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菱形一角

    《聊齋志》是清朝著名小說家蒲松嶺先生的短篇大作,後來被列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其內容字字珠璣,篇篇精彩,寓意深遠,耐人尋味。講的大多都是人鬼相關的故事,尤其是讀完《畫皮》,更能讓你覺得毛骨悚然。畫面中一張猙獰的罪臉,披上美麗的人皮,扮成妖豔漂亮可愛的美女,到處使展種種騙書技能,以達其剖腹掏心吸血之目的。"畫皮"後來被一"道士"識破,一劍之下最終顯出原形。

  • 2 # 蔡員外1979

    我最喜歡聊齋之張鴻漸。

    這部書篇幅較長,播講這部評書的王玥波也講得非常精彩。

    題目是張鴻漸,個人以為突出的主角應該是張鴻漸那美而賢的妻子方氏。

    原文一開篇,就將張鴻漸推向了風口浪尖,幾個秀才聯名要“上訪”,告倒一手遮天的縣太老爺。

    張鴻漸是“公知”中的姣姣者,能夠以德服人,又精通法律,又有文采。可能私下裡還會寫一些揭露社會現狀,甚至於誇大現實,揭露陰暗面的文章。

    就是一味的跟當時的“和諧社會”主流意志相違背的那麼一個人。

    但是,平時小打小鬧沒什麼,“政府”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什麼查水錶,跨省,這些都還只是傳說。

    真到要跟當地的以“政府”面目自居的黑惡勢力作鬥爭時,一聽聞,張鴻漸是投訴狀的主筆捉刀之人。其妻方氏就說了這麼一翻話:

    大凡秀才作事,可以共勝,而不可以共敗:勝則人人貪天功,一敗則紛然瓦解,不能成聚。今勢力世界,曲直難以理定;君又孤,脫有翻覆,急難者誰也?

    今勢力世界,曲直難以理定!

    你張鴻漸無權無勢無錢無人,你憑什麼跟人鬥?

    憑著一股子書生意氣?憑著一腔熱血?

    方氏直言:知識分子是臭老九,百無一用,成了人人自誇,互相捧著來,年兄年弟熱乎,敗了,紛然瓦解,根本團結不起來!

    最沒有力量的就是知識分子!

    這個話,過了三百多年後,另一個偉人發出同樣的感慨。

    這裡,方氏跟偉人站在同樣一個高度,

    張鴻漸當然得聽,“服其言,悔之。”

    後來,果然,眾秀才以“結黨被收”。何為結黨?說白了,危害社會公共安全罪。

    有權有勢,黑即是白,白即是黑,感冒了,就得白加黑!

    無權無勢,再有理也妄然。

    這就是“勢力世界,曲直難以理定!”於今亦然!當然,現在相對還好點,資訊時代,資訊的快速傳播對為黑暗勢力代言的權力機構還是有一定威脅的。

    聊齋故事的發展,當然會引出來鬼怪。張鴻漸也是如此,逃亡路上遇見了狐仙施舜華,

    有關施舜華的情節,個人以為落了俗套,就是類似於受到了“外來勢力”的資助,最終“非我族類”云云,我們還是要抱著愛國家愛人民,愛我中華,不為顛覆勢力所惑的這麼一種心態。這裡重點展現了蒲翁的民族主義氣節,家裡再窮,我再落魄,但我是人,你是狐。人狐殊途,我活下去的目的還是為了妻兒團聚,乃至於除暴安良。跟狐過一輩子,衣食無憂,但終歸不是我要的生活!

    這是氣節!

    張鴻漸在狐仙的幫助下最終還是回來了,但回來就殺人!

    殺的還是欺侮自己妻子的小流氓!

    這殺人的制度!

    玥波在這裡解讀為:一個人過慣了優越的生活,說慣了上半句,不用再講下一句的“上位者””一經受到比自己地位還低的人的無理欺凌,就敢於動刀殺人。確實也有一定道理!

