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黑先生1998
-
2 # 羅德咪
在這個世界上,無論你有多大多強,想改變美帝維持了半個世紀的世界秩序,你將碰的頭破血流。俄羅斯就是這樣一個國家,普京上臺以後就想打破美國製定的世界秩序,發動喬治亞戰爭嚐到一點小便宜後,不擇手段的又強行佔領了克里米亞,這是觸動了西方發達國家的底線。所以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發達國家聯手對俄羅斯發動的圍剿式的制裁,幾年的制裁使俄羅斯奄奄一息,苦不堪言,已經到了完全破產的地步。下一步以美國為首的世界發達國家將讓普京的野心成為泡影,普京的俄羅斯再次偉大的夢想將破爛不堪,直到俄羅斯最終再次解體。
-
3 # 閒看秋風999
不光是西方國家,還包括它自己原來的小兄弟。
有一個詞叫做“大國沙文主義,也就是大國主義。通俗講,就是一種“大民族主義”的延伸。具體講就是國際關係中較大的國家對待較小的國家所表現出來的沙文主義傾向。
主要表現是什麼呢?不尊重對方的獨立平等地位,而是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人,甚至粗暴干涉對方的內政,侵犯對方的利益,損害對方的主權。
“沙文主義”一詞的來歷是這樣的:1815年法國士兵有一個叫沙文的,他狂熱擁護拿破崙一世,宣揚擴張主義,鼓吹本民族利益至上,煽動民族仇恨,主張征服和奴役其他民族,建立大法蘭西帝國。
那麼,再看看蘇聯是如何對待自己的加盟共和國,如何對待東歐集團中其它國家 就知道什麼是大國沙文主義,俄羅斯為什麼處處受孤立,不招人待見的原因了。
比如,還是在蘇聯時期,匈牙利、南斯拉夫等東歐集團國家就因為自己堅持要走自己的路,最後惹怒了克里姆林宮,前者直接派坦克鎮壓,後者多少年都不來往了。
不干涉內政,尊重領土完整,這本來就是國際關係最基本最核心的原則,但是蘇聯仗著自己霸主地位,粗暴加以干涉,所以才有後來蘇聯解體,東歐集團國家紛紛倒戈的範例。
除了集團中的小兄弟,俄羅斯連加盟共和國也不放過。比如現在眾所周知的烏克蘭,在蘇聯時期,烏克蘭公民就是聯聯邦共和國裡面的二等公民,烏克蘭語被禁止使用,必須用俄語。
就是現在在俄羅斯內部也是一樣——欺軟怕硬,比如車臣領導人可以和普京稱兄道弟,聯邦政府政策優惠;而車臣的鄰國,印古什,也是俄羅斯聯邦的成員國,但是卻處處不如車臣。
老百姓過日子都知道的,最簡單的常識,一碗水要端平;手心手背都是肉。如果厚此薄彼,用大民族主義,大國沙文主義來處理國際關係,到後來當然是孤家寡人。
-
4 # 江淮聖手
蘇聯解體已有多年,世界早已千變萬化,但沒有變的是美國自始至終將俄羅斯當作前蘇聯,一以貫之採取敵對態度施以制裁和孤立,導致莫斯科一直處於困難重重狀態。
那麼,對於俄羅斯被西方國家孤立的境遇,該如何看待?我們又能從中得到哪些啟示呢?
