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踏火逍遙說魚
-
2 # 千山雪資深金魚玩家
混養金魚大有講究,行動快速的的草金魚最好不要獅子頭金魚或者珍珠金魚混養,本人認為琉金虎頭龍睛可以混養在一起,獅子頭金魚和珍珠蘭壽混養無妨,水泡眼最好單養。此外,飼養金魚所用的自來水必須放置兩天以上,如果自來水用增氧泵打氣,半天過後就可應用了。養金魚應少食多餐,別一次喂太飽了,飼養金魚密度儘可能的小一些,寬水養大魚。另外,養金魚別忘配備過濾泵,全天侯開啟為上,不定期清洗過濾棉,當然別忘了適當地換一部水,養金魚換水是必須的,但不能太勤快.....
-
3 # 養魚老道
關於金魚的搶食問題,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混養不當。我印象當中,金魚裡搶食速度較快的品種有鶴頂紅,獅子頭,硫金等,象水泡啦,珍珠啦,蝶尾啦,是永遠也搶不過他們的,另外,沒有背鰭的小虎頭,搶起食來也很快的。
所以說,象這種情況下,不能搶食或者遊速較慢的品種是肯定要吃虧的。而且,不單是搶食那麼簡單,有可能還會給弱勢品種造成傷害。
記得我家中以前養的硫金,鶴頂紅,虎頭,龍睛,獅子頭等個體較大的金魚,又買了幾條硫金,結果這幾個硫金放到哪個缸裡都不行,都會攻擊其他的品種。最後只能把硫金單養,鶴頂紅和獅子頭並缸,虎頭一缸,龍睛一缸。虎頭和龍睛倒可以混養,但觀賞效果又不好看。
至於如何養嘛,水質,氧氣,餵食,Sunny或者燈光缺一不可。必須有寬大的水體或者強大的過濾,定時定量的去換水餵食就可以了。
-
4 # 糊里糊塗不聰明
頭爆,眼大,型正,背高,尾分,左右對稱。
具體還是要看品種的,就象頭爆指獅子頭一類魚,而鶴頂又不能太爆,以爆成正方形,四周沒,而色白為上品。而眼大指龍睛,別的品種,也不一定要眼大。
-
5 # 魚病研究僧
怎樣選好金魚苗呢?在市場上要挑選那些體壯色豔、兩眼對稱、尾大鱗全、舒展靈活的和成群地貼近底層活動的魚苗。
接下來是養的階段了(1)把買回來的金魚苗養在口大底小的魚缸中,放養密度要適當。經常讓金魚曬太陽,但時間不宜過長,白天可將金魚放在陽臺上。(2)養金魚期間定期換水。用自來水或井水養魚,使用前先在Sunny下暴曬兩三天後再使用。注意水溫,換水時還要留下一部分舊水,這樣不至於水溫變化過大,有利於金魚的生長。最好的水溫是儲存室溫條件。換水的間隔期,春秋季,五到七天,夏季,兩三天。 (3)投餵量和投餵時間 保證每天餵食1-2小時內吃完,不能過多。投放時間:春夏宜在早上7點左右,太陽開始曬到魚缸時投食,深秋和冬季宜在8點左右投食,嚴寒時可在9-10點投食。傍晚不宜投食,如果金魚覓食明顯,可在下午3點鐘左右少量投食。
-
6 # 國潮金魚
金魚種類繁多,特徵不一,有好有壞,所以要仔細挑選。
金魚市場五花八門,怎樣選購中意的金魚呢?
站在玻璃缸前,怎樣鑑別金魚的好壞呢?
今天,國潮小金魚就教教大家!
