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匯眼富盈
-
2 # 四川張亮
首先我們要了解一下保本理財的現狀,自資管新政釋出以後保本理財的數量越來越少,本來具有強大規模的保本理財在新政釋出後呈逐步減少並走向消失的狀態,根據對市場分析的結果可以看出,今後的銀行理財產品的發展將會向理財淨值化管理轉型。
其次就是結構性存款保留了很多保本理財的特點,結構性存款與保本理財有著很高的相似度,所以也是保本理財最好的替代品。
-
3 # 龍門山財經
自2018年4月資管新規出臺後,明確要求理財產品必須去剛兌,並逐步實施淨值化管理。為適應監管要求,也為吸引新老客戶,各家銀行確實加大了結構性存款的發行力度,試圖以其取代保本型理財產品。
據有關資料顯示,截止今年5月,六大國有銀行中只有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和建設銀行在發售保本型理財產品,且發行只數佔比不到四成,其他三家國有大行已經徹底停售了保本型理財產品,而加大了結構性存款的發行力度。
2018銀行業理財市場報告顯示,至去年底,非保本型理財產品存續只數為4.8萬隻,比2017年底減少4.45萬隻,存續餘額22.04萬億,較2017年底減少7.5萬億,而保本型理財產品無論只數還是存續餘額則幾乎是斷崖式下降。但結構性存款因為具有保本浮動收益型特點,卻引起了投資者廣泛關注。
央行的資料顯示,2018年底中國商業銀行結構性存款餘額達到9.62萬億,較年初淨增長2.66萬億,增幅達到38%,期間8月更是呈現井噴式增長,餘額一度破10萬億大關,達到10.02萬億。今年前4個月也增勢不減,僅4個月就淨增1.5萬億,總餘額高達11.13萬億,這與保本型理財產品以及非保本型理財產品低迷和萎縮的漲勢形成明顯反差。不難看出,保本型理財產品投資者轉移到結構性存款的比例應該不小。
但是,結構性存款要完全取代保本型理財產品,仍然還有一定差距。在近期的監管會議中,個別銀行巧借“假結構性存款”之名,實則搞高息攬儲再次受到點名,後期監管將更加嚴格。假結構性存款,主要有兩種表現:一是發行銀行根本沒有金融衍生品交易資質,而真實的結構性存款底層掛鉤資產為金融衍生品,沒有資質就無法交易,沒有衍生品交易的結構性存款,肯定不是真實的結構性存款;二是期權觸發機率不真實,即投資取得最高收益的條件被銀行故意調低,使投資者更容易獲得高收益,這種人為因素實際上有規避監管之嫌,這些都是今後監管整治的重點領域。因此,在未來一段時期只有更加規範,資訊披露更加透明的結構性存款才能被投資者認可和接受,也才可能真正取代保本型理財產品。
-
4 # 財經者思
本金無風險,收益穩定且較高的理財產品,一直是受到市場普遍的追捧!而隨著資管新規、理財新規的先後釋出,理財產品打破剛性兌付已經成為一種共識,因此,結構性存款作為保本理財的“最佳”替代品,開始受到市場更多的關注,也成為銀行緩解存款端壓力、吸引儲戶的重要工具之一!
結構性存款規模大幅度上升據相關資料顯示,截止2018年12月31日,中國商業銀行結構性存款餘額為9.62萬億元,較2017年增長2.66萬億,增幅38%。其中,個人結構性存款餘額為4.28萬億元,增幅高達54.51%。
可見,銀行保本理財打破剛兌後,個人客戶對於結構性存款的追捧,達到了何種的程度!而結構性存款產品,也“不負眾望”,已經成為了銀行保本理財的最佳替代品!
結構性存款的組成特點,可以達到“保本”的效果要知道,結構性存款大抵是由“存款”+“金融衍生品”兩部分組成的。其本金是否虧損、最終收益的高低,主要取決於產品中金融衍生品的佔比是多少!
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說,A款結構性存款產品,採用“96%存款+4%掛鉤A股指數”的結構模式,如果存款部分利率能超過4.26%以上,那麼此產品就能達到“保本”的效果,即便是衍生品部分全部虧損完,本金也不會受到任何的損失!
而B款產品,採用“80%存款+20%外匯指數”的結構,理論上來說,本金就有可能會面臨一定的虧損,但相對而言,預期收益也要高很多!
-
5 # 立馬財經
保本理財越來越少,結構性存款能成為替代品嗎?
保本理財的減少是因為資管新規的釋出。
資管新規總結:1、公募基金不得進行份額分級。2、銀行不能發保本理財。3、券商、銀行理財,信託全部打破剛兌。4,當發生風險時,任何機構不得墊資。5,私募基金門檻個人投資者將從100萬提升到500萬,機構投資者提升到准入門檻1000萬。5、銀行理財+私募基金模式全面停止。6、保險資管非標占比不超過30%。
那麼,銀行保本的理財的就已經死亡了。
但結構性存款可以繼續。未來,具備衍生品交易資質的銀行會加大結構性存款發行。2018年前4個月,結構性存款發行量大幅度增長,主要是為了突破存款上限的假結構性存款增長迅猛。未來央行很可能加快存款利率市場化步伐,放開利率自律定價機制對存款利率上浮的倍數限制,從而大額存單會分流一部分當前保本理財的需求。
目前銀行理財規模是30萬億的水平,保本理財是7萬億的水平。資管新規規定,金融機構不得開展表內資產管理業務。而保本理財其實就是商業銀行表內理財業務,表內理財業務是表內資產管理業務,這樣按照資管新規的規定未來保本理財可能要消失,銀行不能做保本理財了。
這塊我們覺得可能會對一些銀行造成影響。所以今年在存款增長比較困難的情況下,部分股份行加大了保本理財的發行力度,因為保本理財是納入存款的核算,可以做高存款基數。
目前,保本理財規模有七八萬億,個別銀行是有四五千億,未來保本理財不讓做了可能對部分銀行負債造成較大影響。
什麼是結構性存款銀行結構性存款產品,是指由銀行透過在存款基礎上嵌入金融衍生交易(包括但不限於期權、調期、遠期等)而設計的一種產品,存款人(投資者)透過購買結構性存款產品可以使存款收益與匯率、貴金屬價格、利率、股價等特定金融指標掛鉤,在承受一定風險的基礎上有望獲得較高收益。
結構性存款的設計一般為“存款+期權”,基於嵌入的衍生品工具可劃分利率、匯率、商品、股票、信用等掛鉤型產品,形成“低風險低收益+高風險高收益”資產組合。能在保證最低收益的前提下,獲得博取額外收益的機會。
簡單來講,結構性存款到期本息 = 100%本金+產品說明書約定的條件收益。
回覆列表
保本理財存在不透明度,本著人性的弱點,多少存在一些營銷不合法類的案件發生,導致中國金融領域市場的插邊球類案件發生,框架結構理財是透明度高,風險與收益正確理解的一種理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