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郭偉峰23
-
2 # 面癱科張大夫
我在臨床工作十多年,一直治療面癱,面癱分為中樞性面癱和周圍性面癱。貝爾面癱屬於周圍性面癱,此病中醫認為越早治療恢復越好,急性期神經水腫,一定要及時,快速。主要針風池,百會,頭維,陽白,四白,太陽,頰車,下關,合谷,地倉,翳風穴。
-
3 # 大家針灸
急性期7天內不要針面部。遠端為主。合谷,解溪,風池平補平洩,耳尖放血。7天后可以針面部。大部分患者1個月內可以痊癒。急性期建議結合西藥治療。預後會好些。
-
4 # 針道至簡
針灸治療首先從中醫來說,介入的越早越好,但是對於面癱的認識和了解就因人而異了,手法,刺激量,取穴都是不同的,重在分期分型治療,再結合西醫的面神經解剖就更好的去針灸,為何這麼說呢?因為面神經分佈區域,管理的面部肌肉有所不同。面神經損傷的部位不同時,會出現不同的症狀。針灸治療面癱可以根據它所出現的症狀有針對性的選擇穴位,而不是固有的選擇那些常用的穴位。還有面神經分佈的深淺,可以根據症狀來進行分析,面神經的走形,從腦幹出來之後,接下來就是膝狀神經節,再向後就分為蹬骨肌神經和鼓索神經,蹬骨肌神經主要是負責聽覺和耳後及耳道內的感覺,鼓索神經主要是腮腺,唾液腺分泌,耳前感覺,自己舌前三分之二感覺。所以,當出現各種症狀時可以參考傷及部位的深淺,判斷疾病的預後是否良好。
再次就是根據病位深淺來有針對性的選穴,配穴,這種才能做到心中有數,手如握虎,療效俱佳!
-
5 # 心想事成36242244
分享最近一面癱病例,來自澳洲的一位大姐,專程來我這裡做針灸,當時面癱發病一週左右,發一下針灸前後的拍照對比~~~
-
6 # 進取16127558944
根據臨床所見,單純的(周圍型面神經麻痺)多是感染所致。在發病的一週內不易針灸,有加重感染及治療難度的現象,筆者接觸過很多這個現象。
-
7 # 人針合一丶
印堂穴
陽白穴
太陽穴
四白穴
迎香穴
地倉穴
頰車穴
承漿穴
顴髎穴
翳風穴
合谷穴
-
8 # 煤炭總院耳鼻喉李醫生
面癱後的患者多久才開始針灸主要根據患者自身的病情而決定,不能一概而論,大部分的患者在完全確診,臉部沒有感覺之後的3個月內透過針灸、推拿、火針等方式進行理療,對患者有比較明顯的效果,可以讓患者恢復健康。主要針灸合谷、太陽、陽白等穴位,不過患者在恢復以後也要根據自身的情況治療身體原有的疾病,防止原疾病沒有完全治療成功,後續再次出現面癱等後遺症,同時也要積極做好防護工作,患有面癱的患者需要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決定理療的時間長短。
-
9 # 李健東
面癱的常規治療有針灸治療這一項,在確認病症之後就可以進行針灸治療。針灸的穴位是需要根據面癱的部位來確定的,面部的穴位有印堂穴、陽白穴、四白穴、迎香穴、地倉穴這五個穴位均為對稱穴位,還有承漿穴、魚腰穴、顴髎穴、下關穴、頰車穴等穴位。常用治療穴位有四白、風池、陽白、合谷、攢竹、地倉、翳風、夾車、太沖等。面癱進行針灸治療需要有專業的針灸醫生進行操作治療,患者切勿自己摸搜進行針灸,針灸需要找準穴位,注意針灸時的力度這些都需要專業人員進行。
回覆列表
面癱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急性非化膿性面神經炎,曾稱之為貝爾面神經麻痺。可導致面部表情麻痺、額紋消失、閉目不緊、同側鼻唇溝變淺、口角偏向對側、鼓腮漏氣等症狀。發病後就可針灸,針灸的主穴:地倉、太陽、陽白。備用穴:翳風、人中、合谷。治法:地倉可透頰車,眼不閉合時可陽白透魚腰,針合多能閉合。此病急性期應盡力逆轉面神經麻痺,需綜合治療:西藥:三磷腺苷,每次20mg,口服,每日3次;潑尼松,每次30mg,頓服,每日早晨1次;地巴唑,每次20mg,口服,每日3次;維生素B1,每次100mg,口服,每日3次;維生素B12,每次100μg,口服,每日3次。中藥:牽正散加減:制白附子10g殭蠶10g全蠍10g川芎10g羌活10g夏枯草30g葛根20g地龍15g赤芍15g丹參20g白芷10g蜈蚣3條;上藥煎水2次,分3次餐後半小時溫服;每日1劑,連用20天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