    但蒲公在此曲筆聊聊數言,關鍵還是在控訴這吃人的“勢力世界”,你在那頭好好的,一經回到這現實世界,就讓這個向來“以理服人”的人去動刀子殺人,這是什麼世界?

    更重要的還是要突出方氏的明世理的一面來。她在張鴻漸砍殺了流氓後說了這麼一句話:

    “事已至此,罪益加重。君速逃, 妾請任其辜。”

    流氓上門來,調戲孤兒寡母,被我殺了,這個算正當防衛,沒有多大罪,我來頂,你快快逃走便是。

    張鴻漸不答應,大丈夫氣概暴滿,只求一死。

    兩相比較,張鴻漸顯然又比不了其妻方氏的冷靜和應對事情的方式,態度。

    最後,又是外來勢力施舜華插手救了張鴻漸一命,並且徹底拋棄了他。張的“綠卡夢”也就終結了,只能一心一意經營他的“中國夢”:在異地他鄉隱姓埋名,開學館,育人子弟,也有小成。

    十年後,聽說政策放開了,就又偷偷跑回去見方氏。

    這裡又有一個情節,褒揚方氏:等張鴻漸進門後,她高聲道: 都中少用度,即當早歸, 何得遣汝半夜來?”

    你想想,夫妻十年未見,魂牽夢繞,她不哭也不笑,卻平白說一句,假裝是兒子回來了的話,以便混淆視聽,保全自己和丈夫。小心到這般程度,也是醉了……從另一側面反映方氏為人的謹小慎微,心細如髮的性格特點。

    尤其是張鴻漸在外十年育人子弟,方氏同樣把兒子教育成人,甚至還中了孝廉。

    更關鍵的是,這個中孝廉的兒子還結交了權貴,最終透過權貴才將案底給消了,得以父子同歸鄉里。

    勢力世界, 寧鬼狐亦不得伸張 唯以勢力而論。

    蒲翁此篇聊齋,當合尼采之權力意志論。

    尤嘆方氏之智慧絲毫不遜於施舜華,於今日眾公知比,又若何?

  • 3 # 敬亭紳士

    只要是諷刺官場的都很精彩,有一個故事講了一個鳥化成的公子諷刺貪官,其中有一句“所謂為何人:洪武朱皇帝,所持何物:持一劍,所言何事:曰:貪官剝皮”,(白言自寫的,大意講了原來文言的內容),當時看到的感受: 1. 反清復明,蒲老膽子好大; 2. 看來蒲老最近科舉又不順,又被官僚欺凌; 3. 那個公子原型是個鳴叫起來眾人都覺得不詳的鳥,在文中蒲老評之“何異鳳鳴哉”,而且是且笑且走後飛去,覺得姿態好瀟灑... 話說蒲老有篇文中有句評論:黃狸黑狸,得鼠者雄,驚我一跳!原來在小平爺爺的名言的原型在這裡..

  • 4 # 善眾文玩收藏

    蒲松齡的故事大多取材自當世傳說和古代典籍,再經妙手加工而成。因此具有“三分寫實,七分虛構”的特點。

    每則故事,尤其是有文末有“異史氏曰”的故事,都有較高的文學、思想價值。我覺得可將其中價值按虛實兩個層次來分析。

    以高中語文教材收錄的《促織》為例。成名一家因蟋蟀而近乎家破人亡的劇情是寫實的,兒子死後化成無敵小蟋蟀打敗鬥雞幫成名名利雙收的劇情是虛構的。因此寫實的部分是百姓們的真實經歷,虛構的部分是蒲松齡美好的幻想。小說中有神助的主角能喜劇結尾,現實中遇不到神技的百姓只有悲劇收場。蒲松齡的現實批判的目的就能如此曲折地表達。

    《畫皮》亦如此。“除鬼”和“神蹟”的劇情是虛構的,代表著美好的祝願。唯有“色誘”的劇情是寫實的,是現實中可能甚至經常會發生的,這部分就代表著主旨——戒淫戒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新手選股進退兩難,績優股一潭死水漲停股引數嚇人怕跳水,應該如何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