大致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挑選:
一、魚瘦不瘦
瘦就是營養不好。要揀選肥壯的腹部鼓起的。如果魚在遊動時,只晃腦袋不動身子,表現疲倦,就是患有魚瘦病,不能要。
二、金魚是否合群
凡是離群獨遊的就是有病不健康的,色彩再好也不能要,要從群落裡挑選。要從群落裡挑選那一邊找餌,一邊貼池底遊動的魚,那樣的魚是健康的。
三、頭尾是否勻稱
有的魚尾不平,歪長尾巴,不能要。龍睛、水泡眼是以眼的特徵命名,因此如果它的眼球一大一小,就是不合乎標準。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很多魚的眼球並不等大。
絨球魚的絨球必須是對稱兩個,如果你在買孵出四個月的小魚時,不注意頭上的絨球,買回去養大,發現只有一個絨球,總覺得可惜,埋怨自己當初挑得馬虎。因為絨球損壞,不能再生。
望天眼的三環套月不發亮、不是金色就不是好的望天眼。
四、顏色上的挑選
黑色的不能要灰的或黑灰的;紅色的不能要紅黃的或黃的,有的紅色魚的顏色,像小胡蘿蔔色最不好。有的魚體是半黑半紅,或是身紅而儲葉邊緣黑,好像很美,其實,不久就會變成全紅的,要有預見。
五、有無破鰭、掉鱗
金魚孵出以後長成幼魚,從生產的池(盆)到達商店的玻璃缸裡展售,中間經過數次裝卸和搬運,魚的鰭條、鱗片容易撕破掉落。金魚的背鰭、尾鰭在撈出撈進過程中,鰭條易折、鰭葉易裂,腹部兩側的鱗片也易擦傷掉落。因此,要謹慎挑選,避開那些破鰭、掉鱗的。
像是紅色或黑色的魚,掉鱗後,魚體會露出表皮的灰白色,極易看出。
六、尾鰭的選擇
凡是四開大尾的品種,魚的尾鰭鰭背中間必須裂開,形成兩片雙下垂的四開尾,遊動時,美觀悠然。所以,如發現尾鰭背中間沒有裂開,而像三尾箭頭形,就是殘品。
七、買珍珠鱗魚時的注意事項
在夏季買珍珠鱗魚時,注意不要把患炸鱗病的魚,錯當成珍珠鱗魚買了。炸鱗病的魚鱗片都豎起,腹腔積水,是個絕症,極不好治。在挑珍珠鱗魚時,要挑形體兩頭尖的像個棗核,頭和尾柄不尖的不夠格。
八、有無魚病
市上售出的小金魚,常見的魚病有:
1.血炸鱗:症狀是魚肚囊面上有血絲,兩鰓蓋半圈發紅,吻部的下額也發紅;
2.白點病:幼魚主要在尾巴和鰓蓋上有白點;
3.白朦病:魚腹兩側有白霜;
4.黴菌病:魚腹兩側、水泡、絨球等凡是容易擦傷的部位就要感染黴菌,症狀是這些部位上有白色菌絲;
5.魚蝨病:較大的魚體上可能有,如同人蝨;
6.車輪蟲病:患這種病的魚喜歡貼邊遊。
憑肉眼觀察有上述症狀的病魚不要買,如果您在治療上有把握,又是難得的品種,還是買下的好。
九、經常浮頭的魚不要買
當看到個別魚離群總喜頭朝上尾朝下,浮到水面吸吐時,這種現象內行稱為浮頭。水中溶氧稍微感到缺乏就受不了。很難闖過三伏天。
十、注意每個品種的特徵
當你想買某個品種的魚,要想到這個品種的形態特徵。總之,挑選出來的魚要健康無病,色彩鮮豔,具有各品種的特徵。不要撈到哪條是哪條,那會浪費財力,影響觀賞的。
回覆列表
關於搶食,我們可以採取少量多餐的方式來投餵,喂飼料時儘量將飼料撒開些,儘可能所有魚能吃到;在選購魚時同一缸的魚儘可能大小不要相差太大,一些比較嬌的品種如水泡、珍珠等儘量不要與獅頭、琉金放一起養,因為搶食搶不過獅頭、琉金類的品種。
關於換水,其實是可以用自來水的,但一定要先放盆或桶內曝氣一天,用以消除水中的氯氣。至於多少天換一次水,這取決於缸內魚的密度、投餵量及水溫、過濾系統功效等。既然是養的觀賞魚,所認儘量保持水質的清亮,如開始變渾,即表示要換水或清洗系統了。