首先要探究一下美國對俄採取孤立政策的緣由,只有分析出所以然來才能獲得有益的啟迪。
早在蘇聯時期,美國就將其實行的共產主義視為洪水猛獸,生怕資本主義有朝一日垮臺,故而不惜採取一切代價進行破壞,還有意加強軍備競賽來拖垮蘇聯。
果然不出所料,東歐劇變後,蘇聯也四分五裂。美國緊接對俄羅斯周邊國家進行拉攏、腐蝕,並派駐軍隊,以構成合圍之勢。
在此背景下,就連前蘇聯加盟共和國友邦喬治亞、同族兄弟烏克蘭都與俄羅斯反目成仇,迫使莫斯科採取行動予以反擊,而這正好成為美國進行經濟封鎖的藉口,使得俄羅斯經濟更加雪上加霜,而周邊的鄰國愈發對其敬而遠之。
而俄羅斯單一化的資源經濟又被美國牢牢抓在手心,這樣一經制裁便如“屋漏偏逢連夜雨”,苦不堪言。幸好俄羅斯的國防力量堅如磐石,否則很難想象不被美國搞垮。
基於上述認識,鄙人認為,如果俄羅斯在蘇聯解體之時,以經濟為抓手,軍事建設為輔助,努力將國家的綜合實力搞上去,並努力搞好與周邊鄰國的關係,對需要幫助的國家施以援手,以穩住人心,同時開展與西歐國家的友好合作,以瓦解其與美國的同盟關係,這樣美國對俄孤立便力不從心,也就等於粉碎了孤立圖謀。
好在俄羅斯經過長期風雨的洗禮依然不倒,未來還能有機會重鎮旗鼓,將失去的再奪回來,而美國也在不斷衰朽,聯邦政府關門便是有力證明。把握大勢走向,定然有所作為,俄羅斯還是有希望的。
回覆列表
俄羅斯被西方國家孤立給了我們什麼啟示?西方圍堵俄羅斯,除了東西方聯盟本身的利益衝突外,還有俄羅斯行事風格過於張揚的原因,更有俄羅斯對周邊小國盛氣凌人的態度不受歐洲國家待見的原因。俄羅斯作為一個大國卻遭受如此境遇,這對我們來說有什麼啟示呢?
俄羅斯軍隊進入克里米亞
首先,要尊重別的國家的主權,無論對方國土面積如何,實力如何,都應當一視同仁,只有尊重別人,別人才能尊重自己,俄羅斯在這方面做的並不好,也因此吃了不少苦頭。2014年,克里米亞州先是經過公投單方面宣佈從烏克蘭中獨立出來,再是未經過烏克蘭政府的允許進行全民公投併入俄羅斯,而俄羅斯也很“實誠”,二話不說就把軍隊開進了克里米亞。俄羅斯對此給出的理由是克里米亞曾經屬於蘇聯,現在就應當屬於俄羅斯,這個邏輯是典型的靠實力說話,根本沒有把烏克蘭放在眼裡。不過,西方國家可不管,他們認為烏克蘭“養”了克里米亞這麼多年,克里米亞早就是烏克蘭的一部分了,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就是不對。於是美國領著其盟友直接對俄羅斯進行了長達幾個月的經濟制裁,讓俄羅斯吃盡了苦頭。
北方四島
其次,要言之有理且言而有信,不能把談問題的態度搞的模稜兩可。先說北方四島的問題,日本政府“低頭哈腰”地和俄羅斯談了一年,但在安倍晉三每次都感到最有希望的時候,俄羅斯總是來一個態度大轉變,儘管日本政府一直還是很誠懇的在談問題,但是俄羅斯的做法大家都看在眼裡,這樣下去很少會再有國家敢輕易的去找俄羅斯談判。再說,俄羅斯與白羅斯的矛盾,就拿天然氣運輸稅舉個例子,俄羅斯賣給歐盟的價錢高但運輸稅低,而賣給白羅斯的天然氣價錢低但運輸稅高,白羅斯根本搞不清俄羅斯到底是什麼意思,以至於在一場經濟會議中白羅斯總統盧卡申科與普京為此事起了爭執,場面一度尷尬。
盧卡申科與普京
最後,俄羅斯確實也有值得借鑑的地方。俄羅斯雖然經歷了數不清的制裁,但俄羅斯靠著自己的方式走了出來,儘管俄羅斯的方式不適合別的國家,但俄羅斯用行動告訴我們堅持是最重要的。而且,俄羅斯也幸虧是在這一過程中選對了建交物件,與中國建交是俄羅斯最正確的選擇,不得不說這一決策卸掉了俄羅斯肩上不小的壓力。總的來說,俄羅斯能從那些西方國家的包圍圈中挺過來自然有它自己的“過人之處”,但俄羅斯身上確實也有許多缺點,對此我們不僅要及時提醒,也要防範自己不要犯相同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