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174612888628

    自私貪婪的事不做

    高調張揚的事不做

    尖酸刻薄的事不做

    惡話不說

    閒話不說

    怨話不說

  • 2 # 使用者231250135297

    三種話不說

    彎彎繞繞的話,不說

    曾國藩曾說過:“凡與人周旋,若無真意,則不足以感人。”

    意思是說,與人交談,即使再好的口才,若沒有真情實意,都不足以說服他人。

    厚道之人,首先在說話上,就沒那麼多彎彎繞繞,雖也並非傻愣愣地直來直去,但必定開門見山、簡潔明瞭,且誠意滿滿。

    但生活中,總有一些人,或者是性格使然,或者是環境使然,說話總是“山路十八彎”,讓人既摸不著頭腦,也想不明白內涵,因而總有一種被“套路”之感。

    老子說:“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

    做人厚道,說話就要實在。比起把時間浪費在彎彎繞繞上,不如開誠佈公、把握好重點和分寸,如此反而事半功倍,讓人心悅誠服。

    試想一下,憑“三寸不爛之舌”遊走於各國的張儀,如果只是巧舌如簧,而沒有絲毫的誠意,又怎麼能說得通君王諸侯,成為攪動風雲的重要人物呢?

    陰陽怪氣的話,不說

    曾國藩有一句話,說的是:“無故而怨天,則天必不許;無故而尤人,則人必不服。”

    意思是說,一個人如果沒有緣由的成天怨天尤人,只會徒遭他人的白眼。

    而生活中,有太多人都習慣於怨天尤人,更習慣於對他人冷言冷語、陰陽怪氣,哪怕別人對你是一番好意,就彷彿自己所有的不如意,都是他人的過錯。

    《了不起的蓋茨比》中有一句話:“批評別人的時候,請記住,不是所有人都經歷過你經歷的東西。”

    同理,一個人的高貴、優秀,更加不體現在對人的陰陽怪氣上。別忘了,還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今天的我你愛答不理,明天的我你高攀不起。”

    厚道之人之所以能受到眾人的喜歡和尊敬,正是因為他們總是與人為善,從不對人陰陽怪氣。

    因為他們深知,芸芸眾生,每一個人、每一個生命都值得被尊重。

    尖酸刻薄的話,不說

    《增廣賢文》裡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說出去的話,如同潑出去的水。你永遠不知道,自己無意間的一句話,會給別人帶來怎樣的影響。

    瀋陽市曾經對少管所孩子的犯罪根源做了一個調查,結果讓所有人大吃一驚:一半以上孩子的童年都遭受過父母的精神虐待。

    一個16歲的男孩說,“我12歲的時候爸媽就離婚了,我媽從來沒誇過我,每天罵我豬腦子,廢物。”

    人們時常會把語言的殺傷力掛在嘴邊,卻又總是話到嘴邊衝口而出,而在瞬間忘記了所謂的“語言殺傷力”。

    厚道之人,也並非有多強的自制力,而不過是用設身處地的共情代替了衝口而出的衝動,說到底,這份共情,是內心的善良使然。

    因為他們深知:說者無意,聽者有心。

    不說尖酸刻薄的話,是對他人最大的善意。

    2

    三件事不做

    薄情寡義的事,不做

    孟子說:“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地”,意思是說,為人處世不能愧對天地,不能愧對自己的良心。

    不愧對天地,不愧對自己的良心,就不能做薄情寡義之事。

    俗話說:“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一個人活在這個世界上,從來都不可能“單槍匹馬闖天下”,一路上的風雨兼程總有需要別人扶一把、拉一把的時候。

    因此,人,該講的感情得講,該報的恩情得報,反之,一個人若太過薄情寡義,也不過是苟活於世的一具行屍走肉。

    俗話說:“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厚道之人,從不做薄情寡義的事。

    厚道之人,總是能將這幾句話放在心裡:

    貧窮時,不忘雪中送炭的人;富貴時,不忘一起打拼的人;困難時,不忘鼎力相助的人;有事時,不忘跑前跑後的人。

    薄情寡義之人,天也會嫌棄;知恩圖報之人,誰都願意相幫。

    表裡不一的事,不做

    孔子曾說:“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

    人與人之間,的確是有差距的。有的人,外表強大,內心軟弱;有的人,“縱然生得好皮囊,腹內原來草莽”……

    但無論怎樣,表裡不一、陽奉陰違,都是為人所不齒的行為。

    做人做事倘若有面具,或許會掩蓋一時,但卻掩蓋不了內心。

    因此,不如少點套路,多點真誠,摘下面具,坦坦蕩蕩、光明磊落,言行一致、表裡如一,才能經得起風雨,才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人生如戲,最好的演技莫過於本色出演。否則,就是勞累了自己,攪擾了別人。

    而偽裝一旦被別人戳穿,更會遭人厭惡與唾棄。

    損人利己的事,不做

    人性的本質是趨利避害,表現於行為上就是利己主義,追求個人利益的最大化。

    但太過於極致的利己主義,乃至損人利己,則往往適得其反,因為害人者的結局常常是“以害人始,以害己終。”

    《老子》中說:“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其實講的就是:待人之道,精明不如厚道。

    曾國藩也說:“天下之至拙,能勝天下之至巧。”

    《紅樓夢》中,論精明,誰也比不上王熙鳳,但是結果呢?“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

    所以,做人不必太精明,太會算計的人,往往會失去很多東西。人也不能總想著佔盡天下便宜,不要說天下的便宜是根本佔不盡的,更重要的是,便宜佔多了,早晚會吃大虧。

    所謂“小勝靠智,大勝靠德”。寬厚待人,方能走得長遠。而且,人生不過如此,何必斤斤計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but的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