天插紅薯不適合。但每個地方的氣候不一樣,好比南方熱帶地區,就適合在梅雨天插紅薯。比如我的孃家廣西就適合在梅雨天長紅薯。到收紅薯的時候,紅薯個頭適中,產量也還可以。但是我個人覺得為了確保紅薯的產量和個頭,能插早紅薯還是儘量插早紅薯,畢竟進入秋天之後,雨水都會比春夏季節要少。所以說,在梅雨天適不適合插紅薯還要看當地的氣候。

    差點忘了梅雨天插的紅薯,最大的好處就是耐窖藏。早紅薯放到地窖儲存,特別容易爛,不適合窖藏。只有晚紅薯能長時間放到地窖儲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做一碗極致好吃的炒飯?別扯電視劇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