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湖心雲雪

    不想被別人影響,就得有強大的心裡素質。

    記得表嫂給我見過自己的事情:表嫂是二婚,帶著孩子嫁給了表哥。以前她跟那個男人受盡了委屈,還沒處訴。後來她的一個朋友告訴她,要想不生氣,就得學會氣人。那個朋友說,不要在生氣的時候不吃飯、不睡覺,那是在糟踐自己。你要在和他吵架的時候,端著大碗邊吃飯邊和他吵架,即使睡不著,也要打著呼嚕裝著睡得很香……

    表嫂說,自從月了這個辦法後,每次吵架都她贏。後來,那個男的看是氣不走她,還是走上法庭和她離婚了。

    其實我是想說,要想別人不影響你自己的心情,最好不要起衝突。分開一會,給自己時間冷靜;或者找個貼心的朋友,唸叨唸叨,分散一下注意力;這樣對自己對別人也有個緩衝的時間就好了……

  • 2 # 悟空李Lee

    蔡康永說高情商就是要做自己情緒的主人。被別人牽著鼻子走,是任誰都不願意的。可是現實中我們還是免不了有被別人牽制的時候。

    一個挑剔的上司,一個奇葩的同事,兩個不聽話的孩子,一個服務態度差的服務員,都能在不經意間左右我們的情緒。

    我們不是自己情緒的主人,主宰我們情緒的是那個挑剔的上司或者那個態度差的服務員。有時候“他們”有意操縱我們的情緒;有時候,他們並非有意為之,但我們還是雙手抱胸,充滿戒備,生著悶氣。

    有時候,操縱我們的甚至不是一個人,而是一件事兒,一個變化、一個潛在的危機、一種不確定性,都能成為我們情緒的操盤手。

    這些人這些事兒是如何登堂入室,堂而皇之地主宰我們的情緒的?《我的情緒為何總被他人左右》中給出瞭解答。這本書中沒有高深晦澀的理論,也沒有狗血的心理劇,更不是膚淺的心靈雞湯。而是一本滿滿乾貨的使用指南,教你在被人和事操縱情緒時,如何自救。

    致命四人組

    世上有四種略帶神經質的感覺,在任何時候,如何不幸有了其中一種,那就無法遊刃有餘、淡定優雅地面對局面,也就是所謂失了體面。

    第一,過分煩躁,或許是對自己的表現不滿,也或許是因為對截至時間的焦慮,但是如果有了這類情緒,說明你已經失去了對情緒的控制。

    第二,過分生氣,工作中同事的不配合,生活中伴侶的不合心意,服務員的惡劣態度,對這些,你被激怒,變得說話刻薄,甚至進行人身攻擊。那麼,你正在過分生氣。

    第三,過分抑鬱,現在人都喪,好像變成了一種流行。但是過分抑鬱或者無精打采,你將會一事無成。喪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失戀、失業,也可能因為對喪本身的無能為力而變的更喪。這些時刻,你都在被他人左右。

    第四,過分內疚負責任是種美德,但就像人善被人欺,美德有時候會被別人用作操縱你的工具。孩子打架鬥毆,你覺得他有情可原,因為是自己的離婚帶給了孩子傷痛。被他人操縱,就無法正確做出判斷。

    煩躁、生氣、抑鬱和內疚,這四種情緒本身無可厚非,人有三情六慾,情緒的流露是正常而且是有利健康的。但是加上“過分”二字,就變成了致命的傷害。

    過分有個界限,界限在哪裡,其實你心裡最清楚。發火的時候有人輕叩你的肩膀,善意地提醒“你是否反應太過了?”,你搶白道“關你什麼事兒?”。這時,你心裡明白自己已經反應過激了,只是嘴上不願意承認罷了。

    誘因ABC’s

    我們周圍有上百萬潛在的誘因。我們的“使命”——如果真是當成使命來看的話——便是按自己的意願切斷我們與這些誘因的聯絡。這樣的話,除非我們開了綠燈,否則,這些誘因不能對我們為所欲為。我們沒必要逃開或躲藏,或玩什麼“棍子和石頭會打斷我的骨頭而起個外號又絕不會傷到我的心靈”的遊戲。我們可以不失冷靜地,直接恰當地對付誘因。

    A’s代表我們日常遇見的具體的人或事(誘發性事件),這些人或事能刺激到我們。C’s代表我們的感受和行為。

    (在A處)你有個重要的約會,但是開車過去的路上,遇到了堵車,雖然不是停滯不前,但移動非常緩慢。隨著遲到的可能性越來越大,你開始越來越焦躁(你在C處的感受),接著你不停變道試圖更快一些,也可能痛斥其它司機的車技(你在C 處的行為)。

    是什麼導致了C’s的發生?絕大多數人相信是A’s直接導致了C’s的發生。焦躁是因為堵車;家長生氣是因為孩子頑皮;懟服務員是因為服務員態度太差。雖然看上去貌似很合理,但這些其實並不是真相,別人的做法並不能直接導致我們的感受。

    這裡面有個很重要的點被忽視了,那就是B’s - 對誘發事件的思考。對具體的人或事情的思考方式決定了我們對誘發事件做出的情感和反應,也決定了我們是否會被誘發事件牽著鼻子走。

    我們現在要鄭重其事地宣告這一點:要想不受制於人和事的一條重要原則是,在A處發生的事是否真實不重要,你在B處的所思所想才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你在C處的感覺和行動。

    堵車導致可能遲到,這件事情本身並不會傷害到我們,真正左右我們情緒的是我們對遲到這件事情的擔心。因為很重視這次約會,我們認為約會遲到會影響對方對自己的印象,所以越想越焦躁。反過來,如果這次約會我們本來就不願意去,一樣是堵車,事情沒有變,但是我們卻會聽著音樂哼著歌一點點在車流裡移動,而不是焦躁和生氣。

    誘發性事件本身並不具有攻擊性,賦予它們權力和能力的是我們對它的思考。認清了這一點,我們就能有的放矢,奪回自己情緒的主權。

    不被他人左右情緒,也不被他人左右人生

    他人能左右我們的情緒,並不是他們無所不能,而是我們的思考給開了綠燈,讓他們趁虛而入。而理性的思維為我們鑄造了銅牆鐵壁,讓他人再無可乘之機。

    《我的情緒為何總被他人左右》中的思考方式,不只可以幫我們掌握自己的情緒,也提醒了我們可以自己選擇生活的意義,而無需他人來左右。

    這也才是真正的做自己:掌握自己的情緒,也賦予生活自己想要的意義。

  • 3 # 遊走的小饅頭

    在自己特別在意的人面前是絕對不可能做到不被他牽著情緒走。當一個人可以影響你的情緒,這個人在你心裡一定有一定的位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鴿子